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裏,記者走進川青鐵路重點建設項目尖紮黃河特大橋的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工程建設。
位於(yu)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和海東(dong) 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交界處的川青鐵路尖紮黃河特大橋,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雙線鐵路連續鋼桁拱橋,也是我國第一座跨越黃河的鐵路鋼珩拱橋。橋梁總長1596.20米,其中主橋為(wei) 141米+366米+141米三跨連續鋼桁係杆拱橋。
圖為(wei) 12月20日拍攝的尖紮黃河特大橋施工現場(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正午時分,中鐵大橋局川青鐵路中心試驗室試驗員周輝和何映正在對橋體(ti) 連接處的螺栓扭矩做檢測,這是一項極其考驗精細度和標準化的檢測工作。“經過自動化的初擰和終擰,我們(men) 需按照10%的比例進行人工抽檢,確保大橋每個(ge) 連接點的螺栓都安全可靠。”周輝說。
何映正在檢測螺栓扭矩(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川青鐵路是西北地區鏈接西南、溝通華南的重要鐵路通道,是西寧(蘭(lan) 州)至成都的便捷通道,是高速鐵路網路“八縱八橫”中蘭(lan) (西)廣高鐵通道的組成部分。正線全長832.96公裏,設計時速200公裏。全線建成通車後,將極大便利沿線各族群眾(zhong) 出行,加強蘭(lan) 西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交流,對加強“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聯係、貫徹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尖紮黃河特大橋主橋共設計50個(ge) 節間組成,每個(ge) 節間的杆件,通過拱上吊機吊起,用高強螺栓連接,就如同在高空中“拚積木”。
目前,尖紮黃河特大橋北岸已經完成第14節間架設,南岸完成第12節間架設,一共完成26個(ge) 節間架設,工程總體(ti) 進度架設過半,預計2025年7月份實現合龍。待大橋全部完工,整座尖紮黃河特大橋上將穩穩嵌套有34萬(wan) 套螺栓。
試驗員周輝(左)和何映(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扳手剛接觸螺栓顯示扭矩是100,再轉動一格半,顯示的就是檢測值。”何映熟練地向記者介紹檢測工作。冬日裏,高原地區,黃河之上,淩冽的寒風似乎要比以往更刺骨一些,所以晴天的正午,正是施工的最佳時機。
“我們(men) 的工作不隻是簡單的‘擰螺栓’,更要求我們(men) 每一步操作都嚴(yan) 格符合標準,每一次測量都精準有效,每一項數據都清晰無誤。每天我們(men) 站在黃河之上,看著大橋一點點架起,責任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何映說。
尖紮黃河特大橋南北岸隔黃河相望(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黃河特大橋所跨之下,是碧玉蜿蜒的黃河,大橋橫跨黃河上遊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同時,這裏是被譽為(wei) “中國民族射箭運動之鄉(xiang) ”的尖紮,射箭曆史悠久、氛圍濃厚,形成了“五彩神箭”特色射箭文化。契合於(yu) 此,正在建設中的尖紮黃河特大橋外觀似一把弓箭,生動呈現著獨具一格的地方人文特色,也演繹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拚搏勁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