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青年者,國之魂也。”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用拚搏的汗水澆灌心中夢想,用奮鬥的青春奉獻祖國建設。西藏民族大學作為(wei) 西藏和平解放後黨(dang) 中央為(wei) 西藏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為(wei) 西藏培育出“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各類人才。伴隨著漸濃的夏意,西藏民族大學校園鬱鬱蔥蔥,一派生機,讓我們(men) 一起走進西藏民大財經學院2020級西藏部隊定向生的校園時光,一同回顧那些閃閃發光的日子,聆聽他們(men) 學成後將要建設西藏的夢想並為(wei) 之拚搏的故事。
當心中熱愛的種子開始萌發,一個(ge) 人身上可以蘊藏多大的爆發力?當一個(ge) 夢想要實現,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西藏民族大學財經學院2020級西藏部隊定向生晏庭雷,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圖為(wei) 晏庭雷參加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邊防巡邏
晏庭雷曾經當兵的地方是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藍天白雲(yun) 下,盛開的杜鵑花漫山遍野,五顏六色的花簇宛如多彩的哈達,如詩如畫的景色,完全滿足晏庭雷對西藏的全部想象。回想起對西藏的初印象,晏庭雷用“幹淨和純粹”兩(liang) 個(ge) 詞語充分概括,“當年在邊防連隊服役,時常會(hui) 去山上駐訓,沒水、沒電也沒有網,物資多是靠人背馬馱,但我們(men) 的青春是無所畏懼的,用背包當座椅,用軍(jun) 歌填補空閑的時間,用快樂(le) 和向往把軍(jun) 營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以勇敢的心去迎接高原風雨的洗禮。”
對於(yu) 部隊生活的艱苦,留在晏庭雷的記憶中已所剩無幾,更多的是嚴(yan) 格的軍(jun) 事化管理,使他無論在體(ti) 質還是心理上都獲得了提升,自律的種子在他的心中生根發芽。“西藏民族大學是我一直向往的大學,決(jue) 定退役後,我依舊遵循在部隊的規律,早起晚睡積極備戰高考,我始終堅信唯有自律,方得自由。”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晏庭雷終於(yu) 考入西藏民族大學財經學院。
對於(yu) 晏庭雷來說,西藏民族大學不僅(jin) 是他人生中重要的裏程碑,也是成長路上重要的驛站。在這裏,他不僅(jin) 學習(xi) 了專(zhuan) 業(ye) 知識,還認識了許多優(you) 秀的人,接觸到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和文化,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綜合素質。晏庭雷通過三年的學習(xi) 總結出,“在學習(xi) 專(zhuan) 業(ye) 知識的同時,還要不忘初心成為(wei) 更好的人。”他認為(wei)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指引下,更要注重學習(xi) 和了解西藏的曆史、文化和經濟,深入了解當地群眾(zhong) 的需求,才能為(wei) 西藏的發展和建設作出實際貢獻。
圖為(wei) 晏庭雷(右二)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實習(xi)
依托於(yu) 西藏民族大學為(wei) 新時代西藏高質量發展培養(yang) 合格人才,促進更多優(you) 秀學生畢業(ye) 到西藏工作的好政策,晏庭雷在大一時就曾到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實習(xi) ,他在實習(xi) 結束後,清楚地知道基層工作的要求以及自身存在的短板。自律的他回到學校後,逐一進行總結。寫(xie) 作能力欠缺,平時就多和同學交流,培養(yang) 語言表達能力,豐(feng) 富詞匯量,從(cong) 而提高寫(xie) 作能力;財會(hui) 實操能力較弱,就持續不斷補充專(zhuan) 業(ye) 技能,培養(yang) 自己的動手能力。晏庭雷說,“其中最重要的是注重體(ti) 育鍛煉,因為(wei) 身體(ti) 是‘革命’的本錢,尤其對於(yu) 準備投身西藏建設的我更是如此。雖然現在西藏的條件已經足夠好,但在基層工作還需要發揚不避困難、向險而行、不怕吃苦的‘老西藏精神’,才能真正作出貢獻和成績。”
談及大學畢業(ye) 後回到西藏將如何開展基層工作,這位自律的“95後”有著自己的想法和決(jue) 心,晏庭雷認為(wei) ,“基層工作者要把服務人民作為(wei) 根本出發點,去完成各項工作。首先,要充分了解群眾(zhong) 的生活,融入他們(men) ,就像電視劇《縣委大院》裏所說,‘我們(men) 有全世界最好的老百姓’,以我對西藏這片土地上藏族同胞的了解,讓我對這句話更加深以為(wei) 然,他們(men) 都是豪邁、熱情、可愛的人。其次,要有服務意識,抱著以‘真心’換‘真心’,以‘真誠’換‘真誠’的態度投入到工作中。最後,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勇於(yu) 奮鬥,方能不負韶華。”(新利平台 記者/周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