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楊柳青木版年畫題材豐(feng) 富、筆法細膩、色彩飽滿、寓意吉祥,數百年來裝扮著中國人的新春,寄托了美好願景。1月18日的《文化中國行》,我們(men) 帶您走進天津楊柳青,感受傳(chuan) 統年畫的魅力。
在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遠道而來的希臘朋友們(men) 正在體(ti) 驗年畫“福”字印製。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始於(yu) 明末,至今已有四百餘(yu) 年。它繼承宋、元繪畫傳(chuan) 統,吸收明代雕版印刷技藝,木版套色和手工彩繪結合,呈現鮮明的色彩特征和典型的節慶氣氛。
年畫,就是“畫年”。這幅《蓮年有餘(yu) 》,娃娃懷抱鯉魚象征生活富足有餘(yu) ,手持蓮花象征連年的吉祥美好;《二甲傳(chuan) 臚》含有金榜題名的美好祝願;《八百千秋》以諧音表達對幸福長壽的祝願。
楊柳青年畫中,刻工以刀代筆,為(wei) 畫師的線稿增添飄逸古拙的版味兒(er) ;套印技法將豔麗(li) 飽滿的顏色套印成畫,躍然紙上;彩繪的扁筆兩(liang) 側(ce) 一邊蘸水一邊蘸顏料,有時重撚,有時輕撣,暈染形成遠近虛實,自有趣味。用轉筆技法給年畫娃娃染臉兒(er) ,喜慶可愛生動傳(chuan) 神;用罩金工藝給緗色的魚鋪上金粉,讓它波光粼粼如剛出水麵;“堆金瀝粉”的重工技法讓本就鮮豔的年畫呈現出富麗(li) 堂皇的美感。
從(cong) 《金玉滿堂》的妙意到《蓮生桂子》的巧思,代代傳(chuan) 承的楊柳青年畫主題豐(feng) 富、內(nei) 涵多元。目前,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珍藏畫版6000多塊,畫線稿及彩稿2萬(wan) 多張。全國知名、享譽海外的楊柳青年畫如今不僅(jin) 對全國各地不同種類的年畫產(chan) 生著廣泛影響,也在傳(chuan) 承與(yu) 創新中帶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勃勃生機走向世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