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豔妮(西南政法大學製度經濟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在太原重工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的車輪生產(chan) 車間裏,一個(ge) 個(ge) 鋼坯經過加熱、成型、軋製、淬火等多道複雜環節後,變身成為(wei) 車輪成品,在地鐵、高鐵列車等產(chan) 品上使用,同時出口至全球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這條年產(chan) 70萬(wan) 片車輪的生產(chan) 線,卻幾乎見不到工人的身影,足見其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之高。在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中,太原重工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燈塔工廠”被譽為(wei) “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是當今全球製造業(ye) 領域智能製造和數字化的高水平代表。今年10月,世界經濟論壇正式發布了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22家入選的企業(ye) 中有13家來自中國。至此,全球榜單上的中國“燈塔工廠”總數已達72家,占比達42%。中國“燈塔工廠”數量快速增長,覆蓋電子設備、消費品、風電等多個(ge) 行業(ye) ,顯示了中國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取得的顯著成效,展現了近年來中國製造業(ye) 在智能化和數字化領域的強勁活力與(yu) 巨大潛力,對推動中國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具有引領示範意義(yi) 。
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基礎,是國家經濟命脈所係。當前,我國製造業(ye) 正處於(yu) 由大變強的關(guan) 鍵時期,麵臨(lin) 全球競爭(zheng) 、科技創新、供應鏈韌性等諸多方麵的挑戰。推動智能化改造,是實現我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必然之路,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對企業(ye) 來說,這也是提質增效、增強市場競爭(zheng) 力的必然選擇。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健全促進實體(ti) 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製度。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這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和製度保障。以“燈塔工廠”為(wei) 示範引領,持續推動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不斷營造有利於(yu)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的製度體(ti) 係和產(chan) 業(ye) 環境,必將釋放更多創新創造活力。
“燈塔工廠”在生產(chan) 效率、產(chan) 品質量、成本控製、可持續性等多個(ge) 維度的領先,主要得益於(yu) 其對先進技術的探索創新與(yu) 廣泛應用。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要順應製造業(ye) 發展趨勢,加速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雲(yun) 計算等數字技術應用於(yu) 更多企業(ye) 的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供應鏈管理、營銷服務等全流程,不斷優(you) 化供應鏈管理,降低生產(chan) 成本,增強發展“含綠量”和可持續性。要形成產(chan) 業(ye) 、行業(ye) 合力,一方麵加強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產(chan) 業(ye) 數字底座、促進數據共享;另一方麵,發力製造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讓前沿科技充分賦能產(chan) 業(ye) 發展。不斷完善產(chan) 學研用協同創新機製,通過聯合研發、技術轉移、人才培養(yang) 等方式,推動創新成果更好轉化應用,為(wei) 培育更多智能工廠乃至“燈塔工廠”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燈塔工廠”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近年來,我國先後出台了一係列推進新型工業(ye) 化、促進智能製造發展的政策,為(wei) “燈塔工廠”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撐。要培育更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燈塔工廠”,有賴於(yu) 更有利的政策牽引和支持,比如通過增強稅收支持力度等措施,鼓勵更多企業(ye) “智改數轉”,堅定推進智能化、綠色化和高端化轉型。再比如,通過設立專(zhuan) 項發展基金等方式,支持“燈塔工廠”在技術研發、設備更新、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持續投入,不斷提升其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zheng) 力,同時增強其服務中小企業(ye) 轉型發展的積極性,帶動千行百業(ye) 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此外,發揮政府部門、行業(ye) 協會(hui) 等主體(ti) 作用,推動構建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交流平台,充分釋放“燈塔工廠”的輻射性、引領性和示範性,促進經驗分享和合作交流,助力更多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如此,方能更充分釋放我國海量數據和豐(feng) 富應用場景的雙重優(you) 勢,加強供應鏈上下遊協同合作,促進更多企業(ye) 實現技術升級、管理創新,進而向全球價(jia) 值鏈中高端邁進。
據統計,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我國已培育打造了421家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累計製定發布智能製造國家標準450餘(yu) 項。今年10月,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了“2024年度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相信,隨著諸多舉(ju) 措的落地,將有更多智能製造的“弄潮兒(er) ”湧現出來。充分借鑒“燈塔工廠”的探索經驗,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ti) 經濟深入融合,培育壯大智能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必將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