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甘肅生態“藏家樂”升溫:“麥場變山莊”村民享集體紅利

發布時間:2020-06-09 16:3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甘肅生態“藏家樂(le) ”升溫:“麥場變山莊”村民享集體(ti) 紅利
圖為(wei) 甘肅甘南州迭部縣謝協村打造的村級集體(ti) 經濟“鹿鳴山居”。魏建軍(jun)  攝

  “把村上的麥場,打造成旅遊山莊,65歲以上的老人還可免費在此就餐。”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電尕鎮謝協村“致富帶頭人”賽智說,除了享受“集體(ti) 紅利”,依托山莊,村民們(men) 的“藏家樂(le) ”也愈漸紅火。

  迭部縣位於(yu) 青藏高原東(dong) 部邊緣,森林覆蓋率達60%,植被覆蓋率達88%,是長江上遊的重點水源涵養(yang) 林區和青藏高原東(dong) 部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區內(nei) 海拔3700米以上山地,保存著古代山穀冰川侵蝕地貌,構成了壯麗(li) 的自然景觀。

  據官方統計,迭部縣2013年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22個(ge) ,貧困人口2802戶13744人。近年來,當地通過文旅產(chan) 業(ye) 扶貧,使貧困人口減少至44戶208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34.44%下降至2019年底的0.52%,農(nong) 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039元。


圖為(wei) 謝協村村民保主介紹自家的院子。魏建軍(jun) 攝

  黨(dang) 員致富帶頭人賽智牽頭組織賽銀農(nong) 貿有限責任公司黨(dang) 支部與(yu) 謝協村黨(dang) 小組結對共建,孵化出“鹿鳴山居”村級集體(ti) 經濟1個(ge) ,發展駕校、磚廠、運輸隊、藏家樂(le) 等經濟組織15個(ge) ,帶動近500村民實現了就近創業(ye) 就業(ye) 。

  近年來,謝協村搶抓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三變”改革和“一十百千萬(wan) ”文化旅遊標杆村建設機遇,先後實施村貌改造、村道硬化、汙水處理設施、消防設施、遊客接待中心、文化廣場等建設項目,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

  “原始的村落,古樸的踏板房,讓遊人感受原生態的藏族民俗文化,品嚐原汁原味的美食。”賽智解釋,所謂的古樸和原始並非落後,看似外表樸實簡約的藏家樂(le) ,裏麵卻相對“豪華”,給遊客一種時尚與(yu) 古樸混搭的風情,這才是特色。


圖為(wei) 遊客在謝協村賞花。魏建軍(jun) 攝

  謝協村村民保主2019年把自家院落升級成了藏家樂(le) ,夏天準備“好好幹一番”,他對近幾年村莊的變化感觸很深,“以前街道上到處都有糞便,抬頭便是電線交織的‘蜘蛛網’。”如今這些都看不到了,整潔的村容,熱情的村民,成了藏家樂(le) 最好的標簽。

  2019年,迭部縣全年共接待遊客138.2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25.4%,文化旅遊綜合收入8.04億(yi) 元,同比增長36.2%,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謝協村榮獲甘肅省優(you) 秀鄉(xiang) 村旅遊示範村稱號,村集體(ti) 經濟發展不斷壯大年收入5萬(wan) 元,村民變股民,實現了家家有分紅。

  迭部縣文體(ti) 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楊海林表示,通過“環境革命”的升級,人文素質也迎來了升級,更好地展現了淳樸的藏家風情,在古樸的踏板房裏享受“星級待遇”,定會(hui) 讓遊客的藏地之旅流連忘返。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