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底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重要講話,全麵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經濟形勢,係統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為(wei) 紮實做好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會(hui) 議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ti) 態勢作出深刻論述,指出麵對外部壓力加大、內(nei) 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yan) 峻形勢,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準確把握我國經濟運行總體(ti) 態勢,才能更深入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
2024年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
對於(yu) 2024年經濟運行情況,我們(men) 可以從(cong) 經濟增長、就業(ye) 形勢、價(jia) 格走勢、國際收支四大宏觀調控指標來把握。
從(cong) 經濟增長看。去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同比增長4.8%。其中,一季度增長5.3%,實現良好開局;二、三季度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增速分別為(wei) 4.7%、4.6%。黨(dang) 中央及時研判形勢,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四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經濟運行總體(ti) 呈現前高、中低、後揚走勢,預計全年經濟增長5%左右,高於(yu) 過去四年4.7%的年均增速。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4年世界經濟增長3.2%,其中發達經濟體(ti) 增長1.8%、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4.2%,美國、歐元區、日本、俄羅斯、巴西、南非等主要經濟體(ti) 分別增長2.8%、0.8%、0.3%、3.6%、3.0%、1.1%。我國經濟無論是和過去幾年比,還是與(yu) 全球主要經濟體(ti) 比,增速都很亮眼,仍然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從(cong) 就業(ye) 形勢看。得益於(yu) 經濟穩中有進,各地區各部門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去年1—11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平均值為(wei) 5.1%,比上年同期下降0.1個(ge) 百分點,服務業(ye) 及城鎮就業(ye) 人員保持增長,農(nong) 民工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總體(ti) 穩定。總的來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平均值能夠有效控製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5.5%左右”目標範圍內(nei) 。從(cong) 新增就業(ye) 人數看,去年1—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1198萬(wan) 人,十分接近“城鎮新增就業(ye) 1200萬(wan) 人以上”的目標。可以看出,無論是城鎮調查失業(ye) 率還是城鎮新增就業(ye) 人數,2024年都可以完成年初確定的目標。
從(cong) 價(jia) 格走勢看。受國內(nei) 市場需求相對不足和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jia) 格持續回落等因素影響,價(jia) 格水平總體(ti) 呈現低位運行態勢,消費領域價(jia) 格低位波動並略有回升,生產(chan) 領域價(jia) 格持續下行但降幅收窄。去年,全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0.2%;全國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指數(PPI)比上年下降2.2%。12月,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有所收窄。
從(cong) 國際收支看。2024年,我國外貿形勢好於(yu) 預期,跨境資本流動穩健有序,人民幣匯率在雙向波動中保持基本穩定,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1—11月,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4.9%,其中出口增長6.7%,進口增長2.4%,貿易順差6.3萬(wan) 億(yi) 元。1—10月,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4.6%,其中出口增長16.6%,進口增長13.2%,逆差1.04萬(wan) 億(yi) 元。前三季度,經常賬戶順差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之比為(wei) 1.8%,處於(yu) 合理區間。截至去年12月末,外匯儲(chu) 備保持在3.2萬(wan) 億(yi) 美元以上。
總的來看,2024年我國經濟運行受各種因素幹擾出現一些波動,但從(cong) 全年走勢看,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穩定。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作出“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的研判是實事求是的。
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不僅(jin) 表現在經濟增長和主要宏觀指標的平穩運行上,更體(ti) 現在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上。
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效。科技創新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發展。去年1—11月,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增速明顯快於(yu) 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速。同時,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同比增長12.2%,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ye) 增長10.9%。此外,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增長8.8%,明顯快於(yu) 全部投資增長速度。
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綠色低碳轉型紮實推進,能源供應清潔化低碳化加速,新能源相關(guan) 產(chan) 品市場競爭(zheng) 力不斷增強。去年前三季度,充電樁、太陽能電池產(chan) 量分別增長57.2%、12.8%,增長速度較快;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同比提高2.6個(ge) 百分點。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風力發電量和太陽能發電量分別同比增長11.5%、27.8%,遠高於(yu) 規模以上工業(ye) 發電量增長;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同比增長37.5%,年度產(chan) 量首次突破1000萬(wan) 輛。
協調發展日益增強。區域協調發展深入推進,優(you) 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進一步優(you) 化,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更好發揮,消費、投資、淨出口“三駕馬車”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更趨協調。去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wei) 49.9%、26.3%、23.8%。雖然國內(nei) 有效需求相對不足,但總體(ti) 來看我國協調發展日益增強。
共享發展穩步前進。經濟持續增長、就業(ye) 形勢穩定帶動居民收入恢複性增長。去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yi) 增長5.2%,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4.9%,比經濟增速4.8%高0.1個(ge) 百分點,實現了居民收入與(yu) 經濟增長保持同步。與(yu) 此同時,民生保障紮實有力,共享發展穩步前進。
開放發展深入推進。在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廣大外貿主體(ti) 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我國與(yu) 世界各國經貿聯係更加緊密。去年前三季度,我國對《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達到9.6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4.5%;1—11月,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8.74萬(wan) 億(yi) 元,增長6%。我國現在的出口市場是多元並進的,並不依賴於(yu) 個(ge) 別市場,這也是我們(men) 應對外部打壓的底氣所在。
近期積極因素累積增多
去年9月下旬以來,針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黨(dang) 中央總攬全局、科學決(jue) 策、果斷出手,在有效落實存量政策的同時,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這一攬子增量政策錨定全年目標任務、聚焦經營主體(ti) 和社會(hui) 關(guan) 切、堅持係統施策、長短結合,更加注重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更加注重支持實體(ti) 經濟和經營主體(ti) 健康發展,更加注重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這三個(ge) “更加注重”,不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提高經濟增長速度,更是為(wei) 了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在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
從(cong) 市場銷售看。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既惠民生又帶動消費品更新。去年10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比上月加快1.6個(ge) 百分點;11月,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都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可見以舊換新政策帶動力很強。1—11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與(yu) 1—10月持平,比1—9月加快0.2個(ge) 百分點;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6.4%,增速快於(yu) 商品零售額。服務零售額增長速度較快,也是我國消費轉型升級的一個(ge) 重要表現。
從(cong) 固定資產(chan) 投資看。在“兩(liang) 重”政策帶動下,重點領域投資和設備更新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去年1—11月,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46.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3%,連續4個(ge) 月保持基本穩定;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2%,製造業(ye) 投資增長9.3%,明顯快於(yu) 全部投資增長,對投資的支撐作用明顯。
從(cong) 外貿進出口看。在全球貿易增長放緩、保護主義(yi) 增強的情況下,我國對外貿易較快增長。去年10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6%,比上月加快3.9個(ge) 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11.2%。11月,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1.2%,出口增長5.8%。從(cong) 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一攬子增量政策的顯著效果。
從(cong) 工業(ye) 生產(chan) 看。在大規模設備更新帶動下,去年10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3%,11月份加快至5.4%;1—11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5.8%。總的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速在連續4個(ge) 月有所回落之後,9月份開始企穩回升,並在政策加持下保持較快增長。
從(cong) 服務業(ye) 發展看。去年11月,全國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6.1%,保持在6%以上,明顯高於(yu) 10月份以前的速度。其中,在一攬子增量政策帶動下,金融、房地產(chan) 、批發和零售業(ye) 生產(chan) 指數都出現明顯回升。1—11月,全國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5.1%,比1—10月加快0.1個(ge) 百分點。
從(cong) 市場信心和預期看。隨著存量政策加快落實和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去年10月,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0.1%,這也是去年5月份以來首次回升到擴張區間;12月,PMI為(wei) 50.1%,連續三個(ge) 月處於(yu) 擴張區間。去年10月,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wei) 54.0%、上升2個(ge) 百分點,11月為(wei) 54.7%,12月為(wei) 53.3%。股市得到提振,房地產(chan) 交易也趨於(yu) 活躍。這充分體(ti) 現出市場信心提振、預期轉好。
正確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了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ti) 要求、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我們(men) 要自覺用黨(dang) 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統一思想、統一意誌、統一行動。
從(cong) 發展態勢看。我國經濟基礎穩、優(you) 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隨著前期各項存量政策效應繼續釋放和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快實施,市場預期已經改善,經濟運行呈現回升向好態勢。下一步,要實施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強財政、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區域、貿易、環保、監管等政策和改革開放舉(ju) 措的協調配合,打好政策“組合拳”,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從(cong) 困難挑戰看。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國內(nei)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群眾(zhong) 就業(ye) 增收麵臨(lin) 壓力,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我們(men) 要正視存在的困難,增強風險意識和強化底線思維,積極主動應對困難挑戰,激發內(nei) 生發展動力,不斷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以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狀態抓好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的貫徹落實,要堅持幹字當頭,注重目標引領,著力實現增長穩、就業(ye) 穩和物價(jia) 合理回升的優(you) 化組合;把握政策取向,講求時機力度,各項工作能早則早、抓緊抓實,保證足夠力度;強化係統思維,注重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放大政策效應。同時,大力提升抓落實的效能,充分調動基層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更好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作者為(wei)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