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采暖”讓青海涉藏州縣牧民很“暖”心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青海省平均溫度低至零下十幾攝氏度,但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和日鎮羊旗村的綜合活動室室內(nei) 溫度在19攝氏度左右。
“以前靠燒牛糞取暖,效果不好還不安全,沒人願意來開會(hui) 。現在有了這個(ge) 綜合活動室,大家都可高興(xing) 咧,亞(ya) 咕嘟(藏語:太好了)。”羊旗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索南紮西說。
索南紮西口中的綜合活動室是青海省首個(ge) 集清潔能源供電、供暖、汙水處理、智能控製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活動室,由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公司(以下稱“黃河公司”)投資建設。
和日鎮平均海拔3660米,以藏族為(wei) 主,是國家級貧困地區,當地自然條件惡劣,冬季異常寒冷幹燥,年平均氣溫接近零攝氏度,取暖期長達8個(ge) 月。
黃河公司扶貧辦公室主任李強介紹說,黃河公司在大電網無法覆蓋青海南部的情況下,發揮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和技術優(you) 勢,研究製定了青南地區農(nong) 牧戶清潔能源供暖解決(jue) 方案。
光伏供暖是收集利用太陽輻射能並轉化為(wei) 電能用於(yu) 取暖的技術。青海太陽能資源得天獨厚,大部分地區年總輻射量達6300兆焦每平方米以上,僅(jin) 次於(yu) 西藏,位居中國第二,具有開展太陽能取暖工作的良好基礎。
2018年6月,總投資114.4萬(wan) 元人民幣的光伏扶貧示範項目“和日鎮羊旗村清潔能源黨(dang) 員綜合活動室”開工建設,並於(yu) 同年8月建成投運。項目總裝機容量11.56千瓦,配套有采暖係統、能源係統等,實現了活動室用電、采暖、設備運行監測等功能。
“每個(ge) 房間麵積和采暖需求不同,配備了不同功率的固體(ti) 蓄熱式電暖器,並根據需要設置不同加熱時長,實現了白天蓄熱、全天供暖。同時還為(wei) 光伏係統容量配套安裝了光儲(chu) 一體(ti) 機,自動調度光伏、網電、蓄電池出力。白天發電、用電、儲(chu) 電,晚上隨心用電不再是奢望。”李強說。
羊旗村扶貧“第一書(shu) 記”孔佑勇說,“別看這個(ge) 活動室小,但設備齊全,扶貧幹部們(men) 在這安心住下、專(zhuan) 心扶貧,值班的村‘兩(liang) 委’有了吃飯的地方。”
李強說,與(yu) 傳(chuan) 統取暖方式相比,“光伏+電采暖”取暖效果更好,更安全可靠。此外,夏季沒有供暖需求時,該活動室還可月均向公網提供1500千瓦時額外電量,賣電收益用來增加牧民收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我國高寒高海拔首個清潔取暖項目進校園
11月14日,在海拔4200米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立新鄉中心寄宿製小學,我國高寒高海拔地區首個“清潔取暖進校園”試點項目正式投運,解決了該校近100名師生的取暖需求。[詳細] -
青海黃河岸邊德吉村:燒柴燒煤邁向電氣化
2016年8月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德吉村集中搬遷項目開工建設,讓農牧民從海拔2600米的幹旱山頭,到海拔1900多米的黃河岸畔。[詳細] -
三江源地區“煤改電”項目累計減碳排近20萬噸
近三年在三江源地區16縣(市)推進地采暖“煤改電”項目,每年可減少燃煤約7.73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26萬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