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首台磁脈衝礦化生活垃圾處理設備落戶察雅
新利平台訊 7月16日,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首台“磁脈衝(chong) 礦化生活垃圾處理”設備落戶察雅縣。
該機器主體(ti) 設備和附屬設施占地麵積約80平方米的磁脈衝(chong) 礦化垃圾處理站每日耗電45度,能夠處理2噸的生產(chan) 、生活垃圾,隻產(chan) 生10千克-50千克的尾灰(肥料),主要包含磷、鉀、鈣等無機肥,同時,不會(hui) 產(chan) 生廢料和水汙染。該設備不僅(jin) 十分契合人數不多的易地扶貧搬遷點使用,還為(wei) 未來的西藏城市垃圾處理提供了有效的、環保的解決(jue) 方案。
圖為(wei) 工作人員正在察看磁脈衝(chong) 礦化生活垃圾處理設備尾灰處理情況
據了解,磁脈衝(chong) 礦化生活垃圾處理器是一種打破常規的垃圾處置新方式,通過對反應器內(nei) 磁場合理分布,形成磁位差,從(cong) 而降解生活垃圾中的有機成分,具有明顯的環保節能優(you) 勢和易操作、無害化、適應強、無外能、資源化等特點。還解決(jue) 了傳(chuan) 統垃圾填埋、焚燒、發酵等處理方式存在的成本高、用地量大、運輸成本高、設施建設成本高,甚至汙染土地、空氣、水質等問題。
圖為(wei) 工作人員正在測試磁脈衝(chong) 礦化生活垃圾處理器運行狀態
圖為(wei) 磁脈衝(chong) 礦化生活垃圾處理器主體(ti) 設備
此次落戶察雅縣的“磁脈衝(chong) 礦化生活垃圾處理”設備將為(wei) 昌都市的城市環境建設提供新的視角,為(wei) 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提供支撐。(新利平台 通訊員/梁俠(xia) 沙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奧地利學者:西藏保存的梵文寫本堪稱人類最偉大的瑰寶之一
梵文作為古印度文字,在世界上所有古代語言中,梵語文獻的數量僅次於漢語,內容異常豐富。[詳細] -
傳承千年:藏式藥泥麵具的危機與新生故事
寺院有時會因燒香拜佛引發火災,為避免火災,人們想到了一個不用燒香也能供佛的方法——製作藥泥佛像。公元7世紀,藏式藥泥佛像、麵具開始出現。[詳細] -
西藏墨竹工卡:3年興建100座以上“溪橋” 群眾出行更便利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農牧區“溪橋工程”公益項目正式啟動。未來3年,墨竹工卡縣8個鄉鎮農牧區將興建100座以上便民“溪橋”,進一步提升當地農牧民群眾出行的通達性、便利性以及安全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