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兒(er) 離家已經年餘(yu) ,記得曾在本年四月間,於(yu) 泗縣鄭集寄家信一封,不知大人收到否?……待風息波靜,凱然而歸,全家團聚,以報此恩……”這是一封新四軍(jun) 3師7旅19團2營4連指導員李雲(yun) 鵬寫(xie) 給家人的信。爾後,1943年3月,為(wei) 掩護領導機關(guan) 和主力部隊轉移,李雲(yun) 鵬所在4連在劉老莊阻擊日寇,麵對20倍於(yu) 己的日偽(wei) 軍(jun) ,奮勇拚殺,直至彈盡糧絕,全連82人壯烈犧牲。
正如英雄李雲(yun) 鵬家書(shu) 裏體(ti) 現的一樣,在中華民族抗擊侵略、爭(zheng) 取獨立乃至建設家園、維護統一的整個(ge) 曆史過程中,無數仁人誌士舍小家顧大家,忠孝難全,為(wei) 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甘願奉獻犧牲,用豪邁無悔的誓言和堅挺不屈的脊梁鑄就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勇前行的堅強意誌和家國精神。林則徐虎門銷煙,聲震寰宇;楊靖宇草根果腹,寧死不屈;錢學森毅然歸國,潛心科研;王偉(wei) 鷹擊長空,以身殉國……每一個(ge) 時代總會(hui) 留下英雄的身影,鐫刻在曆史的表盤上。他們(men) 用行動書(shu) 寫(xie) 了中華民族曆久彌新的文明華章,用氣節鑄就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用生命捍衛了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民族尊嚴(yan) !
“一個(ge) 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ge) 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要銘記一切為(wei) 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men) ,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xi) 英雄,關(guan) 愛英雄。”英雄情懷是一個(ge) 民族屹立不屈的精神財富,是一個(ge) 國家團結奮進的力量支撐。民族的進步和文明的提升首先體(ti) 現在對英雄的崇敬和銘記上,英雄情懷應當深深地熔鑄在民族血脈之中,成為(wei) 每個(ge) 人心向往之、行必能至的精神圖騰。崇尚英雄,我們(men) 要心懷敬意,真誠歌頌,用心感受英雄的義(yi) 無反顧與(yu) 大義(yi) 凜然;捍衛英雄,我們(men) 要正視曆史,尊重事實,同一切抹黑英雄、褻(xie) 瀆英雄的醜(chou) 陋行徑作鬥爭(zheng) ;學習(xi) 英雄,我們(men) 要堅定信念,立誌自強,不斷樹立和增強無私品質與(yu) 愛國情懷;關(guan) 愛英雄,我們(men) 要設身處地,飲水思源,用行動支持和溫暖那些無私奉獻的可愛的人。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彪炳史冊(ce) ,光耀古今。歲月靜好,當我們(men) 可以快樂(le) 地追求幸福,當我們(men) 可以昂揚地實現理想,當我們(men) 可以豪邁地擘畫人生,我們(men) 更應該銘記那些曾經為(wei) 了“這一刻”而奉獻、犧牲的英雄們(men) 。正是他們(men) 在國家民族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用鋼鐵意誌譜寫(xie) 了一首首蕩氣回腸的英雄之歌。
緬懷先烈,向英雄致敬!(新利平台 文/姚浩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