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關(guan) 於(yu) 深化養(yang) 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推進養(yang) 老機構分類改革,將養(yang) 老機構分為(wei) 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場型三類。這三類養(yang) 老機構有何差異,又該如何選擇呢?
《關(guan) 於(yu) 深化養(yang) 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兜底保障型養(yang) 老機構主要收住特困老年人和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普惠支持型養(yang) 老機構麵向全體(ti) 老年人開放,由設區的市級政府製定支持辦法,加強收費引導管理;完全市場型養(yang) 老機構實行充分競爭(zheng) 、優(you) 質優(you) 價(jia) ,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
民政部養(yang) 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表示,將養(yang) 老機構劃分為(wei) 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場型,三類養(yang) 老服務機構職能定位、運行機製將更進一步區分,服務供給更加精準、政策措施更加精準,推動實現兜底有保障、剛需有服務、普惠有供給、市場有選擇的服務格局。
兜底保障型:讓特困老年人老有所養(yang)
在三類養(yang) 老機構中,兜底保障型養(yang) 老機構主要由政府依規劃建設供給,這次的意見明確了兜底型養(yang) 老機構主要收住對象為(wei) 特困老年人和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
浙江德清縣社會(hui) 福利院過去是一家普惠型的養(yang) 老機構,去年經過提升改造後轉型為(wei) 兜底保障型養(yang) 老機構,承擔全縣特困老人的集中供養(yang) 服務,並停止接受社會(hui) 老人入住。
普惠支持型:麵向全體(ti) 老年人開放
兜底保障型養(yang) 老機構雖然收費較低,但是隻針對特殊困難老年群體(ti) ,對於(yu) 大多數老年人來說,更多的是選擇普惠型養(yang) 老機構。
在深圳,有關(guan) 部門規定,普惠型養(yang) 老機構每月最高收費不高於(yu) 居民上年度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至1.5倍,目前深圳普惠型養(yang) 老機構每月平均收費在7000元左右。
完全市場型: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養(yang) 老需求
完全市場型養(yang) 老機構主要麵向那些追求個(ge) 性化、高品質養(yang) 老生活,且具備相應經濟實力的老年人。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養(yang) 老需求。
在北京,80多歲的王宏成老人選擇了二環邊上的一個(ge) 養(yang) 老機構,這個(ge) 養(yang) 老機構地理位置優(you) 越,離三甲醫院也很近,但是收費也較高,目前每個(ge) 月的花費是一萬(wan) 多元。
過去這類收費較高的養(yang) 老機構一直被很多人質疑,這次《關(guan) 於(yu) 深化養(yang) 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ti) 按市場化原則積極參與(yu) 養(yang) 老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