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被譽為(wei) “世界屋脊”,是青藏高原的主體(ti)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那裏地域廣闊、山高路遠、人口居住分散。據統計,西藏自治區麵積約占中國總麵積的八分之一。在西藏某些偏遠地區,學生上學下學極不方便,為(wei) 了讓適齡孩子獲得教育,地處偏遠的家庭將為(wei) 此付出巨大的代價(jia) 和努力。麵對這樣的困難,西藏自治區政府順應群眾(zhong) 意願,在部分農(nong) 牧區學校實行寄宿製,更好地為(wei) 學生提供安全便利條件,滿足家長學生的合理需求。
在西藏,實行學校寄宿製是多贏的局麵。對學校而言,學生集中在一起便於(yu) 教育教學管理。對家長來說,寄宿製帶來諸多便利,減輕了每日接送孩子、操勞孩子吃穿用等生活負擔。對學生更是收獲滿滿,寄宿製不但減少了家校之間往返的辛苦奔波,能夠安心學習(xi) ,而且更能培養(yang) 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在與(yu) 同學們(men) 朝夕相處中,培養(yang) 同學間的感情,產(chan) 生集體(ti) 意識、團結意識、合作意識……可以講,寄宿製教育解決(jue) 了西藏農(nong) 牧民孩子上學難的問題,提高了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的受教育水平。
教育是西藏發展進步的一個(ge) 縮影。舊西藏沒有什麽(me) 現代意義(yi) 上的教育,占人口95%的農(nong) 奴沒有受教育的權利。現在西藏已建立起比較完整的現代教育體(ti) 係,各族人民受教育權得到充分保障。目前,西藏實行了15年公費教育,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雙語教學體(ti) 係,義(yi) 務教育就近免試入學。特別是寄宿製學校的興(xing) 辦,更是符合雪域高原的環境特點,滿足了農(nong) 牧區特別是偏遠地區孩子們(men) 享有更高質量教育的權利。這十餘(yu) 年來,西藏全麵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教育的理念,教育保障水平顯著增強。據了解,2012年-2021年,國家對西藏教育財政投入累計達到2154億(yi) 元;8次提高教育“三包”標準、年生均經費標準達到4200元;學生資助政策達到40項,實現各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累計落實資助資金301億(yi) 元,受助學生達到1697萬(wan) 人次。
我們(men) 以西藏日喀則市康馬縣嘎拉鄉(xiang) 中心小學為(wei) 例,了解西藏寄宿製教育發展建設情況。嘎拉鄉(xiang) 中心小學位於(yu) 西藏日喀則市康馬縣南50公裏處,是一所邊境鄉(xiang) 村中心小學,始建於(yu) 1976年。學校占地麵積16004 平方米,建築麵積 4637 平方米。現有6個(ge) 年級和12個(ge) 教學班,在校生347人,其中享受“三包”政策學生340人,入學率達到100%。
該校在校園建設和學生品德素質培養(yang) 方麵加大力量,不斷優(you) 化結構、提高教育質量,針對實行的寄宿製教育,製定實施了科學規範的管理製度。首先,在校園安全方麵,加強門衛管理,實行24小時無縫隙式管理,對於(yu) 進入學校的家長及辦事人員實行嚴(yan) 格的實名登記製度,定期對整個(ge) 校園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第二,在食品安全方麵,要求“三包”飯菜質量達到科學膳食、營養(yang) 均衡、花樣豐(feng) 富、飯菜可口標準;製定規範的文明衛生就餐製度。第三,在課外閱讀方麵,學校定期開放校園閱書(shu) 室,每周開放班級星星圖書(shu) 角;還可以通過借閱方式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shu) 。最後,在課外活動方麵,學生在校除了課堂、自主學習(xi) 之外,還有豐(feng) 富的課餘(yu) 生活,參加體(ti) 育、社會(hui) 實踐、勞動教育、藝術節活動等多項內(nei) 容。
這樣一所中心小學解決(jue) 了家長的後顧之憂,滿足了學生渴求知識的願望,使得孩子們(men) 能夠健康茁壯成長。正如該校一位家長所講,我對學校為(wei) 學生提供的夥(huo) 食很滿意,飯菜質量達到營養(yang) 均衡、品種多樣,飯菜可口,在家裏是達不到學校這樣的標準。
從(cong) 總體(ti) 看,西藏教育事業(ye) 不負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緊緊圍繞“為(wei) 誰培養(yang) 人、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這個(ge) 根本問題,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教育實踐,例如,在某些地區開展的寄宿製教育,已經成為(wei)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選擇之一。(新利平台 文/王東(d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