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行走山南】洛紮拉康:德瓊家庭旅館裏的“她力量”

發布時間: 2024-03-08 17:15:00 來源: 新利平台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整個(ge) 洛紮縣的機動車普及率很低,普通百姓出門隻能乘坐馬車,從(cong) 拉康鎮到洛紮縣縣城需要三天時間。所以在那時候,鎮子裏的人很少去縣城,一些老人甚至一輩子也沒走出過拉康。2019年,拉康鎮的盤山公路全線通車,極大地改善了當地與(yu) 外界的交流交往,拉康鎮客流量逐步提升,2022年景區年旅遊人次達38000餘(yu) 人次,政府在發展旅遊業(ye) 的同時,投入100餘(yu) 萬(wan) 元帶動居民開辦家庭旅館——村民將自家空餘(yu) 的房間對外短租,形成民俗式的家庭旅店,德瓊家庭旅館就是這樣的一間旅館。 


圖為(wei) 德瓊家庭旅館招牌 攝影:張曉琪

  在五個(ge) 小時的顛簸後,我們(men) 從(cong)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洛紮縣縣城來到了拉康鎮拉康社區,在德瓊家庭旅館入住。“我們(men) 這裏的特色是家庭旅館,這是旅遊業(ye) 與(yu) 農(nong) 牧民脫貧致富結合起來的最好項目,遊客得以住進當地人家,吃糌粑、喝酥油茶、品青稞酒,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當地傳(chuan) 統文化,又幫助當地群眾(zhong) 增加收入,大家都很高興(xing) 。”對於(yu) 家庭旅館的好處,工作人員向我們(men) 說得頭頭是道。 

  德瓊家庭旅館以女主人次仁德瓊的名字命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men) ,這裏是拉康鎮生意最好的旅館之一。旅館位於(yu) 兩(liang) 條主幹道交接的拐角,地理位置好,招牌也立得醒目,每個(ge) 進入鎮子的人第一眼就能看到德瓊家庭旅館的招牌。但生意好絕不僅(jin) 僅(jin) 是因為(wei) 地理位置優(you) 越。走進這間旅館,如同進入一間溫室花棚。在這裏,花草植物是絕對的主角,各色草本、藤本、灌木植物高低錯落,幾乎填滿了牆壁空間。蕭瑟的冬日裏,粉的、白的、紅的花朵擠擠挨挨地開著,茉莉、山茶、三角梅...來自不同地域的花卉植物在這邊境小鎮的一隅競相綻放,天南海北在此握手言和。德瓊阿佳用她對生活的熱情將家庭旅館裝點得生機盎然,我想正是這份純真的熱愛才是德瓊家庭旅館生意火爆的關(guan) 鍵所在。 


圖為(wei) 德瓊家庭旅館的客廳 攝影:張曉琪

  在我們(men) 住下的五日裏,我從(cong) 沒見過女主人次仁德瓊安心地倚在哪處休息。她自謙漢語不好,我們(men) 與(yu) 她交流時她往往也隻是點頭答應,或者有些不好意思地退居幕後。然而,大到護林巡山,招待客人,小到灑掃屋堂,為(wei) 客人添置熱水,德瓊阿佳才是這間家庭旅館的核心。


德瓊家的客廳一隅 攝影:張曉琪

  我們(men) 去時正值一年一度的“古突”夜,重要程度類似於(yu) 農(nong) 曆春節的除夕,這樣重要的節慶場合是家中成員們(men) 嚴(yan) 陣以待的戰場,也是德瓊阿佳大展身手的舞台。 

  “古突”是一種用麵粉、牛羊肉、黑豆、葡萄幹、白蘿卜等食材煮成的麵疙瘩粥,不同食材烹製時間各不相同,還要搭配上不同的處理方式。此外,吃完“古突”後驅鬼儀(yi) 式中需要的麥草、布匹、稻草小人、糌粑等也需要同時準備。在阿佳的運籌帷幄下,一場精彩的“戰鬥”在古突夜的廚房打響了。 

  下午時分,“古突”夜的準備就開始了,先是將羊肉放入鍋中燉煮,再是將白蘿卜切片備好,隨後與(yu) 奶奶、兩(liang) 個(ge) 女兒(er) 及丈夫,一家人圍坐在溫暖的廚房說說笑笑地捏“古突”裏的麵疙瘩,做麵疙瘩時,要準備一些稍大的特殊麵疙瘩,分別包進寫(xie) 有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等字樣的紙條,代表“心腸硬”“刀子嘴”“心腸軟”“黑心腸”等含義(yi) ,待到吃“古突”環節,來一場藏式風格的“開盲盒”,據說每個(ge) 人吃到的字樣能在某種程度上代表新一年的運勢或性格。 


圖為(wei) 次仁德瓊在為(wei) “古突”準備蘿卜 攝影:張曉琪

  將所有準備完畢的麵疙瘩放入鮮美的肉湯中烹煮,這鍋極具藏式特色的美味就算完成了。燉煮著“古突”的鍋子前蒸汽繚繞,阿佳揭開沉甸甸的鍋蓋,濃濃白汽四散而逃,香味也跟著翻滾而出,將她的身形隱沒在白霧之中,阿佳一邊麻利地招呼我們(men) 到客廳就坐,一邊拿出湯勺,先在鍋底攪動兩(liang) 下,撈底、盛湯、撈肉、傳(chuan) 菜一氣嗬成,嘴上還能安排丈夫女兒(er) 拾掇碗筷,擦淨茶幾,我們(men) 一行“客人”與(yu) 德瓊一家“主人”在廚房來來往往,不時駐足,就像列車短暫停靠車站,帶上“任務”後,駛向各自的目的地。

  “開盲盒”前,我問德瓊阿佳,想要在“古突”裏吃到寫(xie) 有什麽(me) 字樣的紙條,我原以為(wei) 會(hui) 是“財富”“吉祥”等常規的答案,阿佳卻告訴我,她希望吃到代表“心地善良”的桃子,一時間我為(wei) 自己世俗的揣測感到羞赧,又覺得這樣的答案也在情理之中。德瓊阿佳不善言辭,但她用一壺壺熱茶、一鍋鍋美食溫暖著每個(ge) 人的心田,用行動書(shu) 寫(xie) 著樸實的真善美。 


圖為(wei) 德瓊一家圍坐共同享用“古突” 攝影:張曉琪

  “古突”夜第二天天不亮,拉康鎮還沉浸在昨夜的煙火與(yu) 熱鬧裏,四處靜悄悄的。我與(yu) 要去巡山的德瓊阿佳相遇,在冬日早晨的低溫裏,我瑟縮道:“年三十這麽(me) 早就要去巡山,好辛苦啊。”她一邊手下不停,一邊向我說“這都是我們(men) 應該做的”,說著她裹上厚實的棉衣頭巾,背上竹編的大籮筐,便頂著朝陽出門巡山去了。 


圖為(wei) 藏曆新年期間身著節日盛裝的德瓊一家,次仁德瓊(中)攝影:張曉琪

  住家的幾日,越是觀察德瓊阿佳,也愈發被她吸引,她是綻放於(yu) 邊境線上的格桑花,也是熱情的女主人、慈祥的母親(qin) 。彼時我又對“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wan) 家”有了新的理解,家庭是構成國家的最小單位,而萬(wan) 家燈火的背後是一個(ge) 個(ge) 如德瓊阿佳一般勤勞、樸素的身影。她們(men) 既能在家中運籌帷幄,用雙手致富增收,又能兢兢業(ye) 業(ye) ,奮戰在崗位為(wei) 祖國建設“撐起半邊天”,用她們(men) 的善良與(yu) 勤勞溫暖我們(men) 的大家小家,以女性獨有的堅韌與(yu) 柔情書(shu) 寫(xie) 屬於(yu) “她”的家國情懷。(新利平台 記者/畢然 張曉琪)

(責編: 韓璐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