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原創

一個村第一書記的周末:今天我休息

才仁當智 發布時間:2020-01-06 21:55:00來源: 新利平台

  小雪停下了曼舞,天空放晴。一早,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小蘇莽鄉(xiang) 本江村第一書(shu) 記桑丁和村支部書(shu) 記歐要求培,驅車到州府結古20餘(yu) 公裏外的甘達村考察電磨糌粑坊。


圖為(wei) 大家一起研究電磨的性能 

  最近,第一書(shu) 記桑丁給本江村購買(mai) 了替代手工石磨青稞的電磨。但是,其中有些設施需要自行配套,工藝還有待了解清楚。如炒青稞的機器如何安裝,他和本江村的村民心裏沒譜。又值年關(guan) ,讓本江村父老過年前吃上家門口電磨磨的糌粑是他心裏的一樁大事。

  到達甘達村,他們(men) 直奔電磨糌粑坊,說明來意。主人熱情地掏出鑰匙打開磨坊門,殷勤介紹。他們(men) 先後考察了青稞來源、糌粑成品、電磨機械和青稞傳(chuan) 輸係統。這些都不是重點,他們(men) 是想看看炒青稞的機器及工藝。

  來到炒青稞的機器前,一問價(jia) 格,十幾萬(wan) 元。因為(wei) 機器太昂貴,無奈隻好告別,去別的地方再看看。

  他們(men) 先後去了幾個(ge) 地方,都是大同小異,與(yu) 本江村的設備和條件要求甚遠。

  踏破鐵鞋無覓處。就在他們(men) 失望的時候,新建路沿街的一家糌粑坊,使他們(men) 眼睛一亮。


圖為(wei) 一台土洋結合的炒青稞設備 

  這是安衝(chong) 鄉(xiang) 的一戶牧民開的電磨坊。除了電磨之外,其他的傳(chuan) 送青稞的傳(chuan) 送帶、炒青稞的設備,都是這家男主人江江因需設計,自己構思,自己安裝、自己施工的,效果也出奇的好,比現成的整機還好使。人們(men) 都叫他“科學家”。江江老婆誇讚說,如果有條件,我家老公造汽車、飛機也一定是把好手!話有點誇張,但是著實讓人們(men) 大開眼界,高手真的在民間。


圖為(wei) 詳細了解土洋結合的炒青稞係統設施 

  桑丁見了分外高興(xing) ,他大概算了一下手裏的錢,組裝這樣一台機器綽綽有餘(yu) !他說:“幾十萬(wan) 元的機器我們(men) 買(mai) 不起,但是這種土洋結合的設備我們(men) 也有能力自己做。”他和歐要求培與(yu) 村民們(men) 一起開始了“頭腦風暴”,他們(men) 決(jue) 心在過年前一定要讓群眾(zhong) 吃上家門口生產(chan) 的青稞炒麵。

  2019年對於(yu) 本江村第一書(shu) 記桑丁來說是奮鬥的一年、難忘的一年。年末在玉樹市小蘇莽鄉(xiang) 總結大會(hui) 上,他所在的單位玉樹市公安局因脫貧工作得力,獲得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先進扶貧單位的稱號,他本人也得到了先進工作者的榮譽。

  2019年桑丁和他帶領的脫貧工作組始終以宣傳(chuan) 政策、走訪民情為(wei) 工作中心,逐戶走訪農(nong) 戶,深入地裏田間,與(yu) 農(nong) 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宣傳(chuan) 惠農(nong) 政策,了解民情、民意,在脫貧上下功夫、做文章。

  按照“一村一策”的產(chan) 業(ye) 扶持辦法,通過能人引領,在玉樹市繁華地段開設商場作為(wei) 脫貧補助儲(chu) 備資金來源,2019年每戶人均分紅700元。興(xing) 建60平方米雙溫可調節冷庫,用於(yu) 儲(chu) 存反季節農(nong) 畜產(chan) 品,在春節期間為(wei) 城鎮居民供應牛奶、凍肉等。為(wei) 180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爭(zheng) 取政策,低價(jia) 格報考汽車駕駛執照。

  經多方協調,爭(zheng) 取資金對村黨(dang) 支部黨(dang) 員活動室進行改造、添置設備。修建便民橋3座、樂(le) 雄弄3.5公裏便道,實施村衛生院玻璃陽光房項目和手機信號基站項目。

  關(guan) 於(yu) 2020年的工作,桑丁有農(nong) 村公路建設、農(nong) 村電網改造、建設鄉(xiang) 一級農(nong) 牧民培訓基地這樣三條思路。村民們(men) 相信,桑丁說的話就和他本人一樣樸實和可信、可行,想到了就說出來,說出來就會(hui) 努力做到。(新利平台 通訊員/才仁當智)

(責編: 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