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三次會(hui) 議審議的國務院關(guan) 於(yu) 耕地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介紹,根據2023年度全國國土變更調查結果,全國耕地麵積為(wei) 19.29億(yi) 畝(mu) 。
寸土寸金關(guan) 乎國計,一壟一畝(mu) 承載民生。對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人口大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孕育糧食的耕地更是維係14億(yi) 多人生存與(yu) 發展的基石。正因如此,黨(dang) 和政府始終堅持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確保端牢中國飯碗。
按照中央決(jue) 策部署,耕地保護考核和糧食安全考核“合二為(wei) 一”,壓緊壓實地方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主體(ti) 責任。有關(guan) 部門出台一係列政策措施,將耕地保護作為(wei) 係統工程抓緊抓實。同時,因地製宜、因勢利導調動各類主體(ti) 保護耕地積極性,嚴(yan) 格落實耕地保護獎懲機製。各項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堅決(jue) 穩住耕地總量,將藏糧於(yu) 地戰略落到實處,進一步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
堅持耕地保護優(you) 先,成效令人矚目。從(cong) 總量變化看,2023年末全國耕地麵積與(yu)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時(標準時點為(wei) 2019年12月31日)相比,總量增加1120.4萬(wan) 畝(mu) 。從(cong) 布局變化看,持續多年的耕地“南減北增”開始轉為(wei) “南北雙增”,秦嶺淮河以南地區耕地淨增加210.5萬(wan) 畝(mu) 。從(cong) 坡度變化看,園林地“上山”、耕地“下山”趨勢初步呈現,全國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淨減少132.19萬(wan) 畝(mu) (不含梯田),2度以下耕地淨增加714.7萬(wan) 畝(mu) 。多個(ge) 維度的積極變化印證了,各級黨(dang) 委、政府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作為(wei) 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一係列耕地保護措施得以嚴(yan) 格執行且行之有效。
全力提升耕地質量,打造豐(feng) 收良田。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錨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的任務目標,從(cong) 資金保障投入、嚴(yan) 把工程建設質量關(guan) 、健全全周期管護機製等多層麵入手,紮實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截至2023年底,全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麵積超10億(yi) 畝(mu) ,建成各類田間灌排渠道1000多萬(wan) 公裏、小型農(nong) 田水利設施2700多萬(wan) 處,實現大災少減產(chan) 、小災能穩產(chan) 、無災多增產(chan) ,促進種糧農(nong) 民增收。
也要看到,我國耕地空間分布格局還有待進一步優(you) 化,一部分耕地位於(yu) 河道、湖區、林區等範圍內(nei) ,不宜長期穩定利用,還需逐步調整。針對違法占用耕地,更要持之以恒貫徹“長牙齒”的保護機製,嚴(yan) 肅查處耕地“非農(nong) 化”“非糧化”行徑。
耕地孕育著豐(feng) 收的希望。做好耕地保護是一項持久工作,需要各級黨(dang) 委、政府進一步扛起主體(ti) 責任,在全社會(hui) 範圍內(nei) 倡導節約用地理念,鼓勵更多人參與(yu) 到保護耕地的行動中來,共同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之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