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英烈 傳承弘揚“兩路”精神
陌上生春草,清明祭英烈。對英雄烈士最好的緬懷,就是傳(chuan) 承和弘揚好他們(men) 的精神。
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70周年,值此清明禮敬緬懷之際,致祭在兩(liang) 路建設和養(yang) 護過程中奉獻生命的英烈,傳(chuan) 承和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拚搏、甘當路石,軍(jun) 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liang) 路”精神,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西藏實踐之路上踔厲奮發,不斷為(wei) “兩(liang) 路”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nei) 涵。
70年前,由進藏部隊戰士、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沿線各族群眾(zhong) 組成的11萬(wan) 築路大軍(jun) 逢山開道、遇水架橋,3000多烈士英勇捐軀,建成總長4360公裏的川藏、青藏公路,打通了西南邊陲的交通動脈,開啟西藏現代公路發展時代。70多年來,無數建設和養(yang) 護公路的英雄們(men) 用血肉撐起雪域高原的交通線。統計數據顯示,1954年青藏、康藏公路通車時,西藏公路裏程數據為(wei) 1988公裏,2023年西藏全區公路通車總裏程達12.32萬(wan) 公裏。
放眼望去,如今進出藏的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汽笛鳴響仿佛時代的音符脈動,大聲訴說著天路通衢的變遷。川藏公路已成為(wei) 自駕和騎行的“此生必打卡”路線,享有最美進出藏公路美譽。青藏公路與(yu) 青藏鐵路纏綿交錯,正在建設中的川藏鐵路也即將成為(wei) 姊妹天路。滇藏線、新藏線日益繁忙,滇藏鐵路麗(li) 江-香格裏拉段已然建成通車,滇藏公路與(yu) 滇藏鐵路正聯袂攜手,正在推進的新藏鐵路項目也同樣未來可期。
時光流逝,精神永存。築路養(yang) 路大軍(jun)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故事,成為(wei) 廣為(wei) 傳(chuan) 頌的壯歌。他們(men) 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事業(ye) 豐(feng) 碑,深深刻入了共和國的裏程碑;他們(men) 形成和發揚的精神,豐(feng) 富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鼓舞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創造一個(ge) 又一個(ge) 的奇跡。數據顯示,西藏全區鐵路已建在建規模達4000公裏左右,西藏還規劃構建麵向南亞(ya) 開放的鐵路,打通中國與(yu) 南亞(ya) 國家之間的國際鐵路通道;西藏民航執飛航線140餘(yu) 條,航線通達國際國內(nei) 66座城市。西藏的公路、鐵路、航空通道不斷交織完善,已然形成四通八達的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絡。以路為(wei) 媒,西藏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延伸至遠方,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之路、團結之路也必將越走越寬。
清明時節,尼洋河岸桃花朵朵,拉魯濕地楊柳吐翠。拉薩西郊河畔,巍巍矗立的川藏青藏公路紀念碑如同回眸曆史的閃亮路標,無聲訴說著兩(liang) 路建設的悲壯和勇毅。拉薩烈士陵園裏,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烈士墓就有1600多座,其中300多座是無名烈士墓。舉(ju) 目感懷,曆史不會(hui) 忘記英雄張福林烈士以及築路養(yang) 路的無名英雄們(men) ,他們(men) 的光輝事跡如一盞盞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不斷照亮我們(men) 前進的腳步。(新利平台 文/周蕾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永遠的豐碑——致祭慕生忠將軍
當我們深情凝視並無限致敬這些閃亮的坐標,其中一顆光亮如青藏高原上不眠的星星、永不熄滅的明燈,他就是“青藏公路之父”“天路將軍”慕生忠。 [詳細] -
清明,在慎終追遠中禮敬生命熱愛生活
“又見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清明時。”清明,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從自然時令來講,蘊含著春和景明、萬象更新之意;從傳統文化來說,是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