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進,青海玉樹草原奏響和諧樂章
藏族有句諺語:“藏漢團結,猶如“茶和鹽巴”。
青海玉樹,作為(wei) 一個(ge) 以藏族為(wei) 主體(ti) 的少數民族地區,具有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文化影響力,不論是從(cong) 曆史或現實出發,還是從(cong) 立足玉樹州到麵向全省、全國新的更高層次視野出發,亦或是從(cong) 深刻認識和把握經濟社會(hui) 發展階段性特征出發,玉樹藏族自治州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這一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源頭活水”有著更深刻的理解,而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州活動給這座智慧的城市帶來了由內(nei) 而外的巨變。
記憶——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路上的閃光足跡刻錄進曆史的畫卷
位於(yu) 三江源頭的玉樹,境內(nei) 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是一個(ge) 藏族、漢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
多年來,玉樹州始終堅持依法治藏、富民興(xing) 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緊緊圍繞增進民族團結這一核心本質,加快建設更加團結進步、更加和諧美麗(li) 的新玉樹,這是時代命題,也是發展的答案。
在創建工作中,玉樹州將黨(dang) 建作為(wei) 促進團結共建的製勝法寶,黨(dang) 員帶頭維護民族團結,當好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先鋒隊;做學習(xi) 宣傳(chuan) 國家方針政策的表率,讓黨(dang) 和政府信任、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認可的基層黨(dang) 組織成為(wei)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領頭羊”,全力加強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黨(dang) 在民族地區的執政根基。
堅持謀劃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長遠發展,把發展落實到增進群眾(zhong) 福祉、促進團結的生動實踐中,堅持創建工作做到哪裏,黨(dang) 的陣地就建到哪裏的工作思路,玉樹州不斷完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政策體(ti) 係,使製度體(ti) 係更加有效、社會(hui) 動員體(ti) 係更加健全。
2017年9月21日,《玉樹藏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頒布實施,這標誌著玉樹州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工作走上法製化軌道。
而在此之前,提出了“把玉樹建設成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精神文化高地”的目標,正式吹響了全麵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的號角。
按照“三年打基礎,五年創先進”的總體(ti) 部署,2015年玉樹全麵完成三年打基礎的工作目標。重點圍繞“如何實現從(cong) 人口小州向民族團結進步大州轉變”,經過多年構建,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社會(hui) 主義(yi) 民族關(guan) 係逐步形成,互通有無、包容開放、團結進步成為(wei) 玉樹發展的主基調。
而在2019年7月25日,在玉樹傳(chuan) 統賽馬節暨雪域格薩爾文化藝術節和三江源水文化節上,國家民委宣讀了《關(guan) 於(yu) 命名玉樹藏族自治州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州的決(jue) 定》,並授予玉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州”榮譽牌匾。
聲音——堅定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態報國、綠色感恩的信心
由青稞麵和酥油茶攪拌捏合成團的糌粑,是藏族人的主食。在玉樹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解讀中,民族團結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也要像手中的糌粑那樣,捏成團、聚成團、抱成團。
一粒粒清晰可見青稞顆粒猶如41萬(wan) 玉樹兒(er) 女其中之一,酥油茶如同感恩之心和奮進之為(wei) 一樣,將玉樹各個(ge) 民族的兄弟姐妹緊緊實實地簇擁在一起,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的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不斷譜寫(xie) 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新玉樹篇章。
在玉樹市,“書(shu) 記直通車”和“兩(liang) 基兩(liang) 區兩(liang) 中心”黨(dang) 建示範帶別具特色,市委書(shu) 記與(yu) 鄉(xiang) 村書(shu) 記的直通直聯,使聯係服務基層的能力大大增強;“禪古感恩黨(dang) 性教育基地”“隆寶鎮紅色生態教育基地”“仲達鄉(xiang) 農(nong) 業(ye) 示範區”“下拉秀鎮牧業(ye) 示範區”“八吉村生態旅遊示範中心”和“紮西大同村集體(ti) 經濟示範中心”的設立,讓基層黨(dang) 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加強大。
在囊謙,聚焦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熱點問題,民生工作優(you) 先推動、民生資金優(you) 先安排、民生問題優(you) 先解決(jue) 。尤其是與(yu) 北京西城區結對幫扶以來,先後投入資金4000餘(yu) 萬(wan) 元,重點實施深度貧困村安全飲水、道路升級、危房改造、鄉(xiang) 鎮衛生院建設等一批民生項目,2019年又在黑青稞加工、藏醫藥種植等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上發力,幫助囊謙完成脫貧,實現最大的民生。
在治多縣幸福敬老院,186位老人每天在歡快的音樂(le) 聲中,聚在一起跳“鍋莊”,吃可口的飯菜,享受優(you) 質的醫療條件,感受著來自黨(dang) 的溫暖、政府的關(guan) 愛,找到了屬於(yu) 他們(men) 的幸福晚年。
……
經過災後重建的洗禮,“民族團結好”始終是加快玉樹發展的主旋律。而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州成為(wei) 這種精神傳(chuan) 承的具體(ti) 實踐。始終把社會(hui) 的大愛傳(chuan) 遞下去、把民族團結的溫度保持下去、把玉樹的感恩情懷延續下去,每一段傳(chuan) 遞著濃濃愛意的裏程,每一個(ge) 噓寒問暖的鏡頭,每一幕離別時的依依不舍,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主旋律在三江源頭回響。
啟示——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深刻變革定格在時代的書(shu) 架
團結是基礎、進步是目標,兩(liang) 者相輔相成。
以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wei) 導向,把增進民族團結進步當作“發展越來越好,群眾(zhong) 生活越來越好”的目標,集中力量、集中智慧、集中資源,上下齊心,眾(zhong) 誌成城,堅決(jue) 打贏新一輪創建增進攻堅戰。
在創建工作中,玉樹州積極融入國家和全省“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區域協調發展”等重大戰略,抓住新一輪政策釋放的曆史機遇,大力加強城鄉(xiang) 基礎建設,努力補短板、增後勁;以立足加強“住房”“教育”“醫療”三大保障,持續補齊教育衛生“短板”;結合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健康教育和全民健身等活動,著力引導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養(yang) 成科學的理財觀念、飲食習(xi) 慣、衛生習(xi) 慣和文明習(xi) 慣;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基層延伸,建強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持續深化正風肅紀,不斷提升幹部隊伍整體(ti) 能力,為(wei) 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今天,我們(men) 總能聽到在玉樹各所學校的校園廣播裏傳(chuan) 來《中小學民族團結進步操之歌曲》,這套由玉樹州委書(shu) 記吳德軍(jun) 作詞,以玉樹傳(chuan) 統康巴舞蹈為(wei) 基礎編排的民族團結進步課間操,猶如陽光和空氣一樣充滿在校園的每一個(ge) 角落
今天,玉樹通過“五星級文明戶”評選、“八進”活動全麵推進、“玉樹好人”評選等活動,始終把社會(hui) 的大愛傳(chuan) 遞下去、把民族團結進步的溫度保持下去、把玉樹的感恩情懷延續下去,以藍天、白雲(yun) 、碧水回報社會(hui) 大愛。
今天,通過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推進、可可西裏申遺成功、藏族文化(玉樹)保護實驗區這些“國字號”工程相繼落地,合著追逐聖潔的節拍,玉樹市獲得的不僅(jin) 是美麗(li) 的物質家園,更豐(feng) 富了精神家園。
手足相親(qin) ,團結和睦,是玉樹各族兒(er) 女恪守傳(chuan) 承的民族情緣;風雨同舟,守望相助,是玉樹各族兒(er) 女齊聲高唱的團結樂(le) 章,如今幹部群眾(zhong) 走得更近了、心貼得更緊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指數更高了,三江源頭處處湧動著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的深情大愛,形成了各族幹部群眾(zhong) 手足相親(qin) 的良好社會(hui) 格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繪就民族民生民心的美好畫卷
從災後重建到現在,短短十年,玉樹州堅持把民生改善作為民族團結的長遠之計、固本之策,每年統籌75%以上的財政資金和80%的北京對口支援資金用於民生項目,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詳細] -
青海省玉樹州為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再發力
據了解,自2013年玉樹州開展創建民族團結工作以來,創建民族團結工作覆蓋了玉樹州下轄的玉樹市以及稱多縣、囊謙縣、雜多縣、治多縣和曲麻萊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