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凝聚“先聲” 唱響時代最強音

發布時間:2021-12-19 16:46:00來源: 新利平台

  近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hui) 第十屆理事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暨中國新聞獎頒獎會(hui) 在京舉(ju) 行。黃坤明參加會(hui) 見並在會(hui) 議開幕式上代表黨(dang) 中央致詞。他表示,廣大新聞工作者要“深入宣傳(chuan) 闡釋黨(dang) 的創新理論,積極傳(chuan) 播黨(dang) 的聲音,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用心走好新時代群眾(zhong) 路線,積極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有力服務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

  思想是變革的先聲,是行動的先導,正是這些“先聲”,以筆為(wei) 武器,鐵肩擔道義(yi) ,與(yu) 時代共奮進、與(yu) 人民同呼吸,用思想輿論的力量不斷把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偉(wei) 業(ye) 推向前進。

  從(cong) “南陳北李”筆鋒所指到“以筆為(wei) 槍”鼓角爭(zheng) 鳴,積極傳(chuan) 播黨(dang) 的聲音。縱橫正有淩雲(yun) 筆。我黨(dang) 早期的馬克思主義(yi) 傳(chuan) 播者陳獨秀、李大釗、陳潭秋等,以文字、演講的形式在群眾(zhong) 中傳(chuan) 播科學,喚醒民眾(zhong) ,點燃中國革命的赤焰,成為(wei) 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先聲”。他們(men) 輿論引航、振臂呐喊,帶領中國人民選擇正確方向;他們(men) 以筆為(wei) 槍抵抗強權、有力發聲,在國際上積極宣傳(chuan) 黨(dang) 的抗日救國主張,在民族危亡時刻,擴大了黨(dang) 和紅軍(jun) 的影響,為(wei) 黨(dang) 的宣傳(chuan) 和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men) 開化民智,傳(chuan) 播新思想,倡導新教育,培養(yang) 工人階級樹立無產(chan) 階級意識,鼓舞大批先進青年投身革命,竭力推動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出了救亡圖存的時代最強音。

  從(cong) “鐵肩辣手”詮釋紅色信仰到“不忘初心”追光前行,用心走好新時代群眾(zhong) 路線。民國著名報人邵飄萍向台下千餘(yu) 張年輕的麵孔振臂疾呼:現民族危機係於(yu) 一發,我們(men) 緘默等待,民族就無從(cong) 挽救,隻有淪亡……應當挺身而出,把各校同學發動起來,救亡圖存,奮起抗爭(zheng) !在風雨飄搖的年代,邵飄萍、鄒韜奮等先輩以民族複興(xing) 、社會(hui) 進步為(wei) 己任,努力尋找前進的指路明燈。前行者的足跡引領後來人的征程,循著先輩們(men) 燃起的“火炬”之光勇往直前,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廣大新聞工作者紮根基層、走向田間地壟,用鮮活的筆觸和鏡頭呈現出最真實的圖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道路上,他們(men) 迎風逆行,深入抗疫一線,報道最及時的抗疫信息,講述最動人的抗疫故事……他們(men) 以手中筆紙為(wei) “武器”,用心走好新時代群眾(zhong) 路線,“走心”地記錄著偉(wei) 大時代、傳(chuan) 遞著中國聲音。

  從(cong) “先入為(wei) 主”搶占輿論陣地製高點到“借船出海”,積極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傳(chuan) 播力決(jue) 定影響力,話語權決(jue) 定主動權。從(cong) “白頭盔”背後難以見人的秘密到烏(wu) 合麒麟漫畫事件在國際輿論引起軒然大波,事實證明,主動設置議題,搶占輿論引導先機,是掌握話語主動權的關(guan) 鍵環節。從(cong) “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到“一帶一路”建設,蘊含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道路,為(wei) 中國形象增添了靚麗(li) 色彩,作為(wei) 新時代的互聯網“發聲”者,更應增強話語創新能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讀者在哪裏,受眾(zhong) 在哪裏,宣傳(chuan) 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裏,宣傳(chuan) 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裏”。這句話同樣適用於(yu) 國際傳(chuan) 播領域。從(cong) 開設Facebook、Twitter、YouTube國際賬號到新興(xing) 媒體(ti) 抖音海外版TikTok麵世,這些成功案例,充分表明建設、打造國際化媒體(ti) 平台,對於(yu) 搶占國際輿論鬥爭(zheng) 話語權、積極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重要作用。

  立時代之潮頭,發輿論之先聲。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中國聲音,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中國,這是新聞工作者的曆史使命,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要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心裏裝著人民,腳下沾著泥土,在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感召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奮勇向前。(新利平台 文/蒲豐(feng) )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