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藏北故事】牛糞:暖的源泉、春的化身

發布時間: 2021-03-30 13:34:00 來源: 新利平台

  菩薩蠻

  題召明圍坐煮茶圖

  天寒地凍初冬早,

  爐中牛糞燃燒好。

  圍坐暖洋洋,

  一壺茶奶香。

  火苗顏色亮,

  潔淨無煙旺。

  製造靠天然,

  犛牛留路邊。

  這是“老西藏”朱強為(wei) 我所拍攝的燒牛糞、煮酥油茶圖片所賦的一首詩詞。因為(wei) 在藏北高原,無論走到哪裏,你總能看到牛糞和牛糞爐子的身影。

  這是藏北尼瑪縣卓瓦鄉(xiang) 一戶牧民人家,在帳篷裏圍著牛糞火爐燒茶取暖,其樂(le) 融融(唐召明1989年冬攝)

  2009年8月10日是我難忘的一天。當天,天還未亮,我就乘坐上藏北尼瑪縣政府所派的汽車,從(cong) 申紮縣前往220多公裏外的班戈縣采訪。

  當陽光靜靜地鋪灑在綠色的草原時,勤勞的藏族牧女已走出炊煙嫋嫋的房屋和帳篷,一邊唱著“暖暖的太陽豬狗同享,熱熱的火是人的福氣……”的牛糞牧歌,一邊開始拾回一筐筐、一桶桶新鮮的濕牛糞了。


這是一位藏北申紮縣牧女正在草原上攤曬所撿拾的牛糞 (唐召明2009年8月9日攝)

  牧女們(men) 用雙手將其拍成直徑為(wei) 六七寸左右的圓型“牛糞餅”,整齊地晾曬在帳篷或房屋附近的空曠地帶或山坡上,為(wei) 花紅草綠的草原平添了朵朵黑色圖案,遠遠望去,就像那一幅幅美麗(li) 的山水畫。

  一路上我看見,那些牧民房屋和帳篷外都有一個(ge) 個(ge) 1米多高、用來擋風的牛糞矮牆,都有一個(ge) 個(ge) 牛糞垛,都有一個(ge) 個(ge) 牛糞矮牆羊圈。這些用牛糞砌成的牆和圈,既可防止野獸(shou) 侵襲, 又可以防寒保暖。

  牛糞作為(wei) 燃料至少己有千年以上的曆史了。牛糞在藏語裏叫 “久瓦”,意為(wei) 燃料,沒有糞、尿的含義(yi) 。人們(men) 對它不但沒有不幹淨的概念, 而且還覺得很親(qin) 切。


這是藏北申紮縣撿拾牛糞的牧女在塗抹用來冬季取暖的牛糞垛保護層(唐召明2009年8月9日攝)

  在藏北,牧民們(men) 不論是在家,還是遊牧在外,都離不開牛糞燃料。

  我過去趕上冬天來藏北西部,住進縣招待所,屋中央都有個(ge) 燒牛糞的鐵皮爐,屋角則堆著牛、羊糞燃料,要自己生火取暖。說心裏話,我倒挺喜歡聞牛糞的幹草味,也喜歡拿著屋角的一塊塊牛糞餅,用廢舊報紙或煤油來引燃牛糞火,然後鏟幾簸箕火力猛、但不耐燒的羊糞蛋在牛糞火上。不一會(hui) ,當鐵皮火爐被燒的通紅,屋裏暖和起來,驅趕走身上的寒氣時,讓我很愜意,也很有勞動的成就感。

  現在的人們(men) 使用火柴或打火機點燃牛糞比較容易,而以前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牧民們(men) 就用火鐮磨擦幹牛糞,使之發熱起火。火是暗火,再將暗火吹燃成明火來做飯燒茶。

  當然,現在有了火柴和打火機,但火柴和打火機也不是立刻就能點燃牛糞的,尤其是在寒風嗖嗖的草原上,火柴一閃即滅,沒有輔助工具也是不行的。牧民們(men) 於(yu) 是使用當地生長的一種很軟的灰色苔蘚,長度在一厘米上下。它的燃點很低,謂之火絨草,將其搓成燈芯裝在火柴盒裏存放。用時,用兩(liang) 根火柴夾住一根火絨草,把火柴擦燃後,明火雖被風吹滅,但已將火絨草點燃,當然也是暗火,微弱得幾乎看不見有火,但牧民們(men) 非常麻利地將火絨草埋進牛糞末裏,用風囊輕輕地吹,初不見動靜,再吹三兩(liang) 下,就有青煙從(cong) 牛糞裏升起,再吹三兩(liang) 下就有火苗往上竄,接著明火忽忽直舔壺底。要不了一根煙的功夫,一壺茶便燒好了。

  牛糞在藏北,不同季節還有不同的名字,其顏色、硬度和火力都不相同。夏季裏的犛牛糞經過日曬雨淋,呈白色,燒起來火力很強,牧民稱它為(wei) “交瓦色嘎瑪”。這種牛糞幹透後比較堅硬,一般不易弄碎。


這是兩(liang) 位藏北牧女正在草原上攤曬所撿拾的牛糞(唐召明1987年夏攝)

  那些勤快的牧女每天將犛牛排泄在圈內(nei) 的牛糞用背簍或桶運至草坡上,再用雙手加工成餅狀或小塊塊曬幹。這種經加工的牛糞被稱為(wei) “炒來”。這種牛糞火大塵小,屬於(yu) 理想的家用燃料。

  冬季牛食枯草,牛糞既黑又黃,質軟火弱,當地人稱這種牛糞為(wei) “交瓦瑪蘇瑪”。

  在西藏,大家都知道牛糞很重要。沒有它,就吃不上飯,喝不上茶,取不了暖。與(yu) 此同時,人們(men) 還從(cong) 牛糞火味裏嗅出了家庭的溫馨;藝術家也從(cong) 中悟出了藝術的真諦。

  有一年,北京藏友翟躍飛舉(ju) 辦《在西藏不在西藏》個(ge) 人畫展,其中有幅裝置作品就叫《牛糞牆》。那大木板上粘貼著300多塊有著牧女手印、散發著淡淡草香的牛糞餅。

  翟躍飛告訴我,這些牛糞是他讓藏族朋友從(cong) 拉薩航空郵寄來的。當時,他的朋友將600多塊牛糞餅拿到郵局,分裝為(wei) 10多個(ge) 紙箱郵寄時,讓櫃台前的許多人很不理解,牛糞運到北京幹什麽(me) 用呢?

  藏族朋友喜歡開玩笑,他的朋友就告訴辦理業(ye) 務的女營業(ye) 員,西藏牛糞在北京市場賣的可好了,你也趕快買(mai) 些儲(chu) 存起來,等著升值後也賣到北京去,女營業(ye) 員半信半疑地說:“真的嗎?!”在填寫(xie) 郵寄物品名稱時,不方便填寫(xie) “牛糞”,他的藏族朋友幹脆就寫(xie) 上土特產(chan) 品和工藝品,然後郵寄到北京。

  當然,牛糞不僅(jin) 是重要的燃料,也是集市上的商品。每到趕集的日子,城鎮的農(nong) 牧民,將質量最好的幹牛糞裝入藏式的牛毛袋中,馱至城市出售,價(jia) 格低廉。上世紀90年代時,每10公斤僅(jin) 為(wei) 人民幣7元左右,深受拉薩市民歡迎。拉薩市過去也是以幹牛糞為(wei) 主要燃料,現在都已改為(wei) 電力、液化氣等燃料了。


這是藏北比如縣兒(er) 童在自家牛糞垛上蹦跳玩耍(唐召明2014年7月10日攝)

  此外,在西藏的其他一些習(xi) 俗中,牛糞還是木柴、煤炭、天然氣和其它現代燃料所替代不了的一種吉祥物。

  在新居落成喬(qiao) 遷之喜時,新居裏一定要事先安放好湯東(dong) 傑布(供奉的永固柱神)塑像,一袋上好的牛糞和一桶清水。寓意主人住進新居後的生活富裕,幸福安康。

  同樣,民間舉(ju) 行婚禮時,在特定的位置中央要懸掛用五彩哈達挽紮的象征婚禮吉祥物的彩箭,彩箭下麵擺放一袋上好的牛糞和一桶清水,上麵各係一條潔白的哈達,象征新婚夫婦婚後生活美滿、兒(er) 孫滿堂。

  最有特色的要數藏族過年時用牛糞做餡,討運氣的習(xi) 俗了。有一年除夕夜,我在同事次仁卓瑪家一起吃年夜飯。這頓飯是一頓麵食,將麵掐成小疙瘩與(yu) 青稞麥片、豌豆、人參果、碎肉、蘿卜等九種食物煮在一起, 平時這種飯叫“突巴”,而在除夕夜的這頓飯是專(zhuan) 為(wei) 驅鬼儀(yi) 式做的,故改稱為(wei) “古突”。 為(wei) 了增添吃年夜飯的氣氛,做飯時在麵團裏包了些不能吃卻又能在引人發笑時討個(ge) 吉利的東(dong) 西。

  飯端上來後, 每個(ge) 人顧不上吃飯,而是一個(ge) 勁地在自己的碗裏挑東(dong) 西,有的人吃出來的是辣椒,有的人吃出來的是火炭。因為(wei) 辣椒說明吃到它的人是辣子嘴,引得眾(zhong) 人哄堂大笑,而吃到火炭的人說明他的心是黑的,又是一陣大笑。就這樣每吃出來一樣東(dong) 西,眾(zhong) 人就笑一陣,到後來吃出來的東(dong) 西還有石頭、羊毛等九種以上。最後當有人吃出來一小塊牛糞時,大家又是一陣哄堂大笑。笑完後,眾(zhong) 人舉(ju) 杯向他祝福,因為(wei) 吃到牛糞的人是最有福氣的人。

  這是西藏昌都市邊壩縣邊壩鎮一位藏族婦女,正在使用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hui) 所捐贈的高原撿拾車撿拾牛糞(唐召明2020年8月19日攝)

  40多年前,開發藏北無人區“十八勇士”之一的次仁玉珍,與(yu) 她所在的探險隊從(cong) 安多縣北上無人區考察。盡管他們(men) 在漫長的旅程中像珍惜糧食一樣節約所攜帶的牛糞燃料,但由於(yu) 運力有限,加之路途遙遠,從(cong) 有人煙的地方帶去的牛糞很快就用完了。此後他們(men) 每天除了完成各地段的綜合考察外,最艱巨的任務就是尋找野牛糞等燃料。若找不到牛糞,他們(men) 就無法戰勝零下幾十度的嚴(yan) 寒,甚至會(hui) 被凍死;而有了牛糞,他們(men) 就能安然無恙地走出“生命禁區”。為(wei) 此,考察隊的炊事員托美嚴(yan) 格規定大家,在漫長的旅途中,每天隻能在一早一晚燒茶期間才可以烤火取暖。

  有幾次,次仁玉珍與(yu) 探險隊人員因找不到一小塊淡水冰塊而感絕望時,總會(hui) “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後找尋到野犛牛蹤跡而發現有冰的地方,因為(wei) 野犛牛口渴也是找冰去舔的。

  為(wei) 了解渴,有一次,他們(men) 在車上裝了幾麻袋冰塊,因沒有牛糞還是喝不上酥油茶,個(ge) 個(ge) 嘴唇幹裂,渾身發冷。在絕望的時候,偶遇到一個(ge) 野犛牛夜臥的地方,於(yu) 是,一大片半尺多厚的牛糞層解救了大家。

  當晚,他們(men) 在帳篷裏把牛糞火燒得很旺很旺,探險隊的漢族幹部何紅專(zhuan) 眼望通紅的火爐,激情澎湃,當即賦詩一首,並朗讀給大家聽。

  牛糞啊!你是暖的源泉、春的化身,

  想當初你是馨香的牧草,

  火熱的牛腹中煉成的焦炭。

  雖然你的膚色如此漆黑,

  雖然你的名字如此肮髒,

  隻要我們(men) 握住你的手,

  春天的氣息就飄然而降。

  大家聽後,無不為(wei) 這首動情的牛糞詩拍手稱好,並一起唱起“暖暖的太陽豬狗同享,熱熱的火是人的福氣……”的牛糞牧歌,來頌揚牛糞燃盡自己,溫暖別人的獻身精神。(新利平台 文、圖/唐召明)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