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我繼26個(ge) 年頭後,再次來到北京天安門廣場拍攝升國旗儀(yi) 式。在清晨的寒風中,我不由得想起30年前在藏北高原所度過的元旦。
圖為(wei) 參加文部辦事處基層政權建設工作現場會(hui) 的那曲地區和各縣領導及有關(guan) 人員在文部辦事處合影留念(唐召明1989年12月攝)
1990年元旦快到了,那曲地區基層政權建設工作現場會(hui) 將在文部辦事處(現改為(wei) 尼瑪縣)召開。得到消息後,新華社西藏分社領導朗傑決(jue) 定讓司機嘎瑪開車,我們(men) 一同前往。這是我第三次進入藏北無人區,與(yu) 前兩(liang) 次獨闖無人區相比,這是我條件最好、最愜意的一次旅行。
1989年12月26日,從(cong) 未嚐試過無人區嚴(yan) 冬季節旅行的我們(men) ,冒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yan) 寒,隨同十多輛越野小汽車從(cong) 那曲鎮浩浩蕩蕩地向文部辦事處進發。
“訪問團”到達辦事處後,住進了平房式的縣招待所。屋裏收拾得幹幹淨淨,鐵皮牛糞火爐燒得很旺,飄著淡淡的草香味。在茫茫的雪原,就像住進了內(nei) 地的“星級賓館”。
從(cong) 1976年開發藏北無人區起,文部辦事處1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草原經過建設,從(cong) 人口稀少甚至無人到有人,從(cong) 遊牧到定居,從(cong) 帳篷到房舍,舊貌變新顏。如今這裏已成了“百萬(wan) 牛羊滿山坡,人均收入六百二”的地區,成為(wei) 年人均收入名列西藏前茅的新牧區。
圖為(wei) 率隊參加文部辦事處基層政權建設工作現場會(hui) 的時任那曲地區行署專(zhuan) 員土登才旺(中)與(yu) 文部辦事處幹部交流(唐召明1989年12月28日攝)
辦事處所在地已成為(wei) 頗具規模的小城鎮,與(yu) 我前兩(liang) 次來相比,條件已明顯改善。“訪問團”的成員們(men) 決(jue) 定再到牧民家裏看個(ge) 究竟。時任那曲地區行署專(zhuan) 員,後任西藏人大常委會(hui) 常務副主任的土登才旺和地委副書(shu) 記明加帶領各縣領導,驅車行程八九百公裏,訪問了七個(ge) 鄉(xiang) 的牧民家庭。當突如其來的一行人進入申亞(ya) 鄉(xiang) 一村牧民索次家時,45歲的主人有點不知所措,又是倒酥油茶,又是端兩(liang) 大盆熟肉和油炸果子請大家吃。
索次家的擺設令來訪者驚訝不已:五間土木結構的房舍,既有雙層玻璃的客廳,又有裝滿羊肉、酥油的倉(cang) 庫。客廳裏的鋼絲(si) 床上鋪有龍鳳呈祥的卡墊,刻有傳(chuan) 統圖案的一對藏櫃上放著兩(liang) 部收錄機。屋外,修建了大大的羊圈,還有十多個(ge) 底大口小、保暖性能很好的暖羔甕(羊羔出生後的暖房)。文部辦事處主任加央多吉說,索次一家在文部牧民中屬中等生活水平。
接著我們(men) 來到阿索鄉(xiang) ,這裏的牧民阿珍一家十五口人,家有1800隻羊,50頭犛牛,當年向國家出售羊毛750公斤、山羊絨50公斤、酥油25公斤,家有存款1.5萬(wan) 多元。
為(wei) 了全麵了解文部草原牧民生活,“訪問團”走訪了中倉(cang) 鄉(xiang) “特困戶”巴拉一家。巴拉一家雖有300多隻羊,但在這裏卻是一個(ge) “特困戶”。一位縣長感慨地說,如果說傳(chuan) 說中的“西天”是個(ge) “極樂(le) 世界”的話,那麽(me) 文部草原應當稱為(wei) 當代藏族牧民過上社會(hui) 主義(yi) 新生活的“樂(le) 園”。
圖為(wei) 文部辦事處申亞(ya) 鄉(xiang) 女鄉(xiang) 長卓瑪在打井水。她當時是全國“三八”紅旗手、那曲地區唯一的女鄉(xiang) 長(唐召明1989年12月攝)
在申亞(ya) 鄉(xiang) 鄉(xiang) 政府,我還見到了時年44歲的女鄉(xiang) 長卓瑪。她是全國“三八”紅旗手、那曲地區唯一的女鄉(xiang) 長。在她的帶領下,這個(ge) 鄉(xiang) 253戶人家,1984年後就蓋房178間。全鄉(xiang) 現在幾乎家家都有了房屋,鄉(xiang) 供銷站、民辦小學、獸(shou) 防站、衛生所一應俱全,年人均收入達到630元。
當“訪問團”來到文部辦事處吳爾多鄉(xiang) 時,我們(men) 還采訪了幾戶離開文部草原三十多年、又從(cong) 新疆返回自己故鄉(xiang) 、在政府幫助下開始新生活的牧民家庭。
這些歸來的牧民群眾(zhong) ,解放前生活在申紮縣境內(nei) 。1959年,他們(men) 因受叛匪脅迫等原因,原本要向北越過無人區前往印度,沒想到途中迷失方向,來到新疆。後來就留在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巴音布魯克區。
圖為(wei) 當年文部辦事處的城鎮街道(唐召明1989年12月攝)
這些年,藏北高原巨變的消息不斷傳(chuan) 到新疆,引起他們(men) 的思鄉(xiang) 之情。1988年,他們(men) 得到國家民委、新疆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的幫助,陸續回到藏北高原,並被安排在申紮、尼瑪、雙湖和班戈四縣(處)。
61歲的次登說:“我們(men) 一個(ge) 生產(chan) 隊有50多戶藏族。隨著年歲漸長,我們(men) 的思鄉(xiang) 之情也越來越濃。 ”
1988年,西藏和新疆兩(liang) 地政府協商,根據藏族牧民群眾(zhong) 的意願,把與(yu) 次登經曆相仿的一批藏族牧民群眾(zhong) 接回西藏。於(yu) 是次登一家和大約600多戶藏族牧民群眾(zhong) 一道,乘著政府提供的汽車,回到了故鄉(xiang) 藏北草原。
“政府給我們(men) 每人20隻羊、3頭牛,並且發給2000元作安家費,還分配了草場。” 次登的兒(er) 子嘎桑齊美很滿足地告訴我們(men) 。當年離開家鄉(xiang) 時他才三歲,如今已是三個(ge) 兒(er) 女的父親(qin) 了。
次登一家所在的文部辦事處吳爾多鄉(xiang) 三村,一共安置了7戶從(cong) 新疆返回的牧民群眾(zhong) 。據村長嘎曲介紹,全村年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上,50多戶中已有一半從(cong) 帳篷搬進房屋,平均每人有60頭牲畜,有的人家還買(mai) 了汽車。
歸來的牧民中,有少數經濟困難戶。文部和雙湖兩(liang) 個(ge) 辦事處從(cong) 財政中拿出部分資金救濟他們(men) :從(cong) 糧站購買(mai) 了一部分糧食和糌粑送到缺糧戶的家中。
“我們(men) 的責任是幫助從(cong) 新疆回來的兄弟盡快富起來。” 三村村長嘎曲說。
晚上回到招待所,我見到一位身穿紅棉襖、十分秀氣的服務員。她名叫索娜,也是從(cong) 新疆遷回故鄉(xiang) ,在文部辦事處吳爾多鄉(xiang) 安了家。她家三代十三口人放牧著300多頭(隻)牛羊,兩(liang) 個(ge) 哥哥買(mai) 了兩(liang) 輛汽車跑運輸,過上了較為(wei) 富裕的新生活。
圖為(wei) 西藏那曲地區基層政權建設工作現場會(hui) 在文部辦事處召開(唐召明1989年12月攝)
1989年最後一天的晚上,文部辦事處的會(hui) 議室裏熱鬧非凡。“寒舍迎佳賓,喜聚慶新年”的紅色橫幅懸掛在會(hui) 議室,五個(ge) 吊燈下,擺了九張大桌子,兩(liang) 台彩電正播放著電視節目,再有五個(ge) 小時將進入1990年元旦。
酒會(hui) 上,文部辦事處主任加羊多吉致新年祝詞,身穿白板皮袍的那曲行署專(zhuan) 員土登才旺手舉(ju) 酒杯宣布酒會(hui) 開始。
喝酒最能體(ti) 現人的性格,有人開玩笑說,不到東(dong) 北不知道酒量大小。我說,錯了,應該是不到青藏高原不知道自己酒量小。與(yu) 藏族朋友喝酒是一種絕妙的享受,不急不緩,不推不讓,仿佛酒就是從(cong) 天而降的甘露,讓我們(men) 從(cong) 中品味生活的樂(le) 趣。
圖為(wei) 原文部辦事處,現已改為(wei) 尼瑪縣的縣城新貌(唐召明2009年8月攝)
這天晚上,我喝多了。究其原因是我和新華社恩師、“老西藏”張萬(wan) 象合著的《神秘的藏北無人區》一書(shu) ,不久前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並在那曲賽馬會(hui) 上成功地舉(ju) 行了首發式。
我是青藏高原熏陶出來的酒徒。這種場合,我借此來感謝那曲地區及文部和雙湖辦事處(現改為(wei) 雙湖縣)的許多領導,他們(men) 從(cong) 各方麵給予我真誠的關(guan) 懷和支持。
我本來有半斤多北京“二鍋頭”的酒量,一高興(xing) ,也就不理會(hui) 將近5000米的海拔高度了。
這天晚上,我也不管是啤酒,還是白酒,隻要對方喝啥我就喝啥。藏族同誌喝酒喝慣了,喜歡大杯一揚,沒有夾菜的習(xi) 慣,喝完酒接著就是笑聲和歌聲,而不像漢族同誌喝一口酒,夾一口菜,中間還要說很多的話。
這是我一生中在高海拔地區喝酒最多的一次,也是酒醉得最厲害的一次。我喝了一陣後感覺有點頭重腳輕了,再後來就跑到院外嘔吐。當新年零點鍾聲敲響的時候,我已被別人扶回房間,床前放個(ge) 臉盆就開始狂吐……直到第二天中午,胃裏還火燒火燎的,一陣陣地反胃,連黃膽汁都快吐出來了。
人生難得幾回醉。我在這由文部辦事處後改為(wei) 尼瑪縣的地方,真正體(ti) 會(hui) 了一把《康巴漢子》歌詞裏“……當青稞酒在心裏給歌唱的時候,世界就在手上就在手上”的豪邁與(yu) 激情!(新利平台 文、圖/唐召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