70年,能否改天換地?屯墾戍邊興(xing) 百業(ye) ,戈壁荒漠變綠洲,一代代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的奮鬥者們(men) ,用無悔的青春作出了回答。70年前,伴隨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的成立,五湖四海萬(wan) 千青年人懷揣夢想與(yu) 希望,在當時百廢待興(xing) 的西北邊陲紮下了根。從(cong) 一窮二白艱苦奮鬥到綠意盎然日新月異,他們(men) 與(yu) 各民族兄弟姐妹凝心聚力澆灌民族團結之花,成就了大美新疆的人間奇跡。
如今,越來越多繼承兵團精神的青年人正繼往開來,用屬於(yu) 他們(men) 的方式,奏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紅棗電子樂(le)
“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每一單都是來自大美新疆的甜蜜……”“90後”新農(nong) 人趙閆神采奕奕地直播講解特色紅棗產(chan) 品,身後是一片棗樹林,以及棗農(nong) 打包紅棗鮮果的忙碌身影。昆侖(lun) 山脈下,塔裏木河畔,塔克拉瑪幹沙漠旁,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三團幸福鎮坐落於(yu) 此。當地人都知道,小鎮每天“流量”最大的地方,一定是趙閆直播帶貨的位置,而走到棗樹下、稻田間介紹家鄉(xiang) 特產(chan) ,就是她琢磨出來的流量密碼。
從(cong) 直播無人問津、品牌無人知曉,到現在積累十幾萬(wan) 粉絲(si) ,每年賣出數千噸家鄉(xiang) 紅棗,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wan) 元,帶動上百果農(nong) 增收致富,趙閆用“紅棗+電商”奏出本地電商助農(nong) 的“電子樂(le) ”。2017年從(cong) 澳大利亞(ya) 返鄉(xiang) 創業(ye) ,2021年開啟電商直播打造品牌,2024年作為(wei) 青年代表受邀參加慶祝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成立70周年大會(hui) ……旁人隻看到海歸創業(ye) 帶著鄉(xiang) 親(qin) 們(men) 致富的青春傳(chuan) 奇,可她卻說,讓家鄉(xiang) 變得更好這份願望由來已久,但創業(ye) 之旅也並非一帆風順。
家鄉(xiang) 的紅棗又好又甜,卻一直賣不出價(jia) ,家鄉(xiang) 的環境越來越好,可很多人還是考出去就不再回來。“從(cong) 考上大學,再到出國讀研、工作,我夢裏總出現家鄉(xiang) 的棗林。”隨著遠行的路越走越長,趙閆對家鄉(xiang) 的思念越來越濃,也開始思考能為(wei) 家鄉(xiang) 做些什麽(me) 。
2017年底,趙閆了解到家中果品滯銷的實情。也是在那年夏天,她毅然決(jue) 定辭職回國。“國外的月亮沒有更圓,故鄉(xiang) 才是我們(men) 的牽掛和底氣,大家暫時沒跟上市場發展的大勢,我回去要幫助大家一起賣。”趙閆說。
創業(ye) 初期,趙閆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品牌沒名氣就靠好口碑攢人氣,人少貨多就在親(qin) 朋好友家裏打包發貨……群山無言、星月爛漫,見證了趙閆夜以繼日的拚搏。隨著經驗和信譽的不斷積累,更多的麵孔、更多的產(chan) 品、更廣闊的天地,加入了她的電商助農(nong) “電子樂(le) ”。不少當地院校的畢業(ye) 生和返鄉(xiang) 創業(ye) 者,希望加入這支青春的團隊。“家鄉(xiang) 推出了促進電商產(chan) 業(ye) 發展的獎勵扶持辦法,每年幾十萬(wan) 元真金白銀的補助,還提供免費的運營場地,讓更多年輕的夢想生根發芽。過去,他們(men) 是家鄉(xiang) 變遷的見證者、受益者,如今,大家都想做家鄉(xiang) 的建設者、宣傳(chuan) 者。”趙閆說。
當年的承諾她已然兌(dui) 現,麵向未來,趙閆的夢想很小,小到一顆棗,甜蜜而簡單。可她又說,她的夢想很大,大到全世界,希望通過電商平台讓全球消費者品嚐到家鄉(xiang) 特產(chan) 。
山水民族風
“人人都說江南好,我說邊疆賽江南,哎來來來,賽呀賽江南……”群山巍峨、鳥群悠然,與(yu) 永安湖的廣袤湖光交織掩映,在“95後”維吾爾族姑娘祖麗(li) 努爾悠揚的歌聲中,匯聚為(wei) 獨具當地民族風情的生動畫卷。作為(wei) 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永安湖生態旅遊區的青年工作人員,土生土長的她,依舊對眼前風景的山水巨變讚歎不已。
“永安湖的前身是永安壩水庫,作為(wei) 小海子水庫的一部分,寄托著永遠安定的寓意。最初這裏是一片荒地,修建水庫是為(wei) 了調蓄水資源,在兵團墾荒建設中方便灌溉和防洪。”祖麗(li) 努爾介紹,圖木舒克市位居天山南麓,既能眺望巍峨雄壯的昆侖(lun) 山、帕米爾高原,也能目及遼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和傲然挺立的胡楊林,除了自然景觀外,還有唐王城遺址、土陶館等人文景點。然而,在她小時候,如此動人心魄的風光還鮮為(wei) 人知,但關(guan) 於(yu) 這裏的故事卻與(yu) 她的血脈緊密相係。
永安湖生態旅遊區的變遷,也是民族團結、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縮影。“我爺爺是一位屯墾老兵,麵對一片荒蕪的戈壁,爺爺和戰友們(men) 一鍬一鎬耕耘,日複一日修建,小海子水庫和周圍的田地、民居逐漸成型。我的父親(qin) 駕駛著拖拉機在田野間穿梭,延續著爺爺的光榮事業(ye) 。”祖麗(li) 努爾說,眾(zhong) 多像爺爺和爸爸一樣的人們(men) ,如同胡楊那樣不屈不撓,一起並肩而戰,才成就了眼前的湖光山色、良田沃土。“現在,我要用歌聲、新媒體(ti) 等方式講述新時代的兵團故事,展現他們(men) 的奮鬥成果。”聊起長輩們(men) 奮鬥的點點滴滴,祖麗(li) 努爾眼中滿是自豪與(yu) 幸福。
“2016年開始,泥濘的小道被改造為(wei) 文藝又舒適的棧道,越來越完善的旅遊設施方便遊客觀光遊覽永安湖。我相信,家鄉(xiang) 的未來一定會(hui) 更美好。”祖麗(li) 努爾說。“我希望學習(xi) 更多語言和文化,更好地向全球遊客介紹我的家鄉(xiang) 。也許有一天,我們(men) 的景區會(hui) 成為(wei) 世界級旅遊勝地。”
可以相信,祖麗(li) 努爾充滿“民族風”的歌聲,必將隨著永安湖的盛名,傳(chuan) 向更多更遠的地方。
農(nong) 田主旋律
“有不懂的就問小劉書(shu) 記,他靠譜!”這句話已成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五一農(nong) 場三連的共識。大夥(huo) 兒(er) 口中的“小劉書(shu) 記”,就是三連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連長劉紹飛。作為(wei) 特聘農(nong) 技員,他時常一麵調試著引進的農(nong) 業(ye) 設備,一麵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問題。誰能想象,這位皮膚黝黑的“95後”小夥(huo) 子,幾年前還是一個(ge) 沒下過地的農(nong) 業(ye) “小白”?
2019年,新疆工程學院電力係統自動化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劉紹飛放棄國企就業(ye) 機會(hui) ,決(jue) 心選擇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項目。“軍(jun) 墾戰士不怕苦,夜以繼日墾良田。現在的日子得來不易,用自己的雙手幹事創業(ye) ,人生才能沒有遺憾。”這是爺爺對劉紹飛語重心長的囑托,也是他心中對兵團事業(ye) 向往的由來。“當誌願者的第一年,有好奇、有落差,也有迷茫和感動,我逐漸適應著兵團的工作,相信認真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根本。越是做得認真,我就越發想要紮根在兵團,多做一些有意義(yi) 的事。”2020年6月,劉紹飛西部計劃誌願服務期結束時,有朋友發來微信祝賀他完成工作,並好奇他打算到哪裏“高就”,劉紹飛當即回複:“我想留下來繼續幹。”2020年底,劉紹飛正式加入三連大家庭。
起初,劉紹飛基層工作經驗不足,他就跟著前輩們(men) 學做文字性事務,逐漸熟悉了連隊的日常工作,得到越來越多同事的認可。當建設智慧農(nong) 業(ye) 基地的任務擺在眼前時,劉紹飛雖然沒有農(nong) 業(ye) 基礎還是主動請纓。“農(nong) 業(ye) 對咱們(men) 來說是天大的事,也是連隊工作中重要的‘主旋律’。雖然大家都沒有接觸過這個(ge) 新鮮事物,但是不懂可以學,我相信我能做好。”劉紹飛說。
“小劉剛來能懂啥,靠譜嗎?”2022年3月,紮根基層的劉紹飛把全部精力放在建設智慧農(nong) 業(ye) 基地上,哪怕不時有質疑的聲音。冬季的新疆,往往早上九點後才會(hui) 黎明初顯,可劉紹飛卻沒有“時差”,淩晨五點他就起床洗漱,跨越25公裏第一個(ge) 抵達基地。從(cong) 早到晚,關(guan) 注土壤濕度和營養(yang) 成分,調整水肥比例,確保作物的健康生長;監測天氣變化,預防可能的自然災害,與(yu) 連隊的職工一起解決(jue) 病蟲害防治、作物采收儲(chu) 存等問題。“忙到晚上十點是常事,累了就在田間地頭休息一會(hui) 兒(er) 。”高強度工作和學習(xi) 中,劉紹飛快速成長起來,也逐漸成為(wei) 大家眼中“啥都懂”的靠譜青年。
“用雙腳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心用情努力就一定會(hui) 有回報。”劉紹飛用踏實的行動和豐(feng) 碩的成果,不僅(jin) 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也建成了堪稱標杆的智慧農(nong) 業(ye) 基地。“視頻監控設備、水肥一體(ti) 機係統已投入使用,實現了精準的水肥配比、一鍵式灌溉,不僅(jin) 在用水、用肥上實現了節本增效,還實現增產(chan) 30%左右,這讓我感到十分自豪。”劉紹飛說。
目前,智慧農(nong) 業(ye) 基地在“黨(dang) 支部+合作社+職工+龍頭企業(ye) ”發展模式基礎上,借助五一農(nong) 場“吾怡悠果”品牌,積極探索更加多元的業(ye) 務領域。“今年,我們(men) 和新疆天山農(nong) 商銀行舉(ju) 辦了一次采摘節活動,除了現場推介之外還開設了線上直播,吸引近3000人在線觀看,社會(hui) 效果和經濟效益實現雙豐(feng) 收。”劉紹飛對未來信心十足,“技術一直在進步,青年人要敢為(wei) 人先,投身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讓農(nong) 田裏的‘主旋律’變成更多人的‘幸福歌’。”
天山南北展新顏,青春之歌永不止。從(cong) 農(nong) 業(ye) 、文旅、電商到千行百業(ye) 、萬(wan) 家燈火,也許年輕的逐夢者終將老去,可在兵團精神的感召下,青春的故事必將在新疆的熱土上生生不息,創造每個(ge) 時代團結與(yu) 奮進的和諧樂(le) 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