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生態“高顏值”成就綠色發展“好氣質”

發布時間: 2024-12-09 14:37:00 來源: 央廣網

  生態環境是影響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生要素,綠色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ge) 重要途徑。作為(wei) 全國唯一兼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國家試點的省份,江西省如何變綠水青山“高顏值”為(wei) 金山銀山“好價(jia) 值”?近日,央廣網記者走訪吉安、萍鄉(xiang) 、九江等地尋找答案。

  點綠成金 生態變現

  “環境變好了,野生動植物多了,遊客也多了。”曾經以砍樹謀生的包訓祥,如今是宜春市靖安縣璪都鎮港背村生態護林隊隊長,他向記者分享了村裏近些年的可喜變化。

  毗鄰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港背村,山清水秀,草木豐(feng) 裕。過去當地村民“靠山吃山”,長期過度砍伐,導致山禿了、土流了,河塞了、水渾了,野生動物跑了。

  痛定思痛,當地積極響應國家封山育林號召,保護這片天然的綠寶石。近年來,當地通過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平台,由鄉(xiang) 賢拍得港背村河道經營權和閑置農(nong) 房使用權,引進竹筏漂流、觀光采摘、森林研學等項目,發展鄉(xiang) 村旅遊,這個(ge) 昔日小山村村躍升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省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

  隻有做好生態修複,用好用活生態資源稟賦,才能讓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勝勢。

  在吉安市萬(wan) 安縣韶口村,有個(ge) “送瘟神水庫”,這個(ge) 名字是為(wei) 了紀念20世紀防治血吸蟲病的成果,如今,依靠漁光互補項目,送瘟神水庫迎來了“財神”。

  隻見開闊的水麵上,一排排深藍色的太陽能光伏板一眼望不到頭,在陽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斷地產(chan) 生綠色電能,而在太陽能光伏板下的水域養(yang) 殖著大量生態魚。

  近幾年,當地在水庫的閑置水麵及周邊抬田區域建設54兆瓦“漂浮式”漁光互補光伏發電區和38兆瓦“打樁式”農(nong) 光互補發電區。

  水上鋪設太陽能光伏板,水下魚兒(er) 歡快暢遊,既發了電,又養(yang) 了魚。同時,“漁光互補”模式使低窪地、荒灘等發揮疊加“光伏+”效應,實現綠色低碳、環保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自2021年6月首批並網發電以來,韶口鄉(xiang) “漁光+農(nong) 光”項目累計發電1.7億(yi) 千瓦時,項目預計每年可發電1.01億(yi) 千瓦時,節省標煤3.36萬(wan) 噸,減少排放溫室效應氣體(ti) 二氧化碳約9.23萬(wan) 噸,為(wei) 當地經濟社會(hui) 全麵綠色轉型提供源源不斷清潔電能,持續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生態修複 荒山變“金山”

  在江西,生態效益轉化為(wei) 經濟效益的案例遍地生花。

  兩(liang) 年前還是植被受損、山體(ti) 坑窪的工礦廢棄地,如今卻是草木繁茂、田園蔥蘢的幸福村。變化的發生地在萍鄉(xiang) 市湘東(dong) 區湘東(dong) 鎮巨源村。

  六十多年前,僅(jin) 有5.2平方公裏的小山村因煤而興(xing) 。最鼎盛時,巨源煤礦年產(chan) 量超過40萬(wan) 噸,拉煤炭的卡車排著長隊,日夜不休,熱鬧非凡。

  2016年以來,隨著巨源煤礦的關(guan) 停,當地開啟了礦山修複和綠色轉型的發展之路。2022年起,通過地方配套資金和引入社會(hui) 資本,湘東(dong) 區投資一億(yi) 餘(yu) 元強力推進礦山修複項目。

  短短兩(liang) 年時間,巨源花衝(chong) 坡生態修複工程進度達80%,曾經裸露的山體(ti) 重披新綠,田地間試種的玉米鬱鬱蔥蔥。

  隨後,依托修複後的礦山,當地政府先後在巨源村孵化出黃蜀葵種植基地、大棚蔬菜種植基地等產(chan) 業(ye) 項目,讓廢棄礦山蝶變“花果山”,吸引遊客紛至遝來。

  江西生態“高顏值”,需要錨定現代化,持續深化改革。

  在“長江入贛門戶”江西省瑞昌市,一座外立麵由五顏六色玻璃組成的大樓引人注目。它是瑞昌市智造小鎮標準廠房。目前已成為(wei) 當地一個(ge) 新地標。

  “這座建築的外牆采用的是碲化鎘彩色玻璃,不僅(jin) 擁有普通玻璃的功能,還可以將光轉化為(wei) 電能。”承建該建築外牆的負責人曲忠強說,“碲化鎘將原本絕緣的普通玻璃變成了可導電的導體(ti) ,當太陽光照射到發電玻璃上時,即可實現發電。”

  玻璃也能發電?背後的秘訣就是碲化鎘。在普通玻璃上沉積一組以碲化鎘為(wei) 主的光電功能材料薄膜,讓原本絕緣的普通玻璃實現有光就能發電。這項技術,填補了國內(nei) 弱光發電的技術空白,2021年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果展覽。

  培育綠色製造標杆、構建綠色製造體(ti) 係。近年來,江西以鍛造產(chan) 業(ye) 綠色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為(wei) 主線,聚焦“1269”行動計劃重點產(chan) 業(ye) 鏈,全麵推行綠色製造,加快構建綠色製造體(ti) 係。截至目前,江西累計創建省級綠色工廠602家、綠色園區63個(ge) 、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ye) 22家,全省綠色工廠產(chan) 值約占全省製造業(ye) 產(chan) 值的20%,綠色製造體(ti) 係基本構建形成。

  美麗(li) 建設 邁上新台階

  實現生態“高顏值”,江西有資源,更有路徑。

  今年6月,江西出台《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美麗(li) 江西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要著力打造一批美麗(li) 工廠、美麗(li) 村莊、美麗(li) 學校等“美麗(li) 細胞”。

  11月14日,江西共推選出“羅田村特色產(chan) 業(ye) 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150個(ge) 典型優(you) 秀案例。梳理案例發現,“美麗(li) 細胞”建設主要圍繞“突出地域特色”“綠色科技支撐”“開展共建共享”等內(nei) 容開展。

  “美麗(li) 細胞”建設不僅(jin) 局限於(yu) 城市或鄉(xiang) 村,而是旨在建成一批高質量的生態小單元,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美麗(li) 建設網絡。將優(you) 秀案例中可複製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推廣,以有利於(yu) 多維度推動美麗(li) 江西建設邁上新台階。

  作為(wei) 美麗(li) 建設謀劃較早、起步較早的省份之一的江西,截至目前共編製了全國第6個(ge) 、中部省份第1個(ge) 美麗(li) 建設規劃綱要(2022-2035年),同步在1個(ge) 設區市和6個(ge) 縣市區開展了“1+6”美麗(li) 建設試點,形成了良好的先發態勢。全省大氣、水等生態環境質量主要指標多年保持中部領先、全國前列,去年生態質量指數全國第1,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全國第5,均創曆史最好水平。

  隻有做好生態修複,用好用活生態資源稟賦,才能讓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勝勢。目前,江西省已累計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28個(ge)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0個(ge)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全麵拓寬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路徑,江西正努力把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變綠水青山“高顏值”為(wei) 金山銀山“好價(jia) 值”。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