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針翻轉,帶動線輪飛轉,每隔3分鍾左右,智能織襪機就“吐”出一隻棉襪。
在遼寧木色襪業(ye) 有限公司數字化生產(chan) 車間,一台織襪機24小時可生產(chan) 棉襪260雙左右。車間所在的遼寧省遼陽市遼陽縣小北河鎮,去年產(chan) 出襪品25億(yi) 多雙,創造產(chan) 值35億(yi) 餘(yu) 元,是全國重要的棉襪生產(chan) 基地。
相關(guan) 企業(ye) 295家,帶動就業(ye) 2.2萬(wan) 人,從(cong) 業(ye) 人員月平均工資5000元以上……小北河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樹生說,襪業(ye) 已成為(wei) 當地的富民產(chan) 業(ye) 。
但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裏,小北河襪業(ye) 都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低端,產(chan) 品附加值低,利潤微薄。“以前是作坊式生產(chan) ,不少襪廠建在自家院裏,外地客商看了直搖頭。”王樹生說。
如何應對?2021年,小北河引資建設輕工產(chan) 業(ye) 基地,邁出產(chan) 業(ye) 集聚第一步。王新帶領他創辦的公司,第一批搬遷入駐基地,“如今,一樓是展示大廳,樓上是生產(chan) 車間,園區還引入紡紗、印染、包裝等上下遊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越拉越長。”
借助國家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的契機,小北河加快設備升級。“智能織縫翻一體(ti) 襪機可一次完成三道工序,襪品下機後能夠直接定型包裝。”木色襪業(ye) 副總經理金紹東(dong) 拿起一隻棉襪輕輕拉扯,“相比普通襪機,工時更短,走線更均勻。”
小北河襪企已有智能織縫翻一體(ti) 襪機1000餘(yu) 台。設備升級帶動產(chan) 品更新,不少企業(ye) 建立研發設計團隊,向中高端邁進。90後設計師高姍去年加盟木色襪業(ye) ,“什麽(me) 季節流行莫蘭(lan) 迪色係,什麽(me) 季節流行複古色係,我們(men) 都會(hui) 提前研判。”
產(chan) 品出新,市場拓寬。年輕時,王新挎個(ge) 旅行包跑遍大半個(ge) 中國推銷產(chan) 品,如今兩(liang) 鬢斑白,又拉起行李箱到國外闖市場,“省裏組織我們(men) 到國外參加展銷會(hui) ,一算賬,除去各項費用,一雙襪子的利潤相當於(yu) 國內(nei) 市場的兩(liang) 倍以上。”王新索性在國外盤下一間店鋪展示產(chan) 品。如今,他的海外客戶拓展到好幾個(ge) 國家。
“預計今年小北河襪企直接出口額超過5000萬(wan) 元,通過浙江等地外貿商間接出口額接近5億(yi) 元。”王樹生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