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節約糧食,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

發布時間: 2024-12-30 10:24:00 來源: 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樹立節約減損就是增產(chan) 的理念,推進全鏈條節約減損,健全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機製,每個(ge) 環節都要有具體(ti) 抓手,越是損失浪費嚴(yan) 重的環節越要抓得實。”

  耕好節糧減損這塊“無形良田”,事關(guan) 中國飯碗。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節糧減損工作,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厲行節約工作力度,節糧減損取得積極成效。

  今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公布,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生產(chan) 、儲(chu) 運、加工,全鏈條多環節節糧減損形成共識,一項項政策措施化為(wei) 堅定行動。

  耕好“無形良田”,全鏈條節糧減損

  增產(chan) 必須節約、節約就是增產(chan) 。《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糧食生產(chan) 、儲(chu) 存、運輸、加工損失率控製在國際平均水平以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chan) 國和消費國,全鏈條節糧減損任重道遠。

  麥苗破土,田疇鋪綠。忙完冬種,山東(dong) 平度市明村鎮種糧大戶穆魯錄時不時查看苗情,“大馬力拖拉機掛上精量播種機,北鬥係統‘指路’,播種數量、深度、行距精準控製,小麥種子能省20%。”

  農(nong) 機接力,耕種收全程節糧。“大型聯合收割機收獲,跑糧、漏籽少;無畦背種植搭配水肥一體(ti) ,減壟增地,省肥節水。”穆魯錄一一細數,“今年夏收加秋收,每畝(mu) 地打糧一噸半,成本省了15%。”

  田間地頭是節糧減損的第一關(guan) 。“我們(men) 推廣全程機械化作業(ye) 、組織農(nong) 機手操作技能培訓,全力減損。”平度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機裝備科負責人李占良介紹,“接下來,還將進一步加強精量播種機械和關(guan) 鍵技術應用,推進糧食精細收獲。”

  從(cong) 種植到收獲,源頭節糧。各地區各部門強化農(nong) 機、農(nong) 藝、品種集成配套,加強糧食機收減損。目前,全國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3%;2023年全國小麥、水稻、玉米平均機收損失率已分別降至1%、2%、2.2%。

  從(cong) 田間到倉(cang) 庫,科學管糧。“新糧從(cong) 地裏直接拉到烘幹塔,降水分,防黴變,損耗少,品質也跟著提高。”重慶墊江縣普順鎮紅岩村種糧大戶雷中方說,“烘幹後的糧食每斤多賣1毛錢。”烘幹塔、恒溫房、運糧專(zhuan) 線、專(zhuan) 用碼頭等設施設備逐步完善。目前全國已建成5500多個(ge) 專(zhuan) 業(ye) 化糧食產(chan) 後服務中心,為(wei) 農(nong) 戶提供烘幹、清理服務;我國糧庫儲(chu) 糧損失基本消除,糧食儲(chu) 藏周期內(nei) 綜合損耗率控製在1%以內(nei) 。

  從(cong) 車間到餐桌,高效用糧。低速碾磨、低溫加工,生產(chan) 線上,一粒粒小麥變為(wei) 麵條等產(chan) 品。“創新加工工藝,小麥出粉率提高到90%,保留更多營養(yang) 物質。”湖北襄陽郭氏阜豐(feng) 糧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毅介紹。針對當前部分糧食產(chan) 品存在過度加工、出品率較低等問題,相關(guan) 部門將加強推廣應用糧油適度加工新工藝、新設備,加強糧油加工副產(chan) 物資源化利用,減少糧食加工損失,促進糧食資源高效利用。

  優(you) 化要素投入,健全節糧長效機製

  糧食節約,離不開要素保障。各地區各部門堅持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不斷健全節約糧食的長效機製。

  田間路縱橫交錯,冬小麥出苗齊整。“田間路寬了,地塊平整了,大農(nong) 機開得進,播種收割效率高,損失少。”河北成安縣中艾束村村民趙施磊說。

  一條條“四好農(nong) 村路”寬敞平坦,運糧更便捷。中艾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陳鳳雷講起變化:“以前小路坑坑窪窪,靠小型農(nong) 用車一趟趟運,一路顛簸,漏糧灑糧。如今‘四好農(nong) 村路’通到田頭,大卡車直接把糧食拉到倉(cang) 庫裏。”

  鄉(xiang) 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築牢節約糧食的堅固堤壩。2014年至2023年,我國新建改建農(nong) 村公路超250萬(wan) 公裏,糧食運輸服務水平提升。接下來,相關(guan) 部門將進一步健全農(nong) 村交通運輸網絡,深入推進鐵路專(zhuan) 用線、專(zhuan) 用碼頭、散糧中轉及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糧食運輸基礎設施。

  機收減損是降低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環節損耗浪費的重要措施。今年夏收,山東(dong) 諸城市星源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王平平喜上眉梢:“用上複式條播機,覆土、壓實同步推進,小麥發芽率提升至90%,相比普通播種機,每畝(mu) 增產(chan) 100多斤。”

  “我們(men) 持續加強關(guan) 鍵技術研發,讓農(nong) 機性能更優(you) ,為(wei) 豐(feng) 收保駕護航。”濰柴雷沃收獲機械首席工程師朱現學介紹,比如,複式條播機能減少種子損傷(shang) ;創新研發的三段式單縱軸流滾筒,讓麥穗喂入更順暢,糧食“跑冒滴漏”更少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提出,持續推進機具裝備優(you) 化升級,充分發揮農(nong) 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鼓勵農(nong) 民購置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收獲機械,全麵推進農(nong) 機報廢更新,切實提升機收減損性能。

  “爭(zheng) 晴天、搶雨隙,成熟一塊收一塊,6套烘幹設備馬力全開,日烘幹能力達360餘(yu) 噸。”江蘇沭陽縣匯豐(feng) 家庭農(nong) 場負責人徐福勝介紹,“我們(men) 提供收割、烘幹、倉(cang) 儲(chu) 、收購等各環節的服務,提升小農(nong) 戶節糧水平,帶動小農(nong) 戶增收30萬(wan) 元。”

  “田保姆”提供“代清理、代烘幹、代儲(chu) 存、代加工、代銷售”等服務,幫助小農(nong) 戶解決(jue) 一家一戶幹不了、幹不好、幹起來不劃算的事。2017年至2023年,我國農(nong) 業(ye) 服務主體(ti) 從(cong) 22.7萬(wan) 個(ge) 增加到109.4萬(wan) 個(ge) ,服務小農(nong) 戶數量從(cong) 3655.8萬(wan) 戶增加到9400多萬(wan) 戶。

  立體(ti) 循環促節約,糧食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

  節糧減損連著發展方式。生產(chan) 方式全麵綠色轉型,提升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推動糧食生產(chan) 質量、效益和競爭(zheng) 力不斷提高。

  糞汙變有機肥,有機肥還田種牧草,以草代糧、以雜粕替代豆粕,改善奶牛“口糧”,山東(dong) 萬(wan) 祥牧業(ye) 有限公司形成一條循環養(yang) 殖鏈。“過去奶牛飼料主要靠豆粕,成本較高,1000多頭奶牛飼料換成雜粕,不僅(jin) 減少了豆粕用量,每頭牛每月飼喂成本還降低150元。”企業(ye) 負責人朱軍(jun) 利算起賬。

  全力推進飼料糧節約降耗。實施豆粕減量替代行動,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充分利用雜糧、雜粕等替代資源,為(wei) 節約糧食開掘新空間。

  糧油加工副產(chan) 物變廢為(wei) 寶。在黑龍江方正縣稻米適度加工示範園區,一袋袋胚芽米走下生產(chan) 線。在位於(yu) 湖南嶽陽市的東(dong) 祥油脂公司,米糠變成米糠粕、米糠油、米糠蠟等7種產(chan) 品,年產(chan) 值30億(yi) 元左右。一粒粒糧食被“吃幹榨盡”,糧食產(chan) 品供給更多元。

  在河北隆堯縣的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自動化生產(chan) 線有序運轉。“大數據精細化管理,方便麵流水線生產(chan) 效率由每分鍾160包提升到每分鍾330包,原料利用率實現提升。”公司數據管理總監王琪介紹。

  加快麵粉加工設備改造升級,鼓勵應用柔性大米加工設備,提升糧食加工行業(ye) 數字化管理水平……一係列舉(ju) 措推動糧食加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糧食轉化效率提升,糧食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聚焦糧食全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推出更加實化細化的舉(ju) 措,加強監督管理,確保節糧減損落到實處、見到成效,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