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禪在西藏昌都弘法利生
新利平台訊 6月5日至6月17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佛教協會(hui) 西藏分會(hui) 會(hui) 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在西藏昌都舉(ju) 行佛事活動和參訪調研。
圖為(wei) 僧人列隊夾道歡迎班禪 攝影:王淑
時隔6年,班禪第二次到訪昌都,受到當地信教群眾(zhong) 和僧人的熱烈歡迎。班禪在昌都先後前往瓦拉寺、覺普寺、拉貢寺、崗達寺、煙多寺、強巴林寺、佐孜寺、孜珠寺、金卡寺、類烏(wu) 齊寺等禮佛、參訪,涵蓋藏傳(chuan) 佛教格魯派、噶舉(ju) 派、薩迦派和苯教寺廟,各寺廟均以最高禮儀(yi) 迎請班禪。期間,班禪還參訪了芒康縣鹽井天主教堂。
圖為(wei) 班禪在僧眾(zhong) 簇擁下前往崗達寺主殿 攝影:賈華加
圖為(wei) 班禪向僧眾(zhong) 揮手致意 攝影:賈華加
江達縣瓦拉寺始建於(yu) 公元1253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該寺依山而建,擁有200多位學經僧人,是薩迦派寺廟。5日,班禪從(cong) 四川進藏後乘車抵達該寺講經傳(chuan) 法,並為(wei) 僧眾(zhong) 摸頂,傳(chuan) 授《文殊真實名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勉勵僧眾(zhong)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爭(zheng) 做符合“四條標準”的好僧人。
覺普寺、佐孜寺、類烏(wu) 齊寺是藏傳(chuan) 佛教噶舉(ju) 派寺院,班禪每到一處,各寺僧人依次組成儀(yi) 仗隊,焚香、吹響法號,高舉(ju) 寶傘(san) 等,以藏傳(chuan) 佛教最高禮儀(yi) 迎請班禪。班禪依次禮佛講經,為(wei) 僧眾(zhong) 摸頂賜福,給僧眾(zhong) 發放布施、供齋茶齋飯。在覺普寺,班禪說,噶舉(ju) 派是藏傳(chuan) 佛教的重要派係和組成部分,瑪爾巴大師、米拉日巴大師等先輩前賢為(wei) 藏傳(chuan) 佛教的傳(chuan) 承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眾(zhong) 僧要學習(xi) 和傳(chuan) 承先輩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要刻苦學經,持戒潛心修行,為(wei) 藏傳(chuan) 佛教的發展作出貢獻。
圖為(wei) 班禪講經傳(chuan) 法 攝影:王淑
強巴林寺、煙多寺、拉貢寺、崗達寺、金卡寺均屬格魯派寺院,班禪不顧舟車勞頓,一一前往虔誠禮佛。每到一處,班禪都由手持藏香和吹奏嗩呐的僧眾(zhong) 引領,緩步前往主殿,帶領僧人誦經祈福,為(wei) 眾(zhong) 僧講經傳(chuan) 法、摸頂、賜贈法相照片和護身結,寺廟僧眾(zhong) 代表則向班禪敬獻曼紮(佛像、經書(shu) 、佛塔)。班禪勉勵各寺廟僧眾(zhong) 要秉承十世班禪大師愛國愛教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繼續刻苦學習(xi) ,學修並進,積極參加“三個(ge) 意識”教育,為(wei) 宗教和順和諧和睦以及社會(hui) 穩定做積極貢獻。
圖為(wei) 寺院僧眾(zhong) 代表向班禪敬獻曼紮 攝影:王淑
圖為(wei) 寺院僧眾(zhong) 代表向班禪敬獻曼紮 攝影:王淑
孜珠寺位於(yu) 昌都市丁青縣沙貢鄉(xiang) 內(nei) 海拔4800多米的孜珠山頂上,屬雍仲苯教寺廟,是當地苯教儀(yi) 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之一。6月14日,班禪抵達該寺,按照苯教宗教儀(yi) 軌參訪寺廟,聽取寺廟活佛介紹曆史文化傳(chuan) 承、教義(yi) 教規、學經體(ti) 係等。
此行,班禪還參訪了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鹽井天主教堂,了解鹽井天主教堂曆史起源、文化傳(chuan) 承、服務信眾(zhong) 等情況。
圖為(wei) 班禪在鹽井天主教堂翻看藏文版《聖經》 攝影:賈華加
“曆史上我們(men) 就有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但是,隻有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製度下,我們(men) 各民族親(qin) 如一家,各宗教和諧共處,共同為(wei) 信眾(zhong) 和社會(hui) 服務。”班禪在芒康縣各族各界座談會(hui) 上說。
班禪說,我們(men) 同在一片藍天下,有著共同的命運,要放下各族各界之間的分別心進行更多的交流交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這必將帶來中華民族的繁榮幸福。
圖為(wei) 班禪冒雪為(wei) 信眾(zhong) 摸頂 攝影:王淑
班禪所到之處,各地信眾(zhong) 紛紛自發到路途沿線列隊迎候,期盼得到活佛的加持和祝福,他們(men) 手中一條條潔白的哈達表達著對班禪的敬仰,寄托著對班禪的美好祝福。每當沿途有信眾(zhong) 等候,班禪都不辭辛苦,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細雨瀝瀝,亦或是大雪紛飛,班禪都會(hui) 下車為(wei) 沿途信眾(zhong) 摸頂賜福,與(yu) 信眾(zhong) 互道“紮西德勒!”
“作為(wei) 一名藏傳(chuan) 佛教信徒,能夠看到仁波切慈愛的笑容,個(ge) 人心中的喜悅無法用言語形容。”67歲的嘎瑪澤仁雙手合十虔誠祈願仁波切吉祥安康。
圖為(wei) 班禪參訪孜珠寺 攝影:王淑
圓滿完成在昌都期間的佛事活動後,班禪與(yu) 昌都藏傳(chuan) 佛教界進行了座談。他說,藏傳(chuan) 佛教曆來有愛國愛教傳(chuan) 統,也正是一代代高僧大德傳(chuan) 承這樣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始終讓藏傳(chuan) 佛教的發展與(yu) 祖國的命運聯係在一起。“藏傳(chuan) 佛教為(wei) 什麽(me) 發展上千年,到今天依然能夠傳(chuan) 承,是因為(wei) 先輩高僧大德能夠將藏傳(chuan) 佛教同當時的時代、社會(hui) 的發展相結合。”他說,曆史上,藏傳(chuan) 佛教為(wei) 中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過不朽的貢獻,在包容性非常強的中華文化的滋潤下,藏傳(chuan) 佛教也得以有今天長足的發展。
“今天我們(men) 藏傳(chuan) 佛教能不能與(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能不能將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決(jue) 定著藏傳(chuan) 佛教的未來與(yu) 發展。”班禪說,藏傳(chuan) 佛教界人士要主動去適應這個(ge) 時代,隻有和時代同頻共振,同國家和人民的命運緊密結合,藏傳(chuan) 佛教才會(hui) 有健康的、美好的未來。
離開昌都前,班禪將在昌都期間收到的僧俗信眾(zhong) 捐獻的供養(yang) 善款悉數捐出。一路走來,班禪的慈悲憐愛之心、愛國愛教之願深深感動著昌都各地僧俗信眾(zhong) 。
圖為(wei) 班禪在寺廟參觀 攝影:王淑
圖為(wei) 班禪與(yu) 類烏(wu) 齊寺僧眾(zhong) 合影 攝影:王淑
班禪額爾德尼是藏傳(chuan) 佛教影響最大的轉世活佛之一。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1990年2月13日出生於(yu)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嘉黎縣。1995年11月29日通過金瓶掣簽,經國務院批準確認為(wei) 十世班禪轉世靈童,繼任為(wei) 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班禪:在西藏,五星紅旗和老百姓發自內心的笑容最常見
在神州十二號返回艙、月壤樣品前認真聽取介紹,在“清澈的愛,隻為中國”石碑圖片前停留駐足,仔細觀看西藏首個易地扶貧搬遷點沙盤模型……[詳細] -
班禪回抵駐錫地紮什倫布寺
8月2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乘坐“複興號”動車從拉薩回到駐錫地紮什倫布寺。[詳細] -
班禪在西藏昌都強巴林寺禮佛講經、為信眾摸頂賜福
6月12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前往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強巴林寺禮佛講經。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