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雪豹”之後 存在即愛

發布時間:2024-04-10 11:01:00來源: 新利平台

  電影《雪豹》於(yu) 清明期間上映,不少影迷走進影院,作為(wei) 萬(wan) 瑪才旦導演的遺作,該片一路斬獲多個(ge) 獎項,如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金椰獎”最佳導演,亞(ya) 洲電影大獎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東(dong) 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等。影片延續了萬(wan) 瑪才旦導演的藝術生命,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青藏高原的深邃與(yu) 美麗(li) ,將人與(yu) 自然的相處哲學提升到了一個(ge) 新的高度。

  一隻雪豹跳進牧民的羊圈,咬死幾隻羊後,在羊圈裏睡著了。這個(ge) 故事和畫麵是萬(wan) 瑪才旦創作《雪豹》的緣起,先寫(xie) 後拍,按照導演一貫的創作傳(chuan) 統,延續了他洞察時代與(yu) 社會(hui) 的眼光,以生靈萬(wan) 物折射人類困局,講述了一個(ge) 關(guan) 於(yu) 生命的雪域故事,呈現了一個(ge) 天、地、人互相感應且互相傳(chuan) 達愛的世界。

  圍繞雪豹咬死羊的事件,各色人物登場,不同的人對此抱有不同的看法與(yu) 動機,一種神性、人性、動物性之間的衝(chong) 突緩緩拉開序幕。究竟是誰闖入了誰的世界?在萬(wan) 瑪才旦的電影中,動物幾乎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影片中被稱為(wei) “雪山精靈”的雪豹是這片土地的隱喻與(yu) 象征,無法被馴服的雪豹形象背後,是無法被人類法則所規訓的高於(yu) 人而存在的自然法。通過雪豹的瞳孔反映人類世界,不僅(jin) 折射了人的生存問題,更折射了自然與(yu) 信仰的問題。

  影片的背後是導演對人類與(yu) 自然、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等議題的深刻思考。回到現實,我國作為(wei) 雪豹棲息地麵積最大和種群數量分布最多的國家,保護雪豹始終既是一項重任更是一份堅守。雪豹是高山生態係統的旗艦物種和傘(san) 護物種,是高山生態係統健康與(yu) 否的“氣壓計”,廣泛分布在我國西藏、青海、新疆、甘肅等省區。行走在雪山之中的雪豹霸氣威武,它們(men) 行動隱蔽而靈巧,主要以岩羊、北山羊和撚角山羊等為(wei) 主食。

  長期以來,我國在青藏高原為(wei) 拯救這一瀕危物種而開展的一係列保護活動備受全球關(guan) 注。目前,我國在青藏高原已建立26處自然保護地,覆蓋了50%以上雪豹棲息地,構成最基本的雪豹保護監測網絡。正是因為(wei) 雪豹的神秘和對自然生命的熱愛,越來越多的牧民和許多誌同道合的年輕人加入生物多樣性保護隊伍,日複一日地守護雪豹,持續堅持著雪豹監測項目。

  曾經的青藏高原,雪豹是老人們(men) 口中的“傳(chuan) 說”,見過它的人並不多。如今,雪豹棲息地附近的很多牧民都親(qin) 眼見證,而監測的紅外相機裏,這些自由漫步在高原的“雪峰隱士”和“雪山精靈”也越來越頻繁地“露臉”!它們(men) 的身影,它們(men) 的存在,日加彰顯“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的大愛。(新利平台 文/王妍丹)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