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夏收夏種,“天”如何?氣象專家研判來了

發布時間:2022-06-01 15:09:00來源: 新華網

  “三夏”大忙正在我國廣袤的土地上火熱開展。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消息,截至5月29日,全國已收獲小麥麵積4466萬(wan) 畝(mu) ,收獲進度14.6%。其中四川麥收已進入尾聲,湖北進度近八成半,安徽超兩(liang) 成,河南近一成半,江蘇、陝西、山西零星收獲。“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已全麵展開。

  俗語說“春爭(zheng) 日,夏爭(zheng) 時”,夏收夏種夏管,宜早不宜遲。“三夏”大忙究竟忙些什麽(me) ?今年的天氣是否幫忙?有哪些氣象災害與(yu) 病蟲害需重點防禦?氣象部門會(hui) 有哪些服務措施?日前,國家氣象中心生態和農(nong) 業(ye) 氣象室副主任李森接受記者專(zhuan) 訪,一一解答。

  “三夏”大忙,忙什麽(me) ?

  李森:“三夏”是夏收、夏種、夏管的簡稱,一般從(cong) 每年5月中旬開始,至六七月結束。夏收主要是收曬冬小麥和油菜。夏種是在夏收之後,整地播種夏玉米、夏大豆和移栽水稻等。夏管是對春播作物和夏播作物進行田間管理,主要是灌溉、施肥、除草、打藥等。

  “三夏”大忙時節,是承上啟下牽涉全年農(nong) 業(ye) 收成的關(guan) 鍵階段,不僅(jin) 關(guan) 係著夏收作物的成熟收獲,也是夏播作物播種和春播作物(也就是秋收作物主體(ti) )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三夏”工作是否能夠順利開展,直接關(guan) 係到秋糧和全年糧食的收成。

  今年“三夏”期間,全國主產(chan) 區天氣情況如何,是否有利於(yu) 夏收夏種?

  李森:夏收、夏種對於(yu) 天氣的要求有所不同。晴天利於(yu) 作物收曬,對夏收來說是較好的天氣。與(yu) 夏收不同的是,夏種時有雨最佳,雨後墒情有所改善,利於(yu) 種子出苗生長。

  預計未來10天,北方冬麥區多晴少雨,總體(ti) 利於(yu) 小麥灌漿成熟和已成熟地區收獲晾曬。5月31日至6月4日,華北、黃淮、陝西關(guan) 中等地將有高溫天氣,河北中南部、山東(dong) 中北部等地將有1至4天幹熱風,缺墒田塊需防範對灌漿乳熟和成熟的不利影響。山東(dong) 、河北中南部、江蘇北部等地需注意防範大風和強對流天氣可能造成的灌漿乳熟期冬小麥倒伏。江淮、江漢晴熱天氣較多,利於(yu) 冬小麥成熟和夏收大範圍開展。貴州、重慶、四川西部和南部、雲(yun) 南東(dong) 部和西部多降雨,容易造成低窪農(nong) 田濕漬澇害,影響夏收掃尾和夏糧晾曬。

  預計6月份,北方冬麥區大部氣溫偏高,晴熱天氣較多,光、溫、水條件總體(ti) 利於(yu) 冬小麥後期灌漿和成熟,利於(yu) 大範圍機械化收割開展。黃淮、華北中南部等北方夏種區因氣溫偏高、土壤失墒快,部分地區表層墒情偏差,不利夏種及出苗生長。西南地區、江淮中北部、江漢等南方夏種區大部降水正常或略偏多,大部時段利於(yu) 夏播作物播種出苗;江淮南部、江南北部降水偏多,可能導致低窪農(nong) 田漬澇,並有階段性高溫天氣,對夏播及幼苗生長不利。建議農(nong) 戶及時關(guan) 注氣象部門發布的天氣預報預警信息,根據情況做好田間管理。

  俗話說,收麥如救火,龍口奪把糧。“龍口奪糧”從(cong) 哪奪,怎麽(me) 奪?

  李森:“龍口奪糧”指的是在自然災害麵前搶收莊稼。幹熱風、“爛場雨”以及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是“三夏”期間需要重點關(guan) 注的自然災害。

  幹熱風一般指在小麥揚花灌漿期間出現的一種高溫、低濕並伴有一定風力的災害性天氣,會(hui) 使小麥失去水分平衡,灌漿不足,影響小麥產(chan) 量。防範幹熱風,要適時因地澆好灌漿水和麥黃水,降低麥田地表溫度、提高田間濕度;要做好“一噴三防”工作;從(cong) 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建設來說,營造防護林可以改善田間小氣候,有效減輕幹熱風的不利影響。

  “爛場雨”是小麥成熟收獲期間出現的大範圍連陰雨或暴雨天氣,會(hui) 導致成熟的小麥和油菜籽粒發芽、黴變。強對流天氣如強風暴雨、冰雹等,可能導致倒伏、籽粒脫落等。麵對“爛場雨”和強對流天氣,農(nong) 戶要密切關(guan) 注天氣變化,提早防範,做好機械調度,及時搶收、搶晾。

  “蟲口奪糧”對於(yu) 保障豐(feng) 收至關(guan) 重要,“三夏”時期應怎樣重點防禦病蟲害?

  李森:今年以來,天氣氣候形勢複雜多變,農(nong) 業(ye) 病蟲害暴發流行風險高。當前,在氣象、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的通力合作下,小麥病蟲防控取得較好效果。接下來,水稻與(yu) 玉米的病蟲害將進入高發階段。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預計,早稻區發生稻飛虱、紋枯病等水稻病蟲害情況將重於(yu) 上年;水稻“兩(liang) 遷”害蟲、玉米重大遷飛害蟲草地貪夜蛾也將進一步向長江中下遊一季稻區和玉米種植區擴散;此外,夏季北方降水偏多,有利於(yu) 北方玉米產(chan) 區玉米螟、玉米葉斑病等病蟲害重發。

  病蟲防控形勢嚴(yan) 峻,“蟲口奪糧”任務艱巨,更需要持續做好玉米、水稻等秋糧作物病蟲害發生發展的氣象監測預報服務工作。農(nong) 戶要關(guan) 注氣象部門與(yu) 農(nong) 業(ye) 部門發布的相關(guan) 服務產(chan) 品,搶抓時機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針對今年“三夏”大忙,氣象部門有哪些服務措施?

  李森:中國氣象局高度重視“三夏”氣象服務工作,組織全國氣象部門開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全鏈條氣象服務,並於(yu) 5月20日啟動全國夏收夏種專(zhuan) 題氣象服務。提供精細服務,充分利用衛星遙感等技術,加強智能網格預報產(chan) 品應用,提供分區域、分時段、分災種的精細化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氣象服務,組織氣象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專(zhuan) 項服務。加強部門合作,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聯合開展常態化會(hui) 商,聯合發布冬小麥幹熱風風險預警和赤黴病防治氣象條件預警,向300萬(wan) 農(nong) 機作業(ye) 手、農(nong) 機作業(ye) 管理人員和種糧大戶提供氣象服務。

  下一步,中國氣象局將提升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服務水平,科學研判各類農(nong) 業(ye) 病蟲害氣象條件,適時開展人工增雨和防雹作業(ye) ,助力農(nong) 業(ye) “龍口奪糧”“蟲口奪糧”,確保夏糧及時收獲、顆粒歸倉(cang) ,夏播作物適期順利播種。

  記者:於(yu) 子茹 閆泓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