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致信祝賀世界環境日“生態係統恢複”主題活動在巴基斯坦伊斯蘭(lan) 堡舉(ju) 辦。習(xi) 近平強調,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生態興(xing) 則文明興(xing) 。人類應該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
每個(ge) 時代有每個(ge) 時代的挑戰。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荒漠化加劇和極端天氣頻發,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yan) 峻困擾。“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ge) 生命共同體(ti) ”“人與(yu) 自然是生命共同體(ti) ”“共同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世界應該是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ti) ,需要國際社會(hui) 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ti) 係,才能保障人類可持續發展。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100多年前,麵對突飛猛進的工業(ye) 文明,馬克思就忠告:“文明如果是自發地發展,而不是自覺地發展,則留給自己的是荒漠。”隨著工業(ye) 化的突飛猛進,世界在麵臨(lin) 嚴(yan) 峻生態的同時,也麵對環境治理的挑戰。人類文明要往哪裏去,人類社會(hui) 該怎麽(me) 辦?一個(ge) 偉(wei) 大的民族,一個(ge) 負責任的大國,總是能在全球最需要的時刻,直麵現實並作出回答。天人合一的傳(chuan) 統理念,啟發了全球生態治理思路。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總體(ti) 布局,積極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yu) 者、貢獻者、引領者,致力於(yu) 踐行多邊主義(yi) ,捍衛以聯合國為(wei) 核心的國際體(ti) 係和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以對人類負責的態度推動提升全球環境治理水平。
開辟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綠色路徑。氣候異常、海平麵上升、沙塵暴以及霧霾沒有國界。麵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哪個(ge) 國家能獨善其身。“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天下為(wei) 公”,中國理念生發出時代的綠色意蘊。以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為(wei) 基點,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鄭重向世界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zheng) 於(yu) 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彰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大國擔當。中國以實際行動證明,願同各方共謀生態保護大計,共建清潔美麗(li) 的地球家園。作為(wei) 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文明文化之間的最大公約數,美麗(li) 地球家園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綠色路徑。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重在躬身踐行。多年來,中國一體(ti) 化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開展了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決(jue) 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cong) 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2020年,中國共完成人工造林和森林修複677萬(wan) 公頃,目前全國森林麵積達2.2億(yi) 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3.04%,森林蓄積量175.6億(yi) 立方米。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林業(ye) 合作協調機製於(yu) 2016年5月啟動,在政策對話、科研教育和林業(ye) 投資等領域開展了良好合作。
全球性問題必須全球協同應對。人類隻有一個(ge) 地球,建設美麗(li) 家園是人類的共同需要。實踐一再證明,任何以鄰為(wei) 壑的、單打獨鬥、孤芳自賞的傲慢,最終都必然落得害人害己。全世界攜起手來,都為(wei) 改善環境、維護全球生態安全盡一己之力,才能把一個(ge) 繁榮、清潔、美麗(li) 的世界留給我們(men) 的子孫後代。(新利平台 文/張全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