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華全媒+丨更融、更綠、更新——探訪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五周年發展新麵貌

發布時間: 2024-12-24 09:36:00 來源: 新華網

  今年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成立五周年。近日,高水平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工作推進會(hui) 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記者跟隨與(yu) 會(hui) 者一起探訪示範區,感受長三角一體(ti) 化核心區域更深融合共治、更加綠色生態、更有創新活力的新麵貌。

  江南水鄉(xiang) ,湖蕩連綿。高空俯瞰六邊形的蘇州南站,宛如一朵薔薇盛開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

  “五年前還是一片水邊窪地,現在這裏將成為(wei) 長三角的新樞紐。”蘇州市吳江區發改委主任張偉(wei) 華介紹。

  穿行示範區,可見車船如梭、水陸並進。與(yu) 會(hui) 者感慨,高效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正是示範區高質量發展的底座。

  吳江與(yu) 嘉善交界處,浙江駿晨貨叉製造有限公司經理王永勝談到示範區的優(you) 勢感受很深:“受益於(yu) 跨省配電網的聯通,公司生產(chan) 用能更加穩定。”近年來,江蘇蘇州聯合上海青浦、浙江嘉善等地的供電公司,打通配網“斷頭路”,讓示範區裏的電力可以隨時互助互濟。


居民在嘉善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業(ye) 務。新華社記者楊紹功 攝

  看得見的連通與(yu) 看不見的交融都在深化。在嘉善縣政務服務中心,企業(ye) 辦事人員遠程連線吳江區行政服務中心,隻需刷身份證、上傳(chuan) 資料,就可以異地辦理企業(ye) 設立變更等手續,最快隻需幾分鍾。嘉善縣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徐玉琴說,作為(wei) 示範區跨省通辦綜合受理窗口,這裏已實現1000多個(ge) 事項的跨省通辦,讓示範區居民和企業(ye) 可以“進一扇門,辦三地事”。

  “沒有圍牆”的養(yang) 老等公共服務,也是示範區融合發展的縮影。吳江區七都鎮悅心公寓是首批長三角異地養(yang) 老機構之一,這裏入住的70多名老人中有20多名來自上海等地。地緣人緣相親(qin) 的氛圍、太湖邊優(you) 美的環境,讓三地老者共享頤養(yang) 之樂(le) 。

  綠色生態是示範區的基因,也是示範區持續增長的魅力所在。

  西起太湖、東(dong) 到黃浦江的太浦河,是示範區的行洪通道,也是航運的黃金水道。河畔驛站裏,人們(men) 可以一邊喝著咖啡一邊了解這條河的變遷——衛星圖上,2017年沿河的碼頭、工廠、養(yang) 殖場如今早已清理騰退,示範區的人們(men) 以壯士斷腕的果決(jue) 修複了岸線生態,護著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


太浦河吳江段岸線風貌。新華社記者楊紹功 攝

  工作人員輕點鼠標,無人機離巢起飛,沿著太浦河自動巡查:白天,水草、船隻、水麵異物等被一一識別標注;夜晚,紅外成像技術讓偷倒偷排無所遁形。這樣的智慧巡查已應用於(yu) 太浦河等示範區關(guan) 鍵水體(ti) ,可實現三地實時數據共享。

  環保部門同誌告訴記者,示範區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的成效正持續顯現,今年1至11月,這裏的地表水一二三類水質斷麵比例達到了96.2%。

  來到青浦練秋湖邊,華為(wei) 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已經投入使用。中建四局江蘇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誌遠向入駐的工程師們(men) 介紹設計建造的巧思——信息機房被建成一座32米高的小山,讓這片園區與(yu) 水鄉(xiang) 風貌融為(wei) 一體(ti) ,為(wei) 研發人員提供更貼近自然的工作空間。

  3.5萬(wan) 名華為(wei) 研發人員陸續落戶,顯示了示範區創新動能的加快集聚。記者從(cong) 推進會(hui) 上獲悉,目前示範區正重點打造跨省域高新區,將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綠色新材料三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預計到2030年,示範區將形成超2300億(yi) 元規模的高端產(chan) 業(ye) 集群,集聚各類優(you) 質企業(ye) 1200家以上。

  做實一小片,引領一大片。據了解,5年來,示範區已累計形成154項製度成果,並陸續複製推廣。不少與(yu) 會(hui) 者認為(wei) ,持續深化製度創新,引領動能更新,示範區建設還將跑出加速度。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