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
“關(guan) 於(yu)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在生態保護方麵總的體(ti) 會(hui) 就是,中央從(cong) 地位、定位、理論指導和具體(ti) 實施路徑,都對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戰略布局更加明確。”日前,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hui) 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楊濤接受本網專(zhuan) 訪時表示。
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青藏高原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有許多,且都很重要,如文化、經濟、安全、生態等,但是“七次會(hui) ”首次提出保護好生態是青藏高原對中華民族的最大貢獻。如何更好地理解“最大貢獻”的提出和明確?
楊濤介紹說,“2010年1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對生態保護的要求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15年8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對生態保護的要求是‘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2016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青海視察時強調,‘青海最大的價(jia) 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高屋建瓴地指出了青海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戰略地位。2020年8月,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從(cong) 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高度,明確提出青藏高原對中華民族的最大貢獻是保護好生態。”
對於(yu) 如何更好地理解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定位,楊濤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麵進行分析:“一方麵,中央第五次、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對生態定位都是從(cong) 國家安全上講的‘生態安全屏障’,而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則是從(cong) 人類文明的角度來講的‘生態文明高地’,高度被提上來了。另一方麵,第五次和第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都是從(cong) 中國範圍內(nei) 講,‘國家’的生態安全屏障,而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則是從(cong) 全國的角度,甚至放眼國際,視野就出來了。同時,這更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擔當,與(yu) 中國國際責任相匹配。”
作為(wei) 專(zhuan) 門研究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科研人員,楊濤對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思想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2005年,習(xi) 近平在浙江考察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這就是‘兩(liang) 山理論’,這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個(ge) 理論。15年來,‘兩(liang) 山理論’在中國得到推廣,實踐證明了這一論斷的正確性。第五次、第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都提出了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具體(ti) 舉(ju) 措和原則性要求,如‘要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要堅持生態保護第一’,但是在‘理論指導’上仍相對不足,沒有在理論上指明,生態環境保護如何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協調起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明確了這個(ge) 協調的方向,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隻要我們(men) 增強將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能力,人與(yu) 自然和諧共存就可以實現。”
當前,西藏雖然實現了精準脫貧,但是還麵臨(lin) 鞏固脫貧成果的巨大壓力,還是中國發展不均衡不充分中的薄弱地區;西藏承擔著重大的生態環境保護重任,保護生態環境極具外部正效應,影響到中華民族的生存與(yu) 發展;因此從(cong) 經濟與(yu) 生態的角度,中央都有責任延續對西藏的支持。楊濤總結道:“生態保護要實現路徑的與(yu) 時俱進。一是要更加注重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手段,突出強調科學考察工作,重點抓住全球氣候變化這個(ge) 全球性、長期性和根本性的風險;二是要正確麵對生態環境保護與(yu) 民生改善之間的暫時矛盾,提出生態民生的想法,並要完善補償(chang) 方式,推動建立生產(chan) 、生活、生態的良性循環機製。”(新利平台 記者/王智霖 陳浩力 受訪者楊濤係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hui) 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共建共治共享:構建“三江上遊”流域生命共同體
10月11日,瀾滄江、金沙江、怒江“三江”上遊藏川滇青鄰省五市(州)生態環境係統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發展論壇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召開。[詳細] -
【中國夢•西藏故事】“生態紅利”普惠新邊民
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的邊境鄉鎮,各族群眾在守土固邊的同時,也守護著雪域高原的綠水青山。[詳細] -
西藏首次發現白灰蝶,生態係統多樣性持續向好
日前,“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子課題其他主要傳粉昆蟲科考分隊”在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采集、拍攝到一種西藏沒有記錄的蝴蝶,經過國內著名蝶類專家鑒定為灰蝶科白灰蝶屬的蝶類。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