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西藏日喀則江孜縣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之一,如今城裏仍保留著江孜人民英勇抗英的曆史見證,被譽為(wei) “英雄城”。
數條公路貫穿古城江孜縣境,緊密連接了拉薩、日喀則、亞(ya) 東(dong) 等不同的經濟區域。便利的交通,悠久的曆史底蘊和活躍的經貿交易,讓它也成為(wei) 了一個(ge) 熱鬧的旅遊城鎮。
圖為(wei) 坐在咖啡店裏看書(shu) 的顧客 攝影:王茜
古老的宗山遺址俯視全城,很多流行元素在時間中悄然成長。如今,喝咖啡成為(wei) 這個(ge) 小城年輕人的一種生活習(xi) 慣,也成了一種社交新形態。
在這個(ge) 古老又年輕的小城,我們(men) 探訪到有著青稞味道的咖啡。
圖為(wei) 咖啡豆和打包袋
索朗群培大學畢業(ye) 後,專(zhuan) 門到大城市學習(xi) 製作咖啡。今年夏天,他回到家鄉(xiang) 江孜開了一家咖啡店。他的想法很簡單,一是喜歡咖啡,二是喜歡家鄉(xiang) 的氣氛。他給自己的新店起名叫sumSHark,音譯是森廈,在藏語裏是對自己家鄉(xiang) 的一種敬稱。LOGO是一條翻躍而上的鯊魚,也是他自己設計的。
圖為(wei) 特色的青稞咖啡
青稞是江孜縣的代表性農(nong) 作物。青稞的麥香味始終在個(ge) 人記憶裏揮之不去。於(yu) 是,他把家鄉(xiang) 的味道和喜愛的咖啡結合起來。
在濃鬱的咖啡液裏注入青稞奶,撒上當地產(chan) 的酸酸的奶渣和青稞粒——一碗香濃的咖啡完成了。是的,是“一碗咖啡”,索朗群培專(zhuan) 門選用了藏族群眾(zhong) 喜愛的傳(chuan) 統木碗用作咖啡杯。
圖為(wei) 索朗群培展示咖啡碗 攝影:陳浩力
他覺得年輕人的咖啡館,也是藏族群眾(zhong) 喜歡的“茶館”。在傳(chuan) 統文化氛圍濃鬱的西藏,聚在一起喝茶、喝咖啡,很自然成為(wei) 習(xi) 慣和流行。形形色色的年輕人泡在他的咖啡廳裏聊天、娛樂(le) ,聽樂(le) 隊演奏或者自己上去唱歌,或隻是待在那裏解壓,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圖為(wei) 咖啡店櫃台 攝影:陳浩力
索朗群培說,他還嚐試過很多藏族傳(chuan) 統食物材料和咖啡結合,卻沒成功,但自己會(hui) 一直努力創新改變。希望有一天,能將自己的咖啡也冠以家鄉(xiang) “江孜”之名,真正成為(wei) 代表家鄉(xiang) 的味道。(新利平台 記者/王茜 陳浩力 蘭(lan) 周加 巫珊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