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春走基層)從草原走上國際賽場的業餘冰上龍舟隊

發布時間: 2025-01-22 10:46: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1日下午,錫林郭勒國際冰上龍舟錦標賽各項比賽落下帷幕。比賽吸引10餘(yu) 國20支隊伍的近400人參加,最終中國1隊(內(nei) 蒙古盛世柳蘭(lan) 代表隊)奪得總冠軍(jun) 獎杯。這是該隊2024—2025冬季的第6場比賽,也獲得了第6塊冠軍(jun) 獎牌。

  這是一支來自內(nei) 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草原的民間冰上龍舟隊,16名隊員,平均年紀35歲,論冰上龍舟賽事的業(ye) 務能力,他們(men) 個(ge) 個(ge) 都是教練級水平。而沒有比賽時,他們(men) 回歸各自的生活,牧民、靈活就業(ye) 者、培訓機構老板、半職業(ye) 搏克手、普通工薪族……

  “我們(men) 代表中國參戰,(此次賽事)舉(ju) 辦地又在家鄉(xiang) ,意義(yi) 太不一樣了,都想把冠軍(jun) 獎牌留在草原。”隊員趙香桐常年在建築工地忙碌,他告訴記者,這是團隊今冬最後一戰,也是組隊以來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

  1月20日,內(nei) 蒙古盛世柳蘭(lan) 代表隊代表中國參加錫林郭勒國際冰上龍舟錦標賽。孫沐野攝

  這一次,隊員們(men) 不僅(jin) 是參賽者,還是兼職教練。不少外國選手此前隻有水船經驗,沒有冰上龍舟賽經驗。比賽前一天,隊員們(men) 還受主辦方委托,現場向別的隊伍教授技巧與(yu) 要領。

  “他們(men) 是‘十四冬’(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hui) ,以下簡稱“十四冬”)冰上龍舟項目冠軍(jun) 隊伍的主要成員。”錫林郭勒國際冰上龍舟錦標賽總裁判長張煜告訴記者,“他們(men) 把冰上龍舟的技術、傳(chuan) 統,把冰上龍舟的‘魂’都保留下來了。”

  2020年,在“十四冬”群眾(zhong) 比賽項目冰上龍舟賽的所有10個(ge) 比賽項目中,內(nei) 蒙古代表隊收獲7金3銀。內(nei) 蒙古代表隊的隊員們(men) 大多來自錫林郭勒,賽前共同封閉集訓8個(ge) 月。比賽之後,大家回歸各自生活。2023年,經隊員梁石發起,其中16人重新聚到一起。

  2024—2025冬是他們(men) “成團”後的第二個(ge) 比賽季。2024年12月28日至今,他們(men) 輾轉黑龍江哈爾濱、大慶,河北康寶,遼寧撫順等地參加比賽,每場都是冠軍(jun) 。在國內(nei) 的冰上龍舟賽圈,他們(men) 已是傳(chuan) 奇。

  1月18日,內(nei) 蒙古錫林郭勒舉(ju) 辦的2024—2025冰上龍舟超級聯賽總決(jue) 賽上,隊員們(men) 檢錄完走向賽場。孫沐野攝

  隊員們(men) 居住分散,日常鮮少聯係,更別提組團訓練。今年,他們(men) 最正規的一次團體(ti) 訓練是參加第一場比賽前,大家借了一條船,連續兩(liang) 晚下班後聚在錫林郭勒盟多倫(lun) 縣一處小湖麵上,打配合、磨戰術。

  “賽前適應場地時,大家還會(hui) 一起再磨幾圈。”梁石告訴記者,並不是大家不想聚在一起,而是時間、精力都不允許。“都有家庭,也有工作,都在為(wei) 生計奔波,能這樣已經不容易。有的時候有人還得借‘花唄’湊路費。”

  每次比賽都要四五天,他們(men) 得想辦法把時間擠出來。此前康寶站比賽,12人冰上龍舟項目他們(men) 隊伍隻有8人上場,最終隊伍貢獻了最後4秒反超第一名奪冠的圈內(nei) 名場麵。提起這段經曆時,大家都笑得開心。

  生於(yu) 1983年的馬銘是年紀最大的隊員,主業(ye) 是多倫(lun) 縣一家教培機構的架子鼓老師,每年寒暑假都是他最忙的時候。為(wei) 了比賽,他今年早早就結束了培訓課程。“隻是因為(wei) 喜歡,錢就少掙點吧。”

  “哈爾濱、撫順、大慶……要是沒有比賽,這些地方我平日裏根本沒機會(hui) 去。”林雨是一名建築工地的測量師,這個(ge) 冬天他沒有像往常那般去南方打工,才有了參賽的時間。“冰上龍舟比賽讓我的心態更積極樂(le) 觀。沒組隊之前,冬天我就愛在家玩手機。現在不比賽的時候,平日裏會(hui) 健身、跑步。我們(men) 還有一個(ge) 隊員,在蔬菜大棚打工時都每天堅持做幾組引體(ti) 向上。”

  “雖然是民間隊伍,但外界都覺得我們(men) 代表內(nei) 蒙古。我們(men) 都有對家鄉(xiang) 的責任和榮譽感。”寶力格是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的牧民,最近幾年在離家不遠的城鎮打零工。體(ti) 重超100公斤、臥推210公斤的他是團隊中的“底氣”。他告訴記者,如今國內(nei) 的冰上龍舟比賽中能看到很多外省的強隊。“每次贏的時候,我們(men) 真的很驕傲。我們(men) 現在的隊服就是‘十四冬’時的訓練服,胸前印著‘內(nei) 蒙古’。”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荒山坡變成金窩窩(新春走基層)

    冬日的烏蒙山腹地,霧鎖寒林。穿梭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黃泥塘鎮羅家坡的果園,不時看見農民攀樹、跳下,短截、長放,正在忙著疏枝。 [詳細]
  • 新春走基層丨給商戶造一艘“船”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品牌出海”記

    浙江義烏,一座建立在市場之上的城市,一頭連著 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頭連著210多萬家“中國製造”企業。一直以來,“小商品,大市場”是義烏引以為豪的世界名片。 [詳細]
  • 新春走基層丨漁村氣象新

    厚厚的口罩擋不住車間負責人林湖瑞的笑容,她一邊忙活著一邊給記者展示紅彤彤的九節蝦幹。”  車間電腦裏不斷彈出的發貨訂單,來自離澳角村不遠的一個直播間。這個占地17畝的養殖場裏分布著大大小小的養殖池,一邊是在清澈海水裏自在遨遊的石斑魚苗,另一邊是安安靜靜躲在磚塊底下的鮑魚苗。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