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小字當頭大處落筆 “一泓清水”潤澤北方

發布時間: 2024-12-24 14:50:00 來源: 央廣網

  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年來,丹江口水庫已累計向京津冀豫四省市調水683億(yi) 立方米,惠及北方的14座大中城市、1.14億(yi) 人口。


丹江口樞紐工程航拍圖(央廣網發 丹江口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作為(wei)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水源涵養(yang) 地,十堰市肩負著守護“首都水井”、拱衛京畿生態安全和功能提升,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重任。

  近年來,十堰市堅持從(cong) 小處著眼、往深處發力,久久為(wei) 功、全力以赴,用心用情守好“一庫碧水”,丹江口水庫水質檢測109項指標達到Ⅱ類及以上標準,其中有107項為(wei) Ⅰ類,達到“直飲”標準。今年以來,十堰市27個(ge) 國省控水質考核斷麵達標率、優(you) 良率均為(wei) 100%。

  小河淨保障大河清

  日前,記者駕車駛入十堰市茅塔河環線公路,仿佛進入了一片天然氧吧,周身被一庫碧水和鬱鬱蔥蔥的青山環抱,撲麵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


十堰市茅箭區茅塔鄉(xiang) 航拍圖(央廣網發 十堰市茅箭區融媒體(ti) 中心供圖)

  “別看現在水清了,河淨了,之前可不這樣。”茅箭區康家村村民王玉說,以前家裏用的是旱廁,糞汙直排入河,夏天都是蚊子和蒼蠅,後來村裏推廣水衝(chong) 式廁所、三格式化糞池、沉澱池和小型人工濕地微動力治汙“四件套”,環境才有了極大改善。

  走進十堰市茅箭區茅塔鄉(xiang) 康家村,田地間的一塊分布式微動力農(nong) 村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引人注目。該設施采用“A/O一體(ti) 化設備+人工濕地”微動力的處理技術,該工藝不僅(jin) 占地麵積小、運行成本低,還具有管理維護簡單、出水水質穩定的優(you) 勢,在淨化水質的同時,還能“變廢為(wei) 寶”。


康家村農(nong) 村生活汙水一體(ti) 化處理設施(央廣網記者趙玲 攝)

  “像這樣的微動力汙水處理設施茅塔河沿線現有60座。”茅箭區住建局村鎮建設股負責人馮(feng) 紅向記者介紹,對流域範圍內(nei) 10戶以上的集中連片居住區生活汙水開展全覆蓋治理,新建微動力農(nong) 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共28座,新增汙水處理能力310噸/日。

  近年來,茅箭區按照節約集約、因地製宜的原則,強化農(nong) 田源頭減負、溝岸戶係統治理、水源地生態修複、汙水達標排放全過程管控,持續推進汙水全收集、全治理、全達標,實現全域生活汙水處理全覆蓋,確保不讓一滴汙水流入庫區。

  茅塔河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是十堰市以流域治理統籌“四化同步”發展的縮影。近年來,該市錨定“生態美、產(chan) 業(ye) 強、百姓富”治理目標,圍繞轉變生產(chan) 生活方式、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確定32條小流域納入治理清單,梯次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以小河清保障大河淨。

  小飛機解決(jue) 大難題

  “報告指揮中心,無人機自動巡航監測係統已準備就緒,請求起飛……”12月22日,在丹江口庫區鄖陽段,1架無人機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下,緩緩升空,沿著環庫岸線開展巡庫巡河飛行任務。


無人機在丹江口庫區鄖陽段開展巡庫工作(央廣網發 十堰市鄖陽區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幾分鍾後,監視器上便呈現出陽光下的丹江口水庫碧波蕩漾、岸邊的山坡叢(cong) 林密布的畫麵,河麵、河岸的情況一覽無餘(yu) 。

  十堰市鄖陽區水質保障中心主任趙天真說,歸巢式無人機可自動巡飛巡查,自動返回充電,發現問題自動拍照取證,拍攝的影像資料可實時傳(chuan) 送到水保中心,大大提高了監管效率。

  “看似直線距離就幾千米,走過去起碼要半天。”趙天真說,庫岸線一些地方坡陡林密,開車難以到達,隻能靠步行踩點,巡查是個(ge) 老難題。如今執法監管用上無人機,相對於(yu) 傳(chuan) 統的徒步方式巡河,減少了巡查盲區,讓破壞水環境的行為(wei) “無處遁形”。


丹江口庫區航拍圖(央廣網發 丹江口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丹江口庫區水域麵積1050平方公裏,十堰市境內(nei) 620平方公裏,占比近60%,主要分布在丹江口市、鄖陽區、鄖西縣等地,近年來,十堰市布設歸巢式無人機50餘(yu) 套,借助高科技手段,讓管水治水更加科學高效、精準有力。

  小水滴守護大水井

  “走,巡河去!”一大早,湖北丹江口德新護水誌願服務隊的牽頭人蔣德新撐著漁船,帶著四五名身著“小水滴”誌願者馬甲的村民,手拿長鉗、垃圾袋等工具,深入丹江口庫區沿線巡河清漂。

  據了解,為(wei) 充分發動群眾(zhong) 積極性,該市積極成立“小水滴”誌願服務組織,常態化守水護水,倡導市民當好守水護水的踐行者、宣傳(chuan) 者,積極參與(yu) 水環境保護。


“小水滴”誌願服務隊開展守水護水行動(央廣網發 丹江口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目前,丹江口市已成立361個(ge) “小水滴”守水護水誌願服務組織,注冊(ce) 誌願者21.17萬(wan) 人,在庫麵清漂、庫邊清渣、庫岸巡護等誌願服務一線,都能看到他們(men) 的身影,守水護水已經蔚然成風、成為(wei) 自覺。

  為(wei) 推進誌願服務常態化、長效化,丹江口市印發了《丹江口市“小水滴”守水誌願服務工作方案》,將“小水滴”守水誌願服務項目作為(wei) “共同締造”及文明村鎮創建的重要內(nei) 容,通過開展技能培訓、強化宣傳(chuan) 引導等,進一步凝聚起守水護水的強大合力。


丹江口庫區航拍圖(央廣網發 丹江口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我們(men) 320萬(wan) 十堰人,人人都是‘小水滴’,人人都在守水護水!”十堰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藍勁鬆說:“我們(men) 一顆‘小水滴’的能量有限,但我們(men) 聚水成河,聚河成江,就能匯集成守護‘一泓清水永續北送’的磅礴力量!”

  守護“一泓清水”,不僅(jin) 潤澤了北方大地,在十堰市也已浸潤人心,成為(wei) 當地人民刻在血脈裏的自覺和擔當。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