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學習·故事丨一片茶葉為何牽動習近平的心?

發布時間: 2024-06-30 01:50:00 來源: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05年8月10日,傍晚6時許,天色漸暗。一輛中巴車穿過暮色,抵達浙江省景寧縣三石村,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如約而至。

  習(xi) 近平是看完景寧縣東(dong) 坑鎮的地質災害點和泰順烏(wu) 岩嶺自然保護區後趕來的。這一路盤山路多,很不好走。

  天快黑了,習(xi) 近平仍堅持爬上茶山,看一眼茶葉長勢,叮囑村幹部“好好發展這個(ge) 生態產(chan) 業(ye) ”。

  這並非習(xi) 近平第一次關(guan) 注當地特色的茶產(chan) 業(ye) 。事實上,這片茶葉,一直牽動著習(xi) 近平的心。

  惠明綠茶。人民網 劉欣蔚 攝

  佘鄉(xiang) 惠明茶,是景寧縣的一張金名片。但像一些經濟不發達縣一樣,景寧也曾長期以農(nong) 業(ye) 為(wei) 主產(chan) 業(ye) ,全縣經濟收入主要來自於(yu) 茶葉等農(nong) 業(ye) 初級產(chan) 品,經濟發展緩慢。

  一邊是對發展的熱切渴望;一邊是受生態環境的製約,看不清前路到底該怎麽(me) 走,景寧人頗為(wei) 迷茫。

  2002年11月25日,習(xi) 近平帶隊到景寧調研,這是他到浙江後考察的第一個(ge) 縣。

  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為(wei) 當地發展把脈定向。他直截了當地說:“景寧一定要走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

  隨後,他又逐一分析了旅遊、茶葉、竹木等生態產(chan) 業(ye) 。

  聽說惠明茶是景寧縣的特色茶,曾獲巴拿馬萬(wan) 國博覽會(hui) 金獎,他囑咐當地幹部,“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業(ye) 經濟的潛力是很大的。”“這個(ge) 品牌要打大一點,響一點。”

  思路一變天地寬,發揮生態優(you) 勢,同樣可以駛上發展的快車道。

  景寧縣將惠明茶產(chan) 業(ye) 作為(wei) 農(nong) 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培育,作為(wei) 惠民產(chan) 業(ye) 發展,積極建設惠明茶全產(chan) 業(ye) 鏈等項目。截至2023年5月,惠明茶已成為(wei) 真正的惠“民”茶,全縣4萬(wan) 名茶農(nong) 人均茶葉收入達到1.1萬(wan) 元以上。

  惠明茶生產(chan) 場景。(圖片來源:景寧縣委宣傳(chuan) 部)

  近日,景寧縣委、縣政府代表全縣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寫(xie) 信,匯報建縣40年特別是新時代以來各項事業(ye) 取得的成績,表達感恩奮進、爭(zheng) 當民族地區共同富裕先行示範的決(jue) 心。

  習(xi) 近平在回信中說,40年來,景寧縣在民族團結、特色發展等方麵取得了可喜成績,各族人民生活越過越紅火,我感到十分高興(xing) 。

  曾經,景寧人經曆3個(ge) 多月的思想大討論,對於(yu) 怎麽(me) 確定發展方向有過猶豫和顧慮。

  如今,生態資源和生態優(you) 勢,日漸成為(wei) 當地發展的最大優(you) 勢。一片小小的茶葉已譜寫(xie) 出一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之歌。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