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著名畫家葉淺予、舞蹈家戴愛蓮在康定二三事

發布時間: 2021-11-19 10:46:00 來源: 新利平台


圖為(wei) 上世紀40年代的葉淺予、戴愛蓮(喜饒尼瑪提供)

  1945年9月15日,成都剛剛褪去酷熱,人們(men) 正沉浸在抗日戰爭(zheng) 勝利的歡樂(le) 中。天剛亮,一輛客車開出了西門。采風的著名畫家葉淺予(後曾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係主任)與(yu) 舞蹈家戴愛蓮(後曾任全國舞蹈協會(hui) 首任主席)、攝影家莊學本(中國影像人類學的先驅)等一行數人經過多次拖延,克服困難,終於(yu) 能夠前往康定(當時也稱打箭爐)。遺憾的是著名畫家張大千因故則未能如願。


圖為(wei) 葉淺予速寫(xie) :寶馬(喜饒尼瑪提供)

  這是一次藝術界特殊的川康民族地區采風活動,葉淺予稱主要旅費都是他靠賣畫掙來的。這次活動有幸的是葉淺予不僅(jin) 畫了不少畫,還用他的筆記下了此次康定之行的所見所聞,讓人感受到中華各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的真情實景。


圖為(wei) 葉淺予速寫(xie) :康定街頭所見(喜饒尼瑪提供)

  葉淺予等人在康定接觸到當地的官員和普通百姓,自然也與(yu) 宗教界人士有了來往,頗多故事和文藝作品,活生生地描述了舊日的多民族居住地區生活的日常。戴愛蓮的收獲不比葉淺予小,她的采風成果尤為(wei) 突出,在拜巴塘名人格桑悅希為(wei) 師後,在康定的各種場合,她嬌小的身材,煥發出無盡的熱力,似乎將“巴塘弦子”舞到了極致。


圖為(wei) 葉淺予速寫(xie) :跳弦子(喜饒尼瑪提供)

  葉淺予作為(wei) 當時在國內(nei) 已經頗有影響的畫家,在康定很受敬佩。他自己也感覺作為(wei) “一個(ge) 窮畫家”,真有點“受寵若驚”。他主要關(guan) 注的是藏族民風民俗,也應當地人士之請,留下了不少畫作。他在康定期間,結交了不少朋友,對藏族藝術有了一定的了解,為(wei) 以後的創作和教學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有學者稱,葉淺予的速寫(xie) ,在畫界無出其右,從(cong) 30年代起就速寫(xie) 本子不離身。這次,他毫不例外地隨身帶著速寫(xie) 本,抓住每一個(ge) 機會(hui) ,完成自己的速寫(xie) 。戴愛蓮學習(xi) 舞蹈時,他陪著在旁速寫(xie) 。一次,葉淺予在大街上見到一對新婚夫婦,當即開始速寫(xie) ,結果搶了新人的風頭,身後跟了一大群孩子,最終迅速跑向小巷才脫身。


圖為(wei) 葉淺予速寫(xie) :街上爭(zheng) 看新娘(喜饒尼瑪提供)

  他提到“在街頭作畫,到處有人圍看。有時看客自動求我寫(xie) 像以為(wei) 樂(le) ,這倒便宜了我,缺點是觀眾(zhong) 全是男子和小孩,女人們(men) 不但不敢近我,而且遠而避之。”他還到當地寺廟臨(lin) 摹佛像,結識知己。

  當年十月,葉淺予在康定金剛寺結識了一位能畫能塑的貢格喇嘛。在喇嘛的居所,葉淺予見到了全套的《德格佛像》,興(xing) 奮不已。略通漢語的貢格見其看了又看,不忍釋手,選了一幅重複的送他。葉淺予感激中,為(wei) 其畫了畫像以為(wei) 報答。就這樣,有著同樣誌趣的藏漢藝術家在旁人的幫助下,從(cong) 德格的佛像線條,一直談到唐卡的用色問題。共同的話題,使他們(men) 談興(xing) 愈濃,相談甚歡,相互間還交換了各自對中西畫法的意見。貢格喇嘛對速寫(xie) 畫法表現了濃厚的興(xing) 趣。他還提到,目前因為(wei) 戰事影響,這裏買(mai) 不到好顏料。葉淺予當即將帶來的兩(liang) 瓶英國水彩顏料和兩(liang) 隻描筆,以及自己正在使用的“半隻炭精給他,也許以後他會(hui) 用它”。貢格喇嘛也送其四隻自己做的描筆。

  葉淺予對這位喇嘛很尊敬。幾天後,專(zhuan) 程去看了他正在建造的佛像,認為(wei) 該像“衣褶相貌頗為(wei) 動人”,夠得上水準。他的塑像技藝,到內(nei) 地不怕沒有寺院供養(yang) ,答應設法幫助,還給了自己在重慶的地址,希望以後聯絡。遺憾的是貢格喇嘛因為(wei) 顧忌住在木雅鄉(xiang) 的老母親(qin) ,未能遠去內(nei) 地,兩(liang) 人也無緣再見。

  葉淺予、戴愛蓮等在康定共50餘(yu) 天,收獲頗豐(feng) 。他們(men) 克服種種困難,學習(xi) 和感受兄弟民族的文化,投身於(yu) 漢藏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為(wei) 中華文化的發展傳(chuan) 承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值得關(guan) 注。(新利平台 特約撰稿人/喜饒尼瑪)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