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喜馬拉雅深處:陳塘夏爾巴的生活和儀式》:一窺鮮為人知的西藏文化

發布時間:2022-09-26 16:31:00來源: 新利平台

  民族誌書(shu) 籍《喜馬拉雅深處:陳塘夏爾巴的生活和儀(yi) 式》由中國藏學出版社於(yu) 2022年9月出版,為(wei) 《www.easyfundingllc.com》雜誌特約通訊員、獨立學者、自由攝影師範久輝結合自身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結縣陳塘鎮的長期旅居經曆所作。該書(shu) 圖文並茂,內(nei) 容詳實,為(wei) 廣大讀者提供了關(guan) 於(yu) 我國夏爾巴和陳塘區域曆史文化的豐(feng) 富資料。

  由於(yu) 交通閉塞,居住在西藏自治區中尼邊境、喜馬拉雅秘境深處的我國夏爾巴,曾一度鮮為(wei) 世人所知。也正因陳塘夏爾巴長期封閉的自然人文環境,才得以保存相對完整、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2005年作者因為(wei) 戶外穿越而結緣此地,從(cong) 2005到2020年間,數十次深入陳塘。從(cong) 完整的專(zhuan) 著和人類學民族誌作品的角度來說,作者以人類學的觀察視角,完成了關(guan) 於(yu) 我國夏爾巴的第一部民族誌作品。


圖為(wei) 《喜馬拉雅深處:陳塘夏爾巴的生活和儀(yi) 式》封麵 圖片由範久輝提供

  該書(shu) 共設9個(ge) 章節,作者采用人類學田野工作方法,詳細記錄了陳塘夏爾巴的生產(chan) 勞作、風俗習(xi) 慣、人生禮儀(yi) 、宗教信仰等方方麵麵的情況。特別是其中與(yu) 原始苯教相關(guan) 的諸多儀(yi) 式,經作者的潛心研究得以係統呈現。書(shu) 中收錄作者拍攝的圖片逾600幅,記錄了2021年陳塘通公路之前的夏爾巴社會(hui) 和文化樣貌,其中多個(ge) 重要的民間活動紀實圖集,向讀者再現了夏爾巴民間風俗和宗教儀(yi) 式過程,尤為(wei) 珍貴。在本地夏爾巴知識分子和專(zhuan) 家的幫助下,作者廣泛查閱相關(guan) 文獻,為(wei) 全書(shu) 編寫(xie) 注釋400餘(yu) 條,完成專(zhuan) 用詞匯藏漢對照及釋義(yi) 逾500條,詳解陳塘夏爾巴的曆史及文化。書(shu) 中同時穿插作者的田野紀實和專(zhuan) 項研究8篇,詳述田野工作曆程點滴,介紹陳塘別致風物。

  陳塘,藏語意為(wei) “運輸的路”。大約1000年前,大量來自陳塘的木料用人背畜馱的方式運出,用於(yu) 修建薩迦寺。地處喜馬拉雅山麓地帶的陳塘,峰巒疊障,雲(yun) 霧朦朧,民居依山而建,房屋錯落有致。獨特的地理位置孕生出陳塘富有地區特色的文化。例如,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的“陳塘夏爾巴歌舞”,勤勞淳樸的夏爾巴人用富有感染力的民間集體(ti) 舞蹈表達他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激情。然而,對於(yu) 身居繁華都市的人們(men) 而言,陳塘可謂是山陬海澨之地,路途遙遠漫長。偏遠的地理位置使得陳塘夏爾巴的特色文化難以向外界傳(chuan) 播和交流。慶幸,該書(shu) 作者以研究的熱情和心血記錄下了那近乎凝滯的過去,記錄下了陳塘夏爾巴精神世界珍貴的一個(ge) 個(ge) 片段,這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文化寶藏。

  談及寫(xie) 作本書(shu) 的意義(yi) ,範久輝坦言:“陳塘夏爾巴是一個(ge) 地處偏僻的族群,他們(men) 的文化消長和變化比起地球的轉動、宇宙的演變,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而且在我耗在陳塘的日子裏,除了夏爾巴突飛猛進的物質生活條件,我個(ge) 人似乎也沒什麽(me) 改變。不過既然走了這麽(me) 久了,那就把所見所聞寫(xie) 出來,一是展現夏爾巴未通公路之前的狀態,二是給自已有個(ge) 交代。”《喜馬拉雅深處:陳塘夏爾巴的生活和儀(yi) 式》也正是以作者平視的視角所看到的,呈現給讀者的一個(ge) 沒有被任何理論定義(yi) 的、真實的陳塘夏爾巴。

  西藏各族群眾(zhong) 在長期曆史進程和社會(hui) 實踐中,創造出了許多如陳塘夏爾巴文化這樣特色鮮明、形式豐(feng) 富、底蘊深厚的文化內(nei) 容,它們(men) 都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重要組成部分。《喜馬拉雅深處:陳塘夏爾巴的生活和儀(yi) 式》的出版,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保護和傳(chuan) 承了陳塘夏爾巴文化,也為(wei) 陳塘夏爾巴在繼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基礎上,對其中消退沉寂、與(yu) 時代發展脫節的內(nei) 容進行轉化發展,從(cong) 而賦予其新的精神內(nei) 涵和時代價(jia) 值。

  這本同時具有傳(chuan) 統田野調查意味和現代人文探險魅力的作品,不僅(jin) 為(wei) 我們(men) 描繪了多種喜馬拉雅文化在高海拔地帶交匯互動的樣貌,同時也向讀者展現了這一區域各種文化由傳(chuan) 統向現代轉型的獨特曆程,將會(hui) 吸引人們(men) 不斷探尋人類文化的更深處。作者借由此書(shu) 希冀引起廣大讀者,尤其是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等相關(guan) 專(zhuan) 家學者對夏爾巴文化的興(xing) 趣和重視,加入到研究夏爾巴的行列中,挖掘出夏爾巴文化中更深層次的內(nei) 容和價(jia) 值。(新利平台 記者/李一凡)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