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繪就民族民生民心的美好畫卷

楊燕玲 發布時間:2020-04-08 12:18:00來源: 青海日報


整齊劃一的玉樹民居。洪玉傑 攝

  三江源頭,11個(ge) 民族在這裏相親(qin) 相愛,攜手共畫民族團結同心圓!

  雪山之下,41萬(wan) 兒(er) 女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連心繪就民生改善新畫卷!

  四月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時而大雪紛飛,時而晴空萬(wan) 裏,它倚靠昆侖(lun) 山脈,懷擁三江之源,盡情展現著屬於(yu) 自己的獨特個(ge) 性。

  走在玉樹市的街頭,繁華的商業(ye) 街道、鱗次櫛比的民居,氣派的格薩爾王廣場……無不展現出玉樹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美好畫麵。

  在玉樹市日吸格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600戶2360名牧民群眾(zhong) 告別山大溝深的高寒牧區,建起他們(men) 的幸福家園。住在這裏的白瑪求吉不僅(jin) 在自家小區找到了做保潔的工作,三個(ge) 孩子也就近上了幼兒(er) 園,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改變。

  在囊謙縣,自從(cong) 北京西城區結對幫扶以來,先後投入資金4000餘(yu) 萬(wan) 元,實施了深度貧困村安全飲水、道路升級、危房改造、鄉(xiang) 鎮衛生院建設等一批民生項目,2019年又在黑青稞加工、藏醫藥種植等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上出力,幫助囊謙縣脫貧,實現這裏最大的民生。

  在治多縣幸福敬老院,186位老人每天在歡快的音樂(le) 聲中,聚在一起跳“鍋莊”,吃可口的飯菜,享受優(you) 質的醫療條件,感受著來自黨(dang) 的溫暖、政府的關(guan) 愛,找到了屬於(yu) 他們(men) 的幸福晚年。

  從(cong) 災後重建到現在,短短十年,玉樹州堅持把民生改善作為(wei) 民族團結的長遠之計、固本之策,每年統籌75%以上的財政資金和80%的北京對口支援資金用於(yu) 民生項目,讓各族群眾(zhong) 共享發展成果。

  這十年,玉樹州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累計投入資金39.7億(yi) 元,為(wei) 9萬(wan) 多名農(nong) 牧民子女插上飛翔的翅膀。

  有效釋放醫療改革紅利,強化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全麵推進乙肝、結核病、包蟲病等地方病和重大傳(chuan) 染病防治,醫療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積極發展綠色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ye) ,農(nong) 畜產(chan) 品銷售渠道日趨暢通,1.4個(ge) 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4個(ge) 特色種植業(ye) 、7個(ge) 種畜基地、50戶野血犛牛養(yang) 殖繁育戶、2333公頃飼草基地帶領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走向希望的未來。

  大力推進脫貧攻堅,統籌推進專(zhuan) 項扶貧、行業(ye) 扶貧、社會(hui) 扶貧和對口支援;共投入36.82億(yi) 元,實施產(chan) 業(ye) 扶貧,推進住房建設,增強內(nei) 生動力,進一步激發各族群眾(zhong) 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和幹勁。

  文化館、圖書(shu) 館等一批鄉(xiang) 村文化設施項目,國家級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項目深入推進。

  真正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讓農(nong) 牧民生活幸福指數越來越高,讓民族團結花朵越開越豔。

  援青幹部劉雲(yun) 軍(jun) ,在支援玉樹的三年裏,不僅(jin) 全力救助當地病患,還從(cong) 醫院體(ti) 製機製改革入手,組建危重新生兒(er) 救治中心、眼科中心等14個(ge) 新學科,開設了6個(ge) 新病區,改進和推廣了168項新技術,把骨幹醫生送到省內(nei) 三級醫院學習(xi) ,為(wei) 玉樹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當我們(men) 向當地群眾(zhong) 了解劉雲(yun) 軍(jun) 時,大家親(qin) 切地稱他為(wei) 京城“曼巴”。

  今年49歲的安徽人張碩,在玉樹生活了21年,一直在做糧油生意。如今,除了有些許安徽口音,他早已和當地群眾(zhong) 融在了一起。隨著災後重建,玉樹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他經營的範圍也越來越大。

  這幾年,玉樹州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示範州,廣泛弘揚玉樹抗震救災精神,致力於(yu) 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加速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有效利用對口支援幫扶,再還人間一顆雪域明珠。

  十年世事變遷,十年涅槃新生。今天的玉樹因各民族守望相助而興(xing) 盛,因遍布民生福祉而幸福。未來,他們(men) 將以一顆“江源初心”建設好新玉樹,讓各族群眾(zhong) 樂(le) 享美好生活,像糌粑一樣捏成團、聚成團、抱成團,繼續譜寫(xie) 心手相連、親(qin) 如一家的最美讚歌。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