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積極發展冰雪經濟。作為(wei) 一種新經濟業(ye) 態,冰雪經濟的相關(guan) 資源正在不斷盤活,消費潛力值得挖掘,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從(cong) 產(chan) 業(ye) 規模看,2015年至2022年我國冰雪產(chan) 業(ye) 總規模從(cong) 2700億(yi) 元增長至8000億(yi) 元,2023年達8900億(yi) 元,2024年有望實現1萬(wan) 億(yi) 元。從(cong) 單個(ge) 項目看,冰雪裝備器材已形成15大類產(chan) 品體(ti) 係,基本實現從(cong) 頭到腳、從(cong) 個(ge) 人到場地、從(cong) 競技競賽到大眾(zhong) 運動的全產(chan) 業(ye) 鏈覆蓋。2023年相關(guan) 企業(ye) 數量增長至2015年的3倍,銷售收入增長至4倍多。從(cong) 分布空間看,冰雪經濟的空間限製正被打破,區域協同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在東(dong) 北、京津冀、西北等地區重點發展,已形成較強的區域冰雪產(chan) 業(ye) 集群,冰雪產(chan) 業(ye) 鏈涵蓋冰雪旅遊接待、冰雪裝備製造、冰雪設施建設等多個(ge) 領域。
冰雪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得益於(yu) 政策利好。從(cong) 《“十四五”旅遊業(ye) 發展規劃》提出大力推進冰雪旅遊發展,到《關(guan) 於(yu) 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幹意見》提出推動冰雪經濟成為(wei) 新增長點,再到《推動東(dong) 北地區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麵振興(xing) 取得新突破實施方案》聚焦東(dong) 北地區冰雪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成效,冰雪經濟實現從(cong) 消費投資、規模擴張向提質擴容、聚焦重點的內(nei) 涵式發展轉變。冰雪旅遊服務設施體(ti) 係不斷完善,立足東(dong) 北冰雪資源稟賦,以冰雪運動為(wei) 引領,帶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遊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
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弱項和短板。冰雪經濟受季節性影響較大,冬季活動集中,行業(ye) 運營周期較為(wei) 短暫。在非雪季期間,如何維持冰雪設施的利用率、拓展相關(guan) 服務,以及提升全年遊客的參與(yu) 度,是未來冰雪經濟持續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此外,冰雪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不足、有些冰雪項目消費偏高、冰雪企業(ye) 在發展過程中麵臨(lin) 融資難等問題,都是未來必須解決(jue) 的關(guan) 鍵。
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chan) 品。加大對冰雪企業(ye) 信貸投放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過貸款貼息、政策性擔保、風險補償(chang) 等方式,有效降低冰雪企業(ye) 融資成本。加強冰雪從(cong) 業(ye) 人員職業(ye) 培訓,推動冰雪相關(guan) 職業(ye) 依法依規納入國家職業(ye) 資格目錄,支持體(ti) 育院校開設冰雪運動、冰雪經濟等專(zhuan) 業(ye) ,培育冰雪人才。強化冰雪用地保障,合理安排空間布局,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符合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的基礎上,著力滿足發展冰雪經濟的用地需求。
不斷創新冰雪消費產(chan) 品。引導條件成熟的地方創新冰雪消費模式,推出內(nei) 容可選、形式多樣的聯票、季卡、滑雪套餐等,不斷優(you) 化冰雪消費環境,建立冰雪消費產(chan) 品和服務質量評價(jia) 體(ti) 係。在非雪季期間推出多樣化、創意性活動來拓展服務,吸引遊客。如夏季舉(ju) 辦各種慶典、湖泊釣魚和高爾夫等戶外活動,營造豐(feng) 富的度假體(ti) 驗;在森林山地度假村設空中樹冠探險項目,為(wei) 遊客帶來獨特的冒險樂(le) 趣;在高山山地,夏季開設不同難度的騎行路線,吸引騎行愛好者。
提升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消費潛能。因地製宜,依據當地自然環境、居民人數、消費水平、消費理念等條件,科學預測冰雪經濟規模、科學布局冰雪旅遊場所設施和冰雪運動的數量與(yu) 等級,科學評估冰雪經濟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績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