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 | 鏈接萬物 “智”繪未來

發布時間: 2024-12-23 15:35:00 來源: 央廣網

  2024年1—8月,無錫市物聯網產(chan) 業(ye) 共計入庫506家規上企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1550億(yi) ;393家物聯網核心企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527.4億(yi) 。

  2023年,無錫物聯網集群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4511.6億(yi) ,全市物聯網企業(ye) 超3500家,已基本形成覆蓋信息感知、傳(chuan) 輸組網、計算存儲(chu) 、應用處理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條。

  自2009年首個(ge) 國家傳(chuan) 感網創新示範區落戶無錫,這座城市便與(yu) 新一代信息技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航拍無錫城夜景(央廣網發 無錫市委網信辦供圖)

  科技溫情 繪就“老有頤養(yang) ”新圖景

  近年來,無錫圍繞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yang) 老服務需求,借助物聯網產(chan) 業(ye) 集群優(you) 勢,構建“以家庭為(wei) 核心、社區為(wei) 依托、機構為(wei) 支撐、醫養(yang) 相結合”的智慧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全市建成各類智慧養(yang) 老服務機構超過200家。

  “智能機器對老年人很方便,隨時可以監測血糖血壓。今年又多了不少新設備,我們(men) 老年人很幸運。”76歲的陳虎章去年在上海做完心髒手術後,便在無錫百禾怡養(yang) 院開啟了養(yang) 老生活。

  走進百禾怡養(yang) 院,現代感與(yu) 溫馨感撲麵而來。智能床墊、AI健康檢測儀(yi) 、智能照明、智能胸卡、智能機器人等養(yang) 老科技產(chan) 品應有盡有。

  早在2016年建院之初,百禾怡養(yang) 院院長趙娟就引入了智慧養(yang) 老的理念,“怡養(yang) 院配備無線定位係統、緊急呼叫響應、周界報警等智能化設施,實現老人定位求助、老人臥床檢測、老人防走失、視頻智能聯動等功能。”

  百禾怡養(yang) 院老人與(yu) 機器人互動(央廣網記者 顧煬威 攝)

  趙娟表示,當下的老人對科技化服務和智能化產(chan) 品展現出了積極開放的心態。她認為(wei) 智慧養(yang) 老是未來的趨勢,既能解決(jue) 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缺乏人才的痛點,也能讓老人生活得到更精細化的管理。

  技術不再是冷冰冰的數據,而是融入老人的日常生活,成為(wei) 他們(men) 的貼心夥(huo) 伴。無錫以科技作筆,繪就“老有頤養(yang) ”新圖景。

  智守水脈 築牢城市韌性根基

  無錫深知,智慧城市的構建遠不止智慧養(yang) 老。一座智慧城市不僅(jin) 要宜居,還要有韌性。

  無錫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ang) ,為(wei) 了守護這座城市的水安全,無錫在大街小巷、隧道橋梁、河道沿岸以及錯綜複雜的地下雨汙水管網深處,安裝了微型智能監測設備。

  這些設備如同城市的“眼睛”和“耳朵”,實時感知著水量、水位、水質的變化,為(wei) 城市的水治理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持。

  “起初,我們(men) 計劃運用雷達技術進行地質探測,但後來發現水體(ti) 監測同樣需要這樣的技術,並成功開發出非接觸式測量技術,解決(jue) 了汙水監測難題。”無錫航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德莉近些年帶領團隊,憑借在雷達探測技術方麵的專(zhuan) 長,研發出了小體(ti) 積、低功耗、高性能的水體(ti) 感知設備。

  雷達水位計被應用於(yu) 城市排水管網水位監測(央廣網發 無錫航征科技有限公司供圖)

  “在城市發展中,有效的水治理包括雨水和汙水的合理分配,以及現代化的排水係統建設,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減少自然災害的影響。”陳德莉認為(wei) ,每一次技術升級,背後都是對“水環境安全”這一城市命題的回應。

  智慧水務不僅(jin) 是技術的彰顯,更是無錫城市韌性的有力支撐,築牢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車聯新篇 暢行智慧交通未來

  無錫對於(yu) “智慧城市”的理解並非簡單的技術概念,而是在城市發展方向有了具體(ti) 描述,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滲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麵麵。

  無人貨運卡車、無人小巴車、無人清掃車、無人物流車……曾經隻存在於(yu) 幻想中的無人駕駛場景,在無錫都已變為(wei) 現實。

  “今年8月我們(men) 克服複雜交通的挑戰,在無錫市中心引入了自動駕駛技術。如果無人小巴車遇到突發狀況,後台安全員可以進行停車、繞行、緩刹、變道等操作,保障公眾(zhong) 出行安全。”無錫市車城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秋介紹。

  運行中的無人小巴車(央廣網記者 王紀民 攝)

  據了解,無錫正在接駁、物流、環衛、配送等領域的前沿場景中,構建“車路雲(yun) 一體(ti) 化”。截至目前,自動駕駛小巴累計服務31.2萬(wan) 人次,低速無人裝備完成432萬(wan) 單配送,自動駕駛卡車在綜合保稅區、重點廠區實現常態運營。

  從(cong) 2017年開始探索車聯網,到2019年獲批全國首個(ge) 車聯網先導區,再到2021年入圍首批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yu) 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今年入選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yun) 一體(ti) 化”應用試點城市,無錫車聯網產(chan) 業(ye) 發展軌跡清晰可見。

  從(cong) 智慧養(yang) 老到城市治理,再到無人駕駛,萬(wan) 物互聯的場景在這座城市遍地生花。無錫,正以物聯網為(wei) 筆,創新為(wei) 墨,在高質量發展的畫卷上繪就智慧城市的藍圖。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