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金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八大後,第六次赴浙江考察調研。這片始終承載著殷殷囑托和深切期望的土地,再一次被賦予新的使命——始終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奮力譜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
一年來,浙江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科技創新活力湧動,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取得新成果;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三大差距”持續縮小;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持續推進,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高;高水平文化強省建設穩步推進,文化事業(ye) 、文化產(chan) 業(ye) 繁榮發展;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加強和改進黨(dang) 的建設,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紮實開展。
近期,我們(men) 沿著總書(shu) 記的足跡,走進鄉(xiang) 村社區、市場企業(ye) 、文化園區。義(yi) 烏(wu) 李祖村,跨村統籌資源做大共富“朋友圈”;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新三樣”出海拓展新市場;諸暨楓橋,破解基層社會(hui) 治理新難題;浙東(dong) 運河,千年文脈煥發新麵貌……
義(yi) 烏(wu) 市李祖村。共享聯盟·義(yi) 烏(wu) 陳洋波 攝
李祖的新味道
9月10日晚,李祖村村口一座新建的小木屋裏,南瓜家森林廚房開啟小範圍試菜。青年創客朱佳莉、封玲釀了蘋果醋、烤了水果幹,奉上一桌色彩明豔的輕蔬晚餐,請村民和創客試吃點評,為(wei) 正式開張做準備。
原先,這兩(liang) 位李祖新村民各自經營著一份甜蜜事業(ye) 。農(nong) 場主朱佳莉“村齡”5年,開設的農(nong) 耕體(ti) 驗課每年能吸引1萬(wan) 多人次;封玲2020年來李祖,在村裏開了一間糖水鋪。
年輕人紮堆到鄉(xiang) 村,是李祖村的一道風景。2023年9月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村裏,在“共富市集”見到一張張青春的麵孔,朱佳莉就在其中。
“總書(shu) 記說,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年輕人提供了展現才華的用武之地,希望更多的年輕人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揮積極作用。這番話給我們(men) 鼓了勁,也讓我們(men) 進一步思考:作為(wei) 新村民,怎樣持續為(wei) 鄉(xiang) 村發展帶來新動力?”朱佳莉告訴我們(men) 。
今年,農(nong) 場擴大了經營麵積,增加了生態養(yang) 蜂、樹屋搭建等研學體(ti) 驗新項目,但朱佳莉總覺得還有提升空間。“農(nong) 場80%的客人是回頭客,怎樣讓他們(men) 在研學之外有更多體(ti) 驗?”一天夜裏,朱佳莉和封玲湊在一起,“頭腦風暴”出一個(ge) 新想法:“農(nong) 耕體(ti) 驗課基本是一整天,午餐是個(ge) 空白點。其實,農(nong) 場的土地、農(nong) 產(chan) 品都是現成的,要不要試試再添幾張餐桌?”
兩(liang) 個(ge) 年輕人一拍即合。這幾個(ge) 月,封玲跑了不少地方學習(xi) 餐食做法,研究森林廚房的招牌菜。8月最熱的那些天,兩(liang) 人天天去“工地”,“一分鍾三個(ge) 主意”,連木工師傅都忍不住吐槽。
青年創客封玲在南瓜家森林廚房製作菜品。受訪者供圖
如今,森林廚房開業(ye) 在即,兩(liang) 位姑娘憧憬著未來:不僅(jin) 豐(feng) 富了鄉(xiang) 村業(ye) 態,以後做大了還能讓村民參與(yu) 進來,帶動就業(ye) 、助農(nong) 增收。
老業(ye) 態在更新,新人又帶來新業(ye) 態。去年,總書(shu) 記逗留許久的共富廣場旁,冒出兩(liang) 家新店——
中國美院畢業(ye) 的吳璿和先生陳洵開出三旬文化創意工作室,“主業(ye) ”是設計自主IP的潮玩,還幫李祖村核心文創品牌IP“有禮的祖兒(er) ”設計了幾款潮玩形象。
工作室隔壁,曾從(cong) 事園林設計的陳奕潔花了兩(liang) 個(ge) 月設計、施工、造景,小店“浮綠”成了她的理想田園,也成了村裏最熱門的“新景點”。
“李祖村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為(wei) 青年創客們(men) 營造最寬鬆的發展空間。”李祖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方豪龍說,過去一年,村裏的創客人數從(cong) 總書(shu) 記來時的209人增至260人,業(ye) 態也更豐(feng) 富了。紮根李祖村的年輕人成了一顆顆“種子”,創造著鄉(xiang) 村的無限可能。
去年,來李祖村的遊客比前年多出了35萬(wan) 人次,今年前7個(ge) 月遊客數已突破60萬(wan) 人次。不過,在方豪龍眼中,眼下紅火的李祖村也還很“初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去年在浙江考察時強調,浙江要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範。”他說,村裏空間有限、能量也有限,在邁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還要進一步打開格局。
9月15日,李祖村的幽靜小巷裏,各地遊客在打卡拍照,休閑度假。拍友 胡肖飛 攝
今年,李祖謀劃、參與(yu) 了兩(liang) 件大事。
第一件,梳理李祖村的運營機製,為(wei) 青年創客做培訓,讓更多青年人才成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基本盤”。到現在,已有近2000人次完成培訓。
另一件,和周邊8個(ge) 行政村成立“大李祖”共富聯盟。眼下,“大李祖”已謀劃81個(ge) 項目,其中不少是統籌各村資源的跨村域項目。
“李祖村要打開自己的發展新天地,也要帶動更多的村共同發展。”方豪龍說。
錨定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浙江正在吸引更多青年入鄉(xiang) ,播下更多“種子”。7月,全省啟動萬(wan) 名“新銳農(nong) 創客”培養(yang) 計劃,用三年時間帶動更多優(you) 質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創業(ye) 創新項目孵化落地,帶動農(nong) 民共同致富。
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義(yi) 烏(wu) 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蘇拉的新生意
在開張一年多的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新能源產(chan) 品市場,塞內(nei) 加爾客商蘇拉·哈特,正用帶著浙江口音的中文和商戶們(men) 打招呼。
2003年到中國經商,蘇拉從(cong) 最初采購針頭線腦等小物件,到如今從(cong) 事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鋰電池等“新三樣”貿易,他的事業(ye) 和義(yi) 烏(wu) 這座“世界超市”一起蒸蒸日上。
去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考察。總書(shu) 記所到之處,人們(men) 紛紛從(cong) 商鋪中走出來,匯聚到一條條通道上,掌聲、問候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總書(shu) 記的一句話,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新老義(yi) 烏(wu) 人印象深刻——“義(yi) 烏(wu) 小商品闖出了大市場、做成了大產(chan) 業(ye) ,走到這一步很了不起,每個(ge) 人都是參與(yu) 者、建設者、貢獻者。”
“我們(men) 外國商人是義(yi) 烏(wu) 國際貿易的參與(yu) 者,更是受益者。”蘇拉感慨。
這一年,蘇拉最忙碌的是“新能源”生意,他從(cong) 義(yi) 烏(wu) 進口新能源車,並借鑒中國“滴滴打車”的模式,在塞內(nei) 加爾首都達喀爾,成立了當地第一家新能源網約車公司。
“從(cong) 中國引進新能源汽車,對非洲來說是一次機遇,不僅(jin) 能夠提供就業(ye) 崗位,而且更加環保。”蘇拉說。
大規模采購汽車,是蘇拉還沒有做過的“大生意”。他了解到,義(yi) 烏(wu) 去年以來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在貨物出關(guan) 、外匯結算、人員往來等方麵推出了一係列便利化舉(ju) 措。改革後從(cong) 義(yi) 烏(wu) 出口新能源汽車,隻需在義(yi) 烏(wu) 港檢查一次即可。不僅(jin) 節省了時間,每個(ge) 集裝箱還能節約物流等相關(guan) 成本千餘(yu) 元。這讓蘇拉下定決(jue) 心,一次定了100輛新能源車。
蘇拉說,眼下在塞內(nei) 加爾的街頭,新能源網約車已經跑起來了。
受益的不僅(jin) 是外商蘇拉。
商戶張吉英,在義(yi) 烏(wu) 做了20多年雨傘(san) 生意。去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進她的店鋪,笑著說:“祝你們(men) 越做越好!”
外商與(yu) 張吉英合影。受訪者供圖
這一年,張吉英用上了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的商品貿易領域大語言模型。鏡頭前,她舉(ju) 著雨傘(san) 錄製營銷視頻,經過AI大語言模型加工,解說詞可以轉換成36種語言,推薦給各國客戶。“營銷方式更貼近用戶,產(chan) 品就能走得更遠。”張吉英說。如今,她的雨傘(san) 賣到了100多個(ge) 國家,還多了一批國外“粉絲(s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浙江調研時指出,浙江要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續寫(xie) 新篇。以服務全國、放眼全球的視野來謀劃改革,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
一年來,一係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舉(ju) 措,給義(yi) 烏(wu) 外貿增添了活力。義(yi) 烏(wu) ,已經越來越成為(wei) 國內(nei) 中小微企業(ye) 鏈接全球市場、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平台。
去年,張吉英以及眾(zhong) 多中小微企業(ye) 主,共同參與(yu) 了義(yi) 烏(wu) 推出的“品牌出海”戰略,前往世界各地開拓國際市場。
“在義(yi) 烏(wu) 做生意的中小微企業(ye) 多,單打獨鬥出海風險較大。”義(yi) 烏(wu) 商城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陳知幸說,一年來義(yi) 烏(wu) 組織中小微企業(ye) 境外經貿團28個(ge) ,招引全球采購商超100萬(wan) 人次,更好服務了新發展格局。
義(yi) 烏(wu) ,也是浙江不斷推進改革開放的縮影。今年上半年,浙江以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you) 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為(wei) 牽引,落實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2條政策,全省進出口總值達2.56萬(wan) 億(yi) 元,出口規模已穩居全國第二位。
“在這裏你總是能發現新的機會(hui) 。”張吉英說,她很有信心,把“小商品”的生意做得更大。
楓橋鎮風景。楓橋鎮供圖
楓橋的新解法
“老駱,恭喜啊!”
這段時間,在諸暨市楓橋鎮楓一社區,街坊鄰居見到駱汝元都向他道喜。
下個(ge) 月,駱汝元等8戶居民就要告別老宅,搬進小別墅。“等小孫女上學了,大房間就給她住”“我老了腿腳不好,一樓的房間方便進出,”老駱已經做好了搬家的安排。
一年前,老駱可沒有這般好心情。
去年9月,建房審批剛下來,社區就召開民主懇談會(hui) 。會(hui) 場擠滿了人,鬧成一片,駱汝元當時喜憂參半。
以往的見聞告訴他,農(nong) 村隻要蓋房子,就有數不盡、弄不清的煩心事——這家高了一點,那家寬了一點,“從(cong) 打地基吵到架頂梁”。
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郭孝英心裏也忐忑,她梳理近年來社區的矛盾糾紛,發現以往常見的鄰裏糾紛、打架鬥毆等少了,而農(nong) 民建房、買(mai) 賣合同、金融借貸等新糾紛多了。特別是農(nong) 民建房糾紛,占據社區糾紛20%以上,至少牽扯基層幹部過半精力。麵對基層矛盾的新變化,郭孝英也在尋求新解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楓橋考察時,郭孝英就在現場。她想起總書(shu) 記說的那番話:“浙江根據黨(dang) 中央精神和這裏的實際情況,賦予‘楓橋經驗’新的時代內(nei) 涵,探索依靠人民群眾(zhong) 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nei) 部矛盾的方法。”
“不管矛盾怎麽(me) 變,還是要緊緊依靠群眾(zhong) ,探索新方法,更好地把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郭孝英下定決(jue) 心,不僅(jin) 要主動迎接這次挑戰,還要把問題解決(jue) 得更徹底、更漂亮。
很快,社區再次召開民主懇談會(hui) ,郭孝英將想法拋出後,一個(ge) 個(ge) “諸葛亮”頓時冒了出來:
請法律顧問提前把關(guan) ,讓居民明悉建房規範並簽字;
每建一層,由住建部門和鎮村幹部實地勘查,測量、拍照,全程留痕……
實在管用的新舉(ju) 措,有效預防了矛盾產(chan) 生,8戶新宅建造至今沒有發生一起糾紛。
說起這事,駱汝元格外激動:“想不到房子能造得這麽(me) 順心,原以為(wei) 沒兩(liang) 三年搞不定,結果隻用一年就建好了。”
這一年,九旬高齡的獨居老人宣坤虎也有一樁開心事。
諸暨市山下湖鎮新長樂(le) 村“愛心食堂”開展集體(ti) 生日會(hui) 活動。諸暨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這些年來,為(wei) 解決(jue) 農(nong) 村老人吃飯問題,諸暨陸續建設了288家“愛心食堂”,服務389個(ge) 村社1.4萬(wan) 餘(yu) 名老年人群體(ti) 。楓源村就有一家,建在中心村大悟自然村。
可是,宣坤虎所在的泰山自然村到中心村有一段路。每次吃飯,他都有點糾結:走過去嘛,路遠不方便;請人捎嘛,飯菜都涼了。
“都是楓源村的,憑啥待遇不一樣?”他和同一自然村的幾個(ge) 老人心裏別扭,就向村委會(hui) 反映。
他們(men) 的疑問,與(yu) 村幹部對完善化解基層矛盾機製的思考,正好碰到了一起。
總書(shu) 記去年來考察時,楓源村黨(dang) 委書(shu) 記駱根土也在現場。他當時就在想,時代在變,基層矛盾越來越多元,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也不斷提升。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與(yu) 時俱進。
楓源村有一套令人稱道的民主決(jue) 策“三上三下”機製,但針對的是村級工程等重大事項,走的流程要一兩(liang) 個(ge) 月。
“像宣坤虎那樣,村民平時遇到急事難事,如何確保處理得及時有效?”駱根土召集村民開大會(hui) ,讓大家一起討論。
集思廣益之下,大家很快達成共識:在“三上三下”的基礎上,補充日常事務“問議辦評”、應急事項“即時即議”,形成新的“三事分議”機製。
宣坤虎就是“三事分議”首批受益者之一。村幹部和網格員召開聯席會(hui) 議,當場議、當場定:在泰山、大竺兩(liang) 個(ge) 自然村,各增加一個(ge) “愛心食堂”配送點。
去年12月,駱根土作為(wei) 基層代表,站上“讀懂中國”國際會(hui) 議(廣州)的發言台,向中外嘉賓介紹“楓橋經驗”麵對新問題的新解法。從(cong) “三上三下”到“三事分議”,便是他講述的生動故事。
一年來,浙江各地不斷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實踐。楓橋經驗陳列館的展板,也隨之不斷豐(feng) 富——
2023年11月,浙江省新時代“楓橋式工作法”100個(ge) 先進典型出爐;
同月,全國公布包括浙江4個(ge) 典型在內(nei) 的104個(ge) “楓橋式工作法”單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親(qin) 切會(hui) 見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入選單位代表。
被譽為(wei) “黃金水道”的杭甬運河呈現一片繁榮景象,內(nei) 河船舶往來穿梭。拍友 張輝 攝
運河的新視角
2023年9月20日,在浙東(dong) 運河博物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專(zhuan) 門叮囑當地負責同誌,要好好挖掘大運河文化,統籌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利用好。考察過程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還強調,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過去一年,浙東(dong) 運河博物館新事不斷,該館成立了首支外文講解隊,來自摩洛哥、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的10名紹興(xing) 文理學院的留學生,向外國研學交流團講述運河的故事。
摩洛哥留學生李華是其中一員。今年7月的一天,在浙東(dong) 運河博物館申遺專(zhuan) 區,李華用英語向外國遊客介紹:“中國大運河包括27段河道遺產(chan) 、58個(ge) 遺產(chan) 點,遺產(chan) 河道全長1011公裏……”隨著他的話語,中國大運河的古老與(yu) 壯闊在眼前展開。
李華說,在摩洛哥,自家門前也有條河,叫烏(wu) 姆賴比阿河。小時候,媽媽告訴他,摩洛哥處於(yu) 非洲、歐洲的交匯點,因此成了跨大陸貿易的中轉站。“來到紹興(xing) 後,我了解到浙東(dong) 運河見證了中國古代商業(ye) 的繁榮和文化的輝煌,也親(qin) 眼看到了令人讚歎的曆史遺跡和文化新景觀。”李華說,成為(wei) 誌願講解員後,浙東(dong) 運河對他來說不僅(jin) 是一條曆史悠久的水道,更是另一條“母親(qin) 河”,“如同小時候聽媽媽講故事一般,我也要把浙東(dong) 運河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持續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樣的努力,在大運河畔落地開花、精彩紛呈——在曆史悠久的杭州鋼鐵廠舊址,滿滿工業(ye) 風的大運河杭鋼公園剛一亮相就人氣飆升,這裏舉(ju) 辦的音樂(le) 節吸引了6萬(wan) 名觀眾(zhong) ;曾是華東(dong) 地區最大的油庫脫胎為(wei) 小河公園,巨大油罐改造的星巴克火出圈;浙江原創的大型舞劇《遇見大運河》,走過大運河沿線省市後,又來到法國、德國等世界著名運河流經之處,遇見30多萬(wan) 觀眾(zhong) ,向世界講述具有浙江韻味的中國故事……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各種創新方式講述運河文化、傳(chuan) 播運河文化。
運河水流向世界,水脈也連著文脈。放眼全省,寧波西塘河運河公園等大運河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重點項目正順利實施;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項目二期主體(ti) 結構正在施工。今年4月,在運河邊的紹興(xing) 柯橋,浙江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推進會(hui) 如期召開,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揭牌;5月,印發實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浙江段)建設三年提質行動計劃(2024—2026年)》,在研究闡釋、遺產(chan) 保護、基礎配套等方麵推出係列標誌性成果,打造在全國有示範引領作用的生態景觀河和全省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人文經濟帶。
大運河這幅曆史長卷,不斷增添新篇章。
市民在大運河杭鋼公園的戶外草坪上享受休閑時光。記者 董旭明 拍友 鮑聖慧 攝
從(cong) 一個(ge) 村莊看千村萬(wan) 村,從(cong) 一座商城看大市場,從(cong) 新時代“楓橋經驗”看省域治理,從(cong) 千年水脈看千年文脈……一個(ge) 個(ge) 鮮活的故事,折射出浙江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要求呈現出的新發展圖景:
科技創新活力湧動。全省強力推進“創新深化”“315”科技創新體(ti) 係建設工程和“三支隊伍”建設;科技戰略先導地位不斷增強,穩居全國創新版圖第一方陣;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西湖大學、之江實驗室等湧現出一批硬核科技成果;全省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xie) 在田野上、把技術送到農(nong) 民家,推動農(nong) 民增收63.53億(yi) 元;青年科研人員逐漸挑大梁、擔重任。
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紮實推進。全省農(nong) 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首破4萬(wan) 元大關(guan) ,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倍差1.86,連續11年呈縮小態勢;迭代完善“山海協作”工程,“山區26縣”數量減員、發展提速;紮實推動“擴中”“提低”,構建完善“共富型”社保體(ti) 係,全省人均月低保標準1149元,居全國省區第一。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取得新突破。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帶頭開展調查研究,省領導領銜39項涉及改革的重點課題;率先在全國探索實施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you) 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和“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今年又謀劃提出14項牽一發動全身的攻堅性改革。
高水平文化強省建設取得新成果。良渚古城及水利係統遺址取得新發現,保護傳(chuan) 承書(shu) 寫(xie) 新篇章;“中國曆代繪畫大係”研究利用工程實施;“浙江有禮”省域文明品牌效應持續放大,彰顯文明風尚力量;1500餘(yu) 位文化特派員走進基層,受到群眾(zhong) 的廣泛歡迎,實現優(you) 質文化資源向基層的有效延伸;全域打造“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1.2萬(wan) 個(ge) ;藝創小鎮、青燈市集等一批受扶持項目成為(wei) 文化經濟亮點。
持之以恒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加強和改進黨(dang) 的建設。全省高質量開展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健全幹部擔當作為(wei) 激勵保護機製,推動基層黨(dang) 建爭(zheng) 先攀高,有力護航中心大局,加快打造勤廉並重的新時代黨(dang) 建高地;加快構建親(qin) 清統一政商關(guan) 係,持續拓展反腐敗鬥爭(zheng) 深度廣度,集中整治群眾(zhong) 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一批敢闖敢幹、善謀會(hui) 幹、真抓實幹的幹部在實幹擔當中加快成長。
一年來,浙江各地的變化再次證明,隻有始終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才能不負重托、成就夢想。今年7月,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明確了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ju) 措。不久前,浙江召開省委十五屆五次全會(hui) ,研究部署新征程上浙江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省域先行的思路舉(ju) 措,並提出到2035年實現“三個(ge) 再”“五個(ge) 更”奮鬥目標,推動經濟總量、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等再上一個(ge) 新台階、實現一個(ge) 大躍升。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浙江的新故事源源不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