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像樹一樣生長(人民論壇)

發布時間: 2025-01-20 11:40: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草鞋書(shu) 記”周永開曾立下這樣一份遺囑:不開追悼會(hui) ,不要修墳立碑,隻要在家鄉(xiang) 山上種棵樹,用骨灰做肥料,把生命融進祖國大地。為(wei) 啥要做一棵樹?周永開的回答是“樹的品德好:生不擇地方,長不要條件,用不講價(jia) 錢”。

  周永開一生與(yu) 樹結緣,也把自己活成一棵大樹。年輕時,為(wei) 發動群眾(zhong) 植樹造林,一個(ge) 村一個(ge) 村跑,草鞋都跑爛了十幾雙;離休後,扛起鋤頭,住茅草房,巡山開路植樹不止,用20餘(yu) 年將荒山變成樹木蔥蘢的青山。樹的品格,與(yu) 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品行,相映生輝。

  蘭(lan) 考縣城東(dong) 北,焦裕祿當年親(qin) 手栽下的泡桐幼苗,如今已是亭亭如蓋;東(dong) 山赤山林場,半個(ge) 多世紀前栽下的木麻黃參天聳立,默默守護在穀文昌墓旁;施甸大亮山,楊善洲從(cong) 地委大院背來種下的雪鬆,早已蒼翠挺拔。漫山遍野綠樹成蔭,成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人初心使命的生動寫(xie) 照。

  以草木比德,是中國人的審美傳(chuan) 統。“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的堅韌,“莫言生意盡,更引萬(wan) 年枝”的活力,“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的不屈,都為(wei) 人們(men) 修身養(yang) 性帶來無盡啟示。

  樹好靠品,人好靠德,種德如種樹。以樹為(wei) 友為(wei) 師,可以從(cong) 中汲取精神給養(yang) 、加強黨(dang) 性修養(yang) ,頂天立地自生長,成梁作棟顯擔當。

  樹不忘根,人不忘本。正如沙漠裏的胡楊,憑借發達的根係,抵擋風沙荒旱。對於(yu) 黨(dang) 員幹部而言,向下紮根的深度同樣決(jue) 定了向上生長的高度。

  從(cong) 一名普通兒(er) 科醫生成長為(wei) “十八般武藝皆通”的全科醫生,紮根黃土高原的路生梅說,“人民需要我,我就一直幹下去”;在離家5000公裏的南疆鄉(xiang) 鎮修水利、改棚戶、促生產(chan) ,支邊青年逄子劍雖然曬黑了皮膚,卻提純了初心。

  基層是最好的課堂,實踐是最好的教材,群眾(zhong) 是最好的老師。共產(chan) 黨(dang) 員隻有植根在人民中間,才能獲得無窮力量,永葆政治本色。

  樹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樹要成材,樹苗不能長偏,樹幹忌過度分叉,還須防治蟲害;人要成才,也要向陽而生,把正作風、強黨(dang) 性融入日常工作生活。

  麵對“微利之誘”“五色之惑”,經曆工作變動、事業(ye) 挫折,有的黨(dang) 員幹部難免會(hui) 產(chan) 生思想波動,常破“心中賊”、勤撣“思想塵”,才能保證不跑偏走樣;管好“八小時之外”,自覺“淨化朋友圈”,堅守小事小節,是為(wei) 了不枝不蔓、向上拔節;自覺接受監督,多過一過“安檢門”,才能及時去除病害,避免“翻車”“脫軌”。

  樹木成材不是一日之功,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修養(yang) 更是終身課題,活到老、學到老、修養(yang) 到老。

  “綠化將軍(jun) ”張連印把造福家鄉(xiang) 作為(wei) 人生最後的戰場,即便身患重病,仍堅持在荒山造林;青海省原副省長尕布龍退居二線後,在“種樹比養(yang) 兒(er) 子都難”的山區植樹,為(wei) 子孫留下一片青山。植樹不停步的感人故事,亦是堅守初心、砥礪信仰的故事。正因為(wei) 樹牢了造福人民的政績觀,所以錘煉黨(dang) 性不停歇、為(wei) 民服務不鬆懈。

  更多黨(dang) 員幹部如鬆柏般挺立,如修竹般有節,如蠟梅般淩寒,如萬(wan) 木競秀,爭(zheng) 相播撒綠蔭,我們(men) 的事業(ye) 必將蓬勃發展、萬(wan) 古長青。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