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網評:【從北京冬奧會讀懂中國】道德當身 不以物惑

發布時間:2022-02-18 15:58:00來源: 新利平台

  在北京冬奧會(hui) 短道速滑比賽中,中國隊收獲了2金1銀1銅。盡管這不是中國隊該項目冬奧會(hui) 最佳成績,但贏得堂堂正正、幹幹淨淨。所有人都看到了中國運動員在場上尊重對手、尊重規則、尊重裁判、頑強拚搏、友好團結的風采。

  短道速滑比賽場麵向來緊張火爆。在速度不低於(yu) 40公裏/小時的高速滑行中,要從(cong) 數名彼此成績僅(jin) 毫秒之差的頂尖高手的鏖戰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不僅(jin) 需要極好的技術、戰術、體(ti) 能、裝備和心理素質,更關(guan) 鍵的是要秉持“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zheng) ”的奧林匹克精神贏得勝利。

  有人認為(wei) ,不存在絕對的公平,為(wei) 了利益不擇手段無可厚非。甚至有人把不擇手段視為(wei) 能力的一部分。

  然而,金牌若蒙塵,榮譽即恥辱。恰恰因為(wei) 公平、正直如此可貴,所以才有了以通過沒有任何歧視,具有奧林匹克精神的體(ti) 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cong) 而為(wei) 建立一個(ge) 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為(wei) 宗旨的奧林匹克運動。如果為(wei) 了競賽勝負而違背奧林匹克精神,競賽也就失去了意義(yi) 和價(jia) 值。

  “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是中國人做人做事的一貫理念,“取之有道”是中國人的風骨。數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jia) 值追求。在北京冬奧會(hui) 的賽場上如此,在中國幾千年的發展史上也是如此。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chuan) ,今天依然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強大精神力量。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xing) 。一個(ge) 民族、一個(ge) 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道德價(jia) 值。當下,新時代的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最宏闊的曆史“賽場”,飛馳在“賽道”上的中國展現出非凡的大國風範、大國擔當,大力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提倡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開展對話合作,致力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yi)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不斷以中國的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擴大利益匯合點,畫出最大同心圓,與(yu) 各國共同成長和進步。

  我們(men) 所處的時代充滿挑戰,也充滿希望。一起向未來,自古崇尚以德為(wei) 先的中國將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chan) 品的提供者,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力量。(新利平台 文/劉莉)

(責編: 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