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駝鈴聲聲】駱駝和駝隊的故事一直陪著我長大

發布時間: 2024-04-22 10:39:00 來源: 新利平台

  編者按:如果你了解莫河駝場的往昔,走近一首首平凡人寫(xie) 就的不朽史詩,你會(hui) 堅信,縱使70多年過去,曾經的喧囂漸漸歸於(yu) 沉寂,每當駝鈴再次響起,人類曆史上最偉(wei) 大的駝隊便不會(hui) 被遺忘。因為(wei) ,那是駝鈴,更是前進的方向!謹以此係列,致敬青藏駝隊革命先輩,以及將“兩(liang) 路”精神和駝工精神刻在血脈中的每一位英雄。

  我是莫河駝場工會(hui) 主席韋海珠,是從(cong) 小在駝場長大的“駝二代”。駱駝在你們(men) 看來覺得稀奇,但它們(men) 是我從(cong) 小到大最熟悉的動物,說是朋友和家人一點都不為(wei) 過。


圖為(wei) 莫河駝場在曠野中自由覓食的駱駝 攝影:王茜

  我的父親(qin) 1957年從(cong) 甘肅招工到莫河駝場工作,參加駝隊運輸工作。他的工作一直沒有離開過駝場。

  小時候,經常連續很多天見不到父親(qin) ,便知道他又去了很遠的地方運輸物資。曾經聽大人們(men) 閑聊時說起過,運輸隊到玉樹果洛一帶運送物資,在途中發生的各種驚險的事情。

  運輸的物資一般有糧食、食鹽、煤炭等,有時路上會(hui) 遇到惡劣天氣,甚至土匪搶劫的危險,平安回家就是最大的願望。

  曾聽父親(qin) 講過一件事情,在某次運輸過程中路過草原,駝工們(men) 埋鍋做飯,因為(wei) 天色黑暗,做飯的師傅一不小心把下往鍋裏的綠豆倒到地上了。那個(ge) 年代,糧食可是寶貴的東(dong) 西,哪能浪費?他就摸索著把地上的豆子撿起來放入鍋裏。等吃飯時,大家才發現,碗裏飄起了很多羊糞蛋。小時候的我隻當一個(ge) 笑話來聽,現在回憶,隻覺得心酸,當初為(wei) 了完成駝運任務真的很艱難啊!

  後來,我在研究駝隊曆史時了解到更多。莫河的老駝工們(men) 拉著駱駝隨駐藏部隊進藏、護送十世班禪返藏、參加西藏運輸總隊運糧援藏時,遇到過諸多困難。聽老輩人說,在過唐古拉山的時候,因為(wei) 嚴(yan) 寒,有人手腳凍壞,有人凍掉耳朵,甚至連鼻子都凍壞了!可想而知,當時的環境氣候有多惡劣。即使這樣,大家也沒有騎駱駝,因為(wei) 它們(men) 的負重本來就夠大了,為(wei) 了不掉隊,人們(men) 隻好在體(ti) 力不支的時候,牽著駱駝的尾巴,一步步向前挪動。

  也許是那些艱苦奮鬥的經曆鍛煉了父親(qin) 強大的意誌,也培養(yang) 了他奮發自強、勤儉(jian) 節約、勤勤懇懇的品質。

  當時,父親(qin) 在同齡人中算是文化人,小學畢業(ye) 的他特別喜歡讀書(shu) 。也許是受到他的影響,我也喜歡讀書(shu) ,這在後來我參加工作中挖掘青藏駝隊曆史資料時幫助很大,很多史實在眾(zhong) 多書(shu) 籍資料中被我和同事抽絲(si) 剝繭地尋找了出來。

  在我看來,駱駝是非常溫柔的動物,它對人非常有感情。2014年7月,有一隻駱駝病得很嚴(yan) 重。我馬上通知獸(shou) 醫趕過來救治。我先行一步到了病駱駝身前,但是它已經病得非常嚴(yan) 重,根本走不了路了,我一次次嚐試把它趕到獸(shou) 醫托拉的車那裏,但它回頭看著我,眼淚啪啪地往下掉著,非常可憐,好像在乞求我,別讓它走路了。我不忍心,將獸(shou) 醫喊過來就地檢查病情,因為(wei) 不做全麵檢查就不能確定如何治療,隻好暫時決(jue) 定抽血和采樣送去檢測。可是,大家將駱駝放倒抽血後,它再也沒能站起來。當時它的眼神非常哀傷(shang) ,仿佛又留戀生命又難以忍受痛苦,讓我至今想起依然心疼不已。


曾經喂養(yang) 過的駱駝幾年後還認出自己,韋海珠一直收藏著的圖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18年,在籌建莫河駝場旅遊公司時,駝隊運來了三峰被媽媽拋棄的小駝羔(可能因為(wei) 奶不夠吃隻能放棄了)。我和同事就用奶粉飼養(yang) 它們(men) 。從(cong) 此,在場中長大的它們(men) 非常親(qin) 近人類,每天跟著我們(men) 上下班。直到三年後,為(wei) 了適應環境將它們(men) 放到草場去。它們(men) 最終歸入哪個(ge) 駝群,我也不清楚。直到2023年,一次拍攝活動需要將駝場駱駝集中到一起。因工作需要,我也一同前往。在駝群前,突然有一隻駱駝向我走來,還用頭和嘴巴蹭我胸前。我當時驚訝極了,同行的人還幫我拍了照片,等我回到公司,拿出照片說起這些事情,當年的老同事驚喜地告訴我:“這就是駝駝啊!”“駝駝”就是當初的三峰小駝羔之一。我驚訝極了,他回歸駝群已經快三年了,居然還能認得我!這張照片我一直保留著。


圖為(wei) 青藏駝隊曆史陳列館 攝影:王茜

  駱駝和駝隊的故事一直陪著我長大,也貫穿著我的工作。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駱駝的運輸功能已經成為(wei) 曆史,但駝場還在經營,而且有著非常重要的曆史價(jia) 值。近些年文旅業(ye) 的火爆給了我們(men) 很多啟示,認識到我們(men) 獨有的駱駝和珍貴的紅色曆史都是很好的資源。於(yu) 是,我們(men) 開始規劃在青藏駝隊曆史陳列館基礎上建立曆史博物館,更加深入全麵地挖掘塵封的曆史。我們(men) 要保護好、利用好、管理好這些寶貴的紅色資源,讓更多人了解莫河駝場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銘記先輩們(men) 的豐(feng) 功偉(wei) 績,弘揚駝工精神和“兩(liang) 路”精神,讓紅色基因代代賡續傳(chuan) 承。(新利平台 青藏線報道組/王茜 吳建穎 姚浩然 巫姍燕)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