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共話“兩路”】徐立江: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兩路”建成通車

發布時間: 2024-07-30 18:45:00 來源: 新利平台

  【編者按】傳(chuan) 承弘揚“兩(liang) 路”精神暨交通變遷與(yu) 青藏高原現代化研討會(hui) 期間,18新利官网平台入口記者采訪了多位專(zhuan) 家學者,共憶“兩(liang) 路”傳(chuan) 奇,共話“兩(liang) 路”精神。 


圖為(wei) 青海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原理教研室主任徐立江發言 

  為(wei) 何說“兩(liang) 路”是一條民族團結之路? 

  青藏高原多崇山峻嶺,道路艱險。解放前的西藏,可謂是“亂(luan) 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wan) 狀,不可名態”。 

  新中國成立後,為(wei) 了更好地促進青藏地區的發展,維護社會(hui) 穩定,增進民族團結,“兩(liang) 路”的修建成為(wei) 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黨(dang) 和國家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1952年8月,毛澤東(dong) 為(wei) 康藏公路開工題詞:“為(wei) 了幫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難,努力築路”。1954年12月,為(wei) 慶賀康藏、青藏公路通車,毛澤東(dong) 再次題詞:“慶祝康藏、青藏兩(liang) 公路的通車,鞏固各民族人民的團結,建設祖國!” 

  青海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原理教研室主任徐立江說:“回望這一段艱辛的修建過程,沒有各民族團結,就不可能有‘兩(liang) 路’建成通車。”在築路過程中,來自四川甘孜州的6000頭犛牛成為(wei) 第一批支援物資,17000名藏族同胞為(wei) 川藏公路建設揮灑了青春與(yu) 熱血。藏族歌曲中更是唱道:“是誰幫咱們(men) 修公路?是誰幫咱們(men) 架橋梁?是親(qin) 人解放軍(jun) ,是救星共產(chan) 黨(dang) 。軍(jun) 民本是一家人,幫咱親(qin) 人洗呀洗衣裳……” 


圖為(wei) 老照片中奔馳在青藏公路上的車隊 攝影:王茜 

  可見,“兩(liang) 路”精神是以“兩(liang) 路”為(wei) 主線,以黨(dang) 的領導下築路軍(jun) 民不怕犧牲、艱苦奮鬥、默默無聞的曆史為(wei) 基礎,以軍(jun) 民團結互助、共同發展為(wei) 底蘊,唱響的民族團結的讚歌,它見證了民族團結的強大威力。 

  如何推動“兩(liang) 路”精神更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徐立江認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不僅(jin) 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共同的曆史記憶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重要精神載體(ti) 。  

  “兩(liang) 路”建成通車,不僅(jin) 促進了沿線各族群眾(zhong) 的交流,加速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交融,為(wei) 青藏地區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也講述了青藏地區各民族團結奮鬥、互幫互助的故事,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提供了鮮活的教育素材、奠定了堅實的曆史基礎、賦予了強勁的精神動力 


圖為(wei) 青藏公路上行駛暢通無阻的汽車和勤勞的道班工人 攝影:王茜 

  應該組織多方力量對“兩(liang) 路”紅色資源中民族團結的故事進行係統挖掘,製訂合理的開發方案。例如,利用互聯網,打造精致的短視頻進行傳(chuan) 播;利用“路”的特點,打造“兩(liang) 路”上的民族團結思政課;利用遺跡的真實性,還原築路英雄的典型事跡等。(新利平台 記者/王妍丹 王茜 李一凡 陳浩力 張萌萌)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