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和諧共生丨地球上的這些“寶”,總書記叮囑要嗬護好

發布時間: 2024-04-22 15:39:00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新聞

  “善待地球,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也是事關(guan) 我省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成敗的大問題。”

  2002年4月22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習(xi) 近平在《福建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保護資源 善待地球——紀念第33個(ge) “世界地球日”》。他在文中強調加大工作力度,為(wei) 子孫後代造福。

  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挑戰。

  3年前的4月22日,習(xi) 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首次全麵係統闡釋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理念,為(wei) 加強全球環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呼籲“我們(men)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推動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

  2021年4月22日晚,習(xi) 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hui) ,並發表題為(wei) 《共同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的重要講話。

  “我們(men) 應該共同嗬護好地球家園,為(wei) 了我們(men) 自己,也為(wei) 了子孫後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以“寶”作喻,強調要守護好地球這顆藍色星球。在第55個(ge) 世界地球日,《時政微觀察》與(yu) 你一起學習(xi) 。

  “青山綠水是無價(jia) 之寶”

  “不可想象,沒有森林,地球和人類會(hui) 是什麽(me) 樣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森林是陸地生態係統的主體(ti) 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

  不久前,在北京潮白河畔,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揮鍬鏟土、培土圍堰、提水澆灌,接連種下多棵樹苗。這是他到中央工作後連續第十七年參加首都義(yi) 務植樹活動。

  植樹期間,同在場的幹部群眾(zhong) 親(qin) 切交談時,總書(shu) 記再次提及森林的“寶庫”作用,要求“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路徑,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更好聯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相統一”。


2024年4月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參加首都義(yi) 務植樹活動。

  福建將樂(le) 縣常口村,就有座森林“寶庫”。青山蔥鬱、金溪環繞,白牆黛瓦、擂茶飄香……暮春時節,美麗(li) 村莊,如詩如畫。

  很難想象,20多年前這裏還是個(ge) “三無村”——守著青山綠水,但百姓生活困頓,村集體(ti) 開支捉襟見肘。村裏沒有一條水泥路,沒有一幢新房子,沒有一盞會(hui) 亮的路燈。

  轉折出現在1997年。

  當年4月11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shu) 記習(xi) 近平來到常口村調研考察。“都有哪些致富的好路子?未來有什麽(me) 打算?”在老村部的院子裏,習(xi) 近平細細詢問,認真傾(qing) 聽。他的目光,越過眼前的金溪河。河對岸,是一片原始林,樹木蔥蘢。

  彼時,常口村人正麵臨(lin) 抉擇的煩惱。20世紀八九十年代,周邊鄉(xiang) 鎮企業(ye) 發展起來,其中不少是生產(chan) 木筷的企業(ye) ,一家企業(ye) 看中了那片天然林,開價(jia) 20萬(wan) 元,想買(mai) 下樹林做木筷原料。對窮怕了的村民來說,“賣山”似乎是變現最快的致富途徑。不過,常口人心裏也清楚,那座山山體(ti) 多是堅硬的岩石,土壤瘠薄,樹一旦砍掉,很難補植,生態更難恢複。

  賣,還是不賣,村民們(men) 各執一詞。

  望著樹林,習(xi) 近平語重心長地說:“青山綠水是無價(jia) 之寶。你們(men) 要畫好山水畫,紮實抓好山地開發,做好山水田文章。”他叮囑道,生態林業(ye) 也是未來林業(ye) ,我們(men) 要把林業(ye) 產(chan) 業(ye) 和林業(ye) 生態統一抓好,要把水土保持擺上重要位置,否則將來就會(hui) 滿目荒山、兩(liang) 手空空。


福建將樂(le) 縣常口村

  習(xi) 近平的囑托,為(wei) 常口村留下了一座青山,也讓村民們(men) 的思想由此轉變。

  天然林一點都不能動,人工林合理采伐、科學補植,山林成了村裏的寶貝。依托生態優(you) 勢,常口村著力發展休閑旅遊業(ye) 、觀光農(nong) 業(ye) 、特色養(yang) 殖業(ye) 等。2022年,村子年接待遊客約5萬(wan) 人次,八成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ye) ”,村集體(ti) 收入達到185萬(wan) 元,村民人均純收入3萬(wan) 元。

  曾經沉睡的“綠色”資源被喚醒,不斷轉化成發展的資本,給百姓帶來真金白銀。

  “大自然賜予中華民族的一塊寶地,一定要保護好”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廣西桂林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這次來,我最關(guan) 注的就是你們(men) 甲天下的山水。”2021年4月,再次來到漓江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當地負責同誌說,“保護好桂林山水,是你們(men) 的首要責任。”

  近年來,桂林市大力推進漓江“治亂(luan) 、治水、治山、治本”,改善了漓江生態環境。

  “還有非法采石的嗎?”在桂林市陽朔縣漓江楊堤碼頭,總書(shu) 記特別問道。

  “現在沒有了。”

  “最糟糕的就是采石。毀掉一座山就永遠少了這樣一座山。全中國、全世界就這麽(me) 個(ge) 寶貝,千萬(wan) 不要破壞。再濫采亂(luan) 挖不僅(jin) 要問責,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總書(shu) 記強調。


2021年4月2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漓江楊堤碼頭,了解漓江流域綜合治理、生態保護等情況。

  從(cong) 楊堤碼頭登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順江而下,考察漓江陽朔段。一路上,他反複叮囑:“這是大自然賜予中華民族的一塊寶地,一定要保護好,這是第一位的。”

  “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堅持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總書(shu) 記的叮囑深刻體(ti) 現了生態治理的係統觀念。

  在我國北方,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烏(wu) 梁素海邊,當地人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ti) ”印刻在標牌上,也銘記在心間。

  曾經,這裏一度因汙染蒙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去年世界環境日當天,總書(shu) 記來到這裏,實地察看烏(wu) 梁素海自然風貌和周邊生態環境。


2023年6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烏(wu) 梁素海考察。

  展板前,當地負責同誌報告——最初“就水治水”,遲遲不見效。遵循總書(shu) 記的係統治理觀念,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放在一起統籌考慮,格局和效果明顯改觀。

  “烏(wu) 梁素海治理和保護的方向是明確的,要用心治理、精心嗬護,一以貫之、久久為(wei) 功,守護好這顆‘塞外明珠’,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一個(ge) 山青、水秀、空氣新的美麗(li) 家園。”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

  飛鳥翔集、千鳴百囀,春日裏,烏(wu) 梁素海這顆明珠,充滿了生命的氣息和靈動之美。

  海南熱帶雨林“是屬於(yu) 地球的,是國寶”

  海南長臂猿是海南特有的靈長類動物,也是海南熱帶雨林生態係統完整性和原真性的指示物種,目前隻分布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片區。漫步林間,“猿啼”“鳥鳴”入耳,巨大板根、獨木成林、“空中花園”、植物“絞殺”現象,滿目都是奇特景觀。


海南長臂猿

  “植物的科普館啊!”2022年4月1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片區,沿木棧道步行察看生態環境,不時停下腳步,詢問樹木生長、水源涵養(yang) 、動植物資源保護等情況。

  “海南熱帶雨林不是光屬於(yu) 海南,是屬於(yu) 全國人民的,是屬於(yu) 地球的,是國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自然界的命運和人類息息相關(guan) 。我們(men) 是在為(wei) 曆史、為(wei) 民族做這件事。”

  實行國家公園體(ti) 製,是中國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建設美麗(li) 中國、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一項重要舉(ju) 措。2019年8月,在致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的賀信中,習(xi) 近平主席明確表示:“中國實行國家公園體(ti) 製,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態係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給子孫後代留下珍貴的自然資產(chan) 。”

  2021年10月,習(xi) 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領導人峰會(hui) 上宣布,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dong) 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麵積達23萬(wan) 平方公裏,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兩(liang) 年多來,各部門各地方密切協同配合,推動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建設管理取得積極成效。珍稀物種種群數量不斷得到恢複,生物多樣性穩定增加,生態功能持續向好。


2022年1月19日,武夷山國家公園護林員在巡山。

  “這是國寶啊,一定要保護好”

  層層疊疊的紅樹林,宛如海岸線上一條條綠色的絲(si) 帶。這種紮根於(yu) 海岸潮間帶的胎生木本植物,既可防風消浪,又能淨化海水,還為(wei) 魚蝦鳥類提供棲息之所,素有“海上森林”“海洋衛士”之稱。

  “紅樹林保護,我在廈門工作的時候就親(qin) 自抓。黨(dang) 的十八大後,我有過幾次指示。這是國寶啊,一定要保護好。”去年4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廣東(dong)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在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片區,總書(shu) 記仔細察看紅樹林長勢和周邊生態環境。

  總書(shu) 記強調,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綠色發展,一代接著一代幹,久久為(wei) 功,建設美麗(li) 中國,為(wei) 保護好地球村作出中國貢獻。


2023年4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廣東(dong) 湛江市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片區考察。

  對紅樹林保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十分關(guan) 注。

  2017年4月,總書(shu) 記在廣西考察了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叮囑“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

  2022年11月,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開幕式上的致辭中,他宣布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

  從(cong) 一片紅樹林到一個(ge) 國際合作平台,彰顯著中國推動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ti) 、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決(jue) 心和擔當。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紅樹林麵積增長至43.8萬(wan) 畝(mu) ,較本世紀初增加了約10.8萬(wan) 畝(mu) ,是世界上少數幾個(ge) 紅樹林麵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


2023年6月13日,人們(men) 在廣東(dong) 湛江市麻章區金牛島觀賞紅樹林。

  “萬(wan) 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ang) 以成。”

  地球是我們(men) 的共同家園。我們(men) 應該堅持人與(yu) 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共同保護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園。

  監製丨耿誌民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主編丨寧黎黎

  執筆丨張亞(ya) 楠

  視覺丨江雨航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