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走過2024迎來2025 中外青年話成長談期待

發布時間: 2024-12-30 14:50:00 來源: 中國日報網

  2024年對每個(ge) 人來說都獨特且不可複製,於(yu) 青年而言更是承載著成長、探索與(yu) 蛻變的印記。辭舊迎新之際,中國日報網采訪了不同背景的中外青年,一起來看看他們(men) 的成長故事與(yu) 新年願景。

  蘇美是一名來自蘇裏南的大一學生,在中國度過了一年的學習(xi) 生活。她表示,自己對中國人的友善印象深刻,也很喜歡中國的文化,這一年的經曆讓自己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回顧2024年,蘇美認為(wei) 自己成長了許多,在思維方式和做事方式上都有所轉變,她很高興(xing) 看到自己有所進步。對於(yu) 2025年,蘇美期待自己繼續成長,能變得更加成熟,坦然迎接未來;她笑稱自己還年輕,隻管抓住機會(hui) 去嚐試;如果有機會(hui) 旅行的話,她想要更多地探索亞(ya) 洲,探索中國。

  Akram來自阿爾及利亞(ya) ,目前已在中國生活三年,小時候也因父親(qin) 工作原因在中國生活過較長時間。提及這一年的經曆,他談到自己在一家航空公司實習(xi) 了兩(liang) 個(ge) 月,學到了很多,為(wei) 自己未來的發展注入了更多可能性。他還提到,自己參加了一些體(ti) 育比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此外,他還去了上海、重慶和天津旅行。談到對中國的印象,Akram表示很喜歡中國曆史和美食,另外不管是學校老師,還是在餐館、酒吧,或者是司機師傅,大家都非常友善。新的一年,他希望參加更多的體(ti) 育比賽,中文能達到漢語水平考試四級水平,也希望自己能順利畢業(ye) 。

  中國的王岩同學正在讀研二,2024年和朋友進行了一次難忘的烏(wu) 蘭(lan) 察布自駕之旅,偶遇日落美景,拍到了自己的“人生照片”。目前王同學正在求職,計劃畢業(ye) 後留在北京工作,希望在參加工作後能和朋友們(men) 繼續相互陪伴。

  來自德國的碩士交換生Jacob九月份第一次來中國,交換一學期後,十二月底就要回到德國。在提及對中國的印象時,他笑稱德國人經常拿德國鐵路開玩笑,但在中國就沒有這方麵的問題,出行要便捷得多,而且平時出門也不用帶錢包,帶著手機就足夠了。2024年對Jacob而言意義(yi) 非凡,是他在德國科隆開啟學習(xi) 的第一年,他結識了很多能力出眾(zhong) 的人,交到了很多朋友,同時也在學術上有所成就。他高興(xing) 地表示,自己在碩士階段對所學的經濟學專(zhuan) 業(ye) 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而此前本科階段自己並不喜歡該專(zhuan) 業(ye) 。展望2025年,Jacob計劃回國後和朋友們(men) 一起分享各自的國外交換經曆,希望自己能以優(you) 異的成績完成碩士學業(ye) ,然後投入到工作中去。

  中國的鹿同學是研一新生,2024年上半年主要在家裏度過,下半年開啟了新學期的校園生活。她坦言,初到新環境一開始不太適應,但很快便融入到了新的生活中,還交到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在北京探索了很多好玩兒(er) 的地方。如果要用一個(ge) 關(guan) 鍵詞形容這一年的話,鹿同學最大的感受是“祛魅”,她提到,開學之後經曆的人和事讓自己感覺到新鮮,帶給自己一定的衝(chong) 擊感,同時也發現,很多事情隻要著手開始做,就沒有前期心理預設的那般困難。她笑稱這一年自己成長得非常快,是讓自己無悔的一年。對於(yu) 2025年,鹿同學提到自己將要開始考慮個(ge) 人的職業(ye) 規劃,希望能盡快找到自己的目標,並朝著這個(ge) 目標一直去努力。

  回首2024,每位青年都留下了精彩的回憶,無論是文化的碰撞、學術的追求、旅行的感慨,還是個(ge) 人的成長與(yu) 探索,都獨特而珍貴。展望2025,他們(men) 滿懷期待,將繼續前行。每年的時光都獨一無二,讓我們(men) 共同期待,在新的一年裏見證更多青春與(yu) 夢想的力量。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