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發布時間:2022-06-01 14:28:00來源: 新利平台

  曆史潮流奔湧向前,信息時代飛速到來。網絡空間湧動著信息時代媒體(ti) 融合發展的血液,創新產(chan) 品迭出、成果豐(feng) 碩,中國互聯網發展不斷造福人民群眾(zhong) 。

  五年前的6月1日,我國首部網絡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施行。在互聯網這個(ge) 戰場上,我們(men) 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guan) 係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要敢於(yu) 擔當、敢於(yu) 亮劍,敢於(yu) 站在風口浪尖上進行鬥爭(zheng) ,決(jue) 不能含糊其辭,更不能退避三舍。

  互聯網日益成為(wei) 意識形態鬥爭(zheng) 的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近年來,互聯網的社會(hui) 動員功能日益增強,國際上一些勢力通過操縱網絡輿情、炮製謠言、裹挾民意,可以讓一個(ge) 國家政局動蕩、政權更迭,甚至戰亂(luan) 頻仍,人民流離失所。從(cong) 互聯網誕生之初被視為(wei) 一種技術,到逐步呈現出媒體(ti) 屬性、社交屬性、意識形態屬性,網絡空間已經成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凝聚共識的新空間、匯聚正能量的新場域、打贏輿論鬥爭(zheng) 的新陣地。

  信息化為(wei) 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著眼全局、把握大勢,主動順應信息革命發展潮流,高度重視、全麵布局、統籌推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推動網信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從(cong) 2012年到2022年,整整十年過去,網絡空間被動局麵從(cong) 根本上得到扭轉。中國通過互聯網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世界通過互聯網讀懂了一個(ge) 新時代的中國。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hui) 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2012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由5.64億(yi) 增長到10.32億(yi) ,互聯網普及率從(cong) 42.1%提升到73%,形成了全球最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hu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圍繞築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發表了一係列重要論述,“人民”二字貫穿始終。他反複強調,網絡安全為(wei) 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

  萬(wan) 山磅礴看主峰,大潮奔湧好揚帆。網絡空間是億(yi) 萬(wan) 民眾(zhong) 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wu) 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們(men) 要加強網絡內(nei) 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麵宣傳(chuan) ,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wei) 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ge) 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新利平台 文/蔡文康)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