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細說天山勝利隧道的那些“第一”

發布時間: 2025-01-01 10:48:00 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

  12月30日,世界最長高速公路隧道——天山勝利隧道貫通了,多項工藝和技術創造了國內(nei) 同領域的第一,乃至全球領先。現在詳細說說天山勝利隧道建設中創造了哪些“第一”。

  第一次在公路隧道領域使用“硬岩中導洞+主洞鑽爆法”組合工藝,采用“三洞+四豎井”施工法。三洞即左右洞和中導服務洞,四豎井即在隧道頂端開挖四處豎井,等於(yu) 在隧道上方開四處“天窗”,以緩解特長隧道施工中的通風困難、滿足後期運營通排風需求。其中2—1號豎井最大深度達706米,比廣州塔還要高出100多米,是目前國內(nei) 最深的高速公路豎井。


俯瞰天山勝利隧道出口端。鄧淩東(dong) 攝

  第一次由我國自主創新研製的大國重器“天山號”和“勝利號”TBM(硬岩掘進機)擔當掘進重任,這兩(liang) 個(ge) 掘進機開挖直徑為(wei) 8.43米,全長282米、重約2000噸。中導洞采用TBM施工,為(wei) 左右雙主洞開辟輔助工作麵,實現“長隧短打”,快於(yu) 傳(chuan) 統鑽爆法3—5倍,工期由常規“兩(liang) 端掘進”施工的10年縮短至4年多,這在國內(nei) 高速公路特長隧道建設中為(wei) 首創。更為(wei) 重要的是,這種工法可實現在多種世界級複雜地層下安全、環保、高效地掘進。

  第一次在國內(nei) 高速公路勘察設計中采用水平定向鑽長距離鑽進2271米,精準查明進口至F6(博羅科努—阿其克庫都克斷裂帶)區域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項目多次組織專(zhuan) 家研討會(hui) ,加強科研攻關(guan) ,強化安全環保質量管理和應急演練,充分利用“5G+智能化+信息化”的融合技術,實現對硬岩掘進機掘進參數的監控、隧道有毒有害氣體(ti) 監測、災害預警等。

  除了第一次,還有世界領先。隧道穿越斷裂帶遇到了多個(ge) 困難,“基於(yu) 地熱利用的高寒隧道綠色保溫技術研究”“隧道穿越博—阿斷裂支護機理與(yu) 結構設計技術研究”“隧道信息化智能化建設與(yu) 運管技術應用研究”等課題技術成果已成功應用於(yu) 處理工程難點中,為(wei) 隧道的運營養(yang) 護、抗震減震提供了堅實保障。這些成果全麵涵蓋了20公裏級超長高寒高海拔公路隧道設計、施工、運營關(guan) 鍵技術,填補了20公裏級超長公路隧道建設技術空白,使我國在該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同時也為(wei) 我國長大公路山嶺隧道建設與(yu) 運營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天山勝利隧道項目已成功申報自治區重大科技專(zhuan) 項,分七個(ge) 課題進行研究,攻克了20公裏級超長高寒高海拔公路山嶺隧道設計、施工、運營等方麵存在的技術難題,目前七個(ge) 課題均已順利通過預驗收。在這期間,設計和建設團隊取得國家發明專(zhuan) 利14項,實用新型專(zhuan) 利38項;軟件著作權9項;在國際權威期刊和國內(nei) 重要刊物發表論文65篇;獲得省部級工法14項。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