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答卷”】一片易貢茶葉的“逆襲”
【編者按】拉薩市的“江蘇路”,日喀則市的“山東(dong) 路”,林芝市的“廣東(dong) 路”……在西藏自治區有許多以其他兄弟省市命名的道路。這些道路名稱,見證著中央以對口援藏機製推進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曆史,也書(shu) 寫(xie) 著西藏與(yu) 各兄弟省市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誼。
1994年,中央召開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提出“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援藏方針和“長期支援、自行輪換”的幹部援助方式,自此開啟了中央與(yu) 全國兄弟省市長期對口支援西藏發展的曆程。一批批援藏幹部繼承“老西藏精神”,在高原上踐行著自己的誓言,書(shu) 寫(xie) 著精彩的援藏“答卷”。
新利平台訊 鐵山山腰,哈達般的雲(yun) 霧纏繞其間;鐵山腳下,氤氳空氣中茶田裏湧動綠浪。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境內(nei) 的易貢茶場,平均海拔約2000米,周邊森林茂密、雲(yun) 霧環繞,是出產(chan) 茶葉的好地方。
始建於(yu) 1960年的易貢茶場,自1963年起開始發展茶葉生產(chan) 。茶樹在這裏根深葉茂,茶場完成了曆史任務,逐漸沒有了往日盛況。變化和“逆襲”始於(yu) 2010年,易貢茶場納入廣東(dong) 省援助對象。2020年,易貢茶場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現已成為(wei) 一家集本土茶苗繁育、高原茶葉種植、生產(chan) 、加工、銷售、培訓及紅色旅遊的全產(chan) 業(ye) 鏈綜合型國有企業(ye) 。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境內(nei) 的易貢茶場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易貢茶場裏的茶樹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易貢茶場茶葉加工廠裏,工人正在加工茶葉 攝影:王媛媛
“我們(men) 的收入提高是從(cong) 2012年開始的。”易貢茶場員工曹愛平,1993年接力父親(qin) 進入茶場工作。她告訴記者,以前收入很低。
受製於(yu) 當地交通、製茶技術等多方麵原因,易貢茶場麵臨(lin) 著茶葉銷路等難題。曹愛平一家最難的五六年,因茶場發不出工資,買(mai) 糧食都需要向人打欠條。“後麵,援藏的幹部來,大家齊心協力,茶場也就越來越好了。”
2019年開始,在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工作開展下,易貢茶場從(cong) 加強黨(dang) 建、產(chan) 業(ye) 發展等方麵有了顯著變化。“以前茶葉包裝都是手工的,現在都是機器。”曹愛平一邊盯著小茶餅緊壓設備,一邊告訴記者,廣東(dong) 援藏工作隊來了以後,廠裏發生了許多變化。
茶葉加工廠裏添置了色選機等機器設備,茶場員工上班穿上了統一的工作服……曹愛平打心眼感謝援藏力量。“以前一個(ge) 月工資隻有兩(liang) 三千元,現在加班多的話,一個(ge) 月有六千元左右的工資。這都是援藏力量帶來的改變,他們(men) 做了很多事,我們(men) 職工的幹勁兒(er) 也足了。”經曆過易貢茶場的繁榮、衰敗,曹愛平相信,這裏會(hui) 越來越好的。
圖為(wei) 易貢茶場茶葉加工廠裏,工人正在加工茶葉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易貢茶場生產(chan) 的茶葉 攝影:王媛媛
易貢茶場黨(dang) 委委員、副總經理普桃介紹,眼下,茶場員工都在加班趕製企業(ye) 訂單,今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2500萬(wan) 元。“2020年茶場扭虧(kui) 為(wei) 盈,現在逐步走上了正軌。”
2021年5月,隨著一箱箱易貢茶場的茶葉產(chan) 品從(cong) 珠海口岸通關(guan) 發往澳門,易貢茶場茶葉實現出口“零”突破。林芝本地茶葉的首次出口,也為(wei) 易貢茶場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普桃說,茶葉出口,大家的信心更足了。未來希望通過援藏等多方推動,繼續向世界各地推廣易貢茶葉。(新利平台 記者/王媛媛 實習(xi) 生德吉卓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蓮花秘境”墨脫,茶葉飄香中首迎十一世班禪
8月31日,口口相傳的“蓮花秘境”墨脫縣,迎來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一行。 [詳細] -
茶葉中的氟以及如何喝到低氟茶
近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健康飲茶”工作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詳細] -
西藏林芝:農牧特色產業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
林芝市副市長徐龍海介紹,截至目前,林芝市累計種植林果麵積達27.68萬畝,茶葉種植麵積4.6萬畝,設施蔬菜種植麵積0.9萬畝,藏藥材累計種植麵積1.47萬畝,藏豬養殖規模23萬頭。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