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新春走基層丨西藏昌都左貢縣旺達鎮:冬閑人不閑 用致富雙手擦亮幸福底色

發布時間:2022-02-12 21:55: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左貢縣的二月依然春寒料峭,但依然擋不住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火熱的心。國道318沿線的左貢縣旺達鎮幹部們(men) 已經開始忙碌;拉達村、波科村、木龍村的村民們(men) 更是早早就閑不住了,他們(men) 走出家門,走向了田間沃野和工廠車間,用勤勞致富的雙手擦亮屬於(yu) 自己壬寅虎年的幸福生活。


圖為(wei) 拉達村村民紮西尼瑪為(wei) 記者介紹產(chan) 業(ye) 孵化園蔬菜種植情況

  據悉,產(chan) 業(ye) 孵化園的珠然有機蔬菜基地占地105畝(mu) ,現有125座蔬菜大棚,冬季生產(chan) 白蘿卜、大白菜、小白菜等10多個(ge) 品種;夏季生產(chan) 玉米、黃瓜、茼蒿、草莓等30多個(ge) 品種。該基地不僅(jin) 常年為(wei) 左貢縣的部分學校和附近村民供應新鮮綠色蔬菜;同時吸納了旺達鎮的一些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參與(yu) 到蔬菜種植、運輸、配送的各個(ge) 環節,以優(you) 質的“菜籃子”豐(feng) 富村民、村集體(ti) 脫貧致富的“錢袋子”。今年31歲的紮西尼瑪在基地已經工作3年了,每個(ge) 月收入5000元。談到這些,紮西尼瑪心裏別提多高興(xing) 了。

  波科村位於(yu) 玉曲河畔,水資源豐(feng) 富,當地幹部因地製宜開發了水磨糌粑和加工菜籽油兩(liang) 個(ge) 項目。走進波科村農(nong) 村集體(ti) 合作社生產(chan) 廠房,陣陣菜籽油的清香味從(cong) 生產(chan) 線上飄出,我們(men) 看到有的群眾(zhong) 正在為(wei) 水磨糌粑包裝袋進行封口,有的群眾(zhong) 正在磨製菜籽油。波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洛鬆沙登說:“為(wei) 了保障村民們(men) 在農(nong) 閑時間有一定經濟收益,我們(men) 組織村民來廠裏加工製作菜籽油,主要是旺達鎮、田妥鎮的老百姓過來加工,我們(men) 也適當收一些加工費,到年底給村民進行分紅。當然,最重要的是滿足了本村村民能吃上自己親(qin) 手磨製的純淨菜籽油。”


圖為(wei) 波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洛鬆沙登與(yu) 大家為(wei) 水磨糌粑包裝袋封口


圖為(wei) 波科村農(nong) 村集體(ti) 合作社生產(chan) 的水磨糌粑和菜籽油

  在木龍村藏香加工廠,記者看到村民們(men) 正在仔細地包裝著成品藏香。據介紹,木龍藏香以藏醫傳(chuan) 統例規為(wei) 依據,采用杜鵑花、甘鬆、紅花、沉香等多種珍貴藥草作為(wei) 原料,經過采摘、晾曬、調配、發酵、幹燥等等眾(zhong) 多工序,最後才製成精美的木龍藏香。如今,木龍藏香已經開發了9個(ge) 品種,作為(wei) 木龍村首個(ge) 集體(ti) 經濟,經過6年的打造,成為(wei) 了群眾(zhong) 們(men) 農(nong) 閑時節的名副其實的“致富寶”。


圖為(wei) 木龍村村民正在包裝幹燥後的藏香

  據左貢縣旺達鎮木龍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白瑪頓珠介紹:“最近組織54戶村民每天輪流安排5個(ge) 人來廠製作藏香,每天能生產(chan) 5箱左右的藏香。2021年,我們(men) 總收入達14萬(wan) 元,希望今年有更好的收益。”

  通過親(qin) 身走訪,記者看到旺達鎮的幹部群眾(zhong) 因勢利導,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冬閑”的農(nong) 民走出家門,告別那種“春種夏管秋收冬閑”的生活方式,變“冬閑”為(wei) 冬忙。我們(men) 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付出的是勤勞的汗水,收獲的一定是是“沉甸甸的果實”。(新利平台 通訊員/ 次丁 梁俠(xia) 丹桂)

(責編: 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