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守山人”
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油葫蘆管護站,幾位生態管護員出發進行山林巡查(9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喆 攝
初秋時節,位於(yu)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河水潺潺,鳥兒(er) 啼鳴,回蕩於(yu) 山穀之間……
“這個(ge) 季節氣溫適宜,水草豐(feng) 美,岩羊等高原野生動物很活躍,愛跟人類‘捉迷藏’。”帶上通信設備和筆記本,祁連山國家公園油葫蘆管護站生態管護員王學清和同事們(men) 翻山越嶺,開始了一天的山林巡查。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油葫蘆管護站的生態管護員王學清(中)與(yu) 隊友在討論布設紅外相機事宜(9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藍翔 攝
巡護途中,一路攀爬,又要拍攝記錄,終於(yu) 到達山頂時,管護員們(men) 全身衣服已經濕透。
今年46歲的王學清,出生在祁連縣。作為(wei) 我國首批設立的10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之一,祁連山國家公園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產(chan) 流地,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優(you) 先區域。
祁連山四季都美,但大多數時候,巡山並非常人想象那樣愜意。尋找地點布設紅外相機,監測野生動物,記錄巡護監測情況,撿拾沿途垃圾,遇情況及時報告……雖然途中崎嶇,甚至無路可走,但很多“路”就是在這樣的節奏中“走”出來的。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油葫蘆管護站的生態管護員王學清在記錄巡山情況(9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藍翔 攝
“每天最遠要走55公裏,每月至少巡護22天。”王學清告訴記者,他所在的管護區麵積約2.8萬(wan) 公頃,有30名管護員。
據當地群眾(zhong) 回憶,過去因過度開發、草原過牧過載、人類活動幹擾,祁連山一度不堪重負。
王學清說,上半輩子在祁連山以放牧為(wei) 生,下半輩子要好好守護這片土地。
“平均一個(ge) 月穿壞一雙鞋子。”跋涉在怪石嶙峋的山路上,王學清的腳後跟經常腫脹。如被岩石荊棘劃傷(shang) ,就用野草止血,幾個(ge) 人還相互幫忙。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油葫蘆管護站的生態管護員王學清在撿拾垃圾(9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藍翔 攝
春夏降水多,山溝裏會(hui) 有塌方、泥石流,甚至衝(chong) 垮了路隻能幹等雨停。
“春季裏麽(me) 就到了這,迎春花兒(er) 開迎春花兒(er) 開……”巡山之路難免寂寞,王學清就把這首青海民歌唱給遠山裏的野生動物“聽”。
可最難熬的日子,還是漫長的冬季。一次在更換紅外相機途中,王學清的隊友不慎掉入冰窟窿,憑借多年經驗,大家合力將其救起。經曆過同樣的危險艱辛,王學清卻是別樣的心境,他形容當時情緒如“天地白茫茫一片蒼涼得很”。
據妻子祁增英回憶,王學清回家後說“以後再也不想走這樣的路了”,可第二天清早,又帶上幹糧紮進了山裏。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油葫蘆管護站的生態管護員在撿拾垃圾(9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藍翔 攝
“平時大家就帶一個(ge) 饅頭和一壺水。到了冬天怕結冰,連水都不敢帶。渴了,就在樹上隨手‘摘’一塊冰含著。”油葫蘆管護站站長德康說。
站在山腳下,王學清一眼就能辨出遠處的動物。在他們(men) 的努力下,油葫蘆保護分區的生態環境不斷向好,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在這裏安家。德康告訴記者,這個(ge) 區域發現的岩羊數量從(cong) 20餘(yu) 隻增加到近800隻,“分區相繼還發現雪豹、猞猁、豹貓、荒漠貓、兔猻五種珍稀野生動物。”
“岩羊多了,甚至開始跟山腳下的牲畜搶吃的。”王學清說,出現這一變化,“很開心,很知足”。同樣,曾經的荒山也變得森林繁茂。遠遠望去,青海雲(yun) 杉、祁連圓柏挺拔蒼翠,綿延一片。
“會(hui) 一直堅持下去嗎?”記者問。
“嗯……”王學清頓了下,輕輕移開一塊落石,轉身走在小路上,嘴裏念叨:“以後年紀大了動不了了,就把兒(er) 女們(men) 叫上山一起守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濕島”守護者:日行50公裏 翻山越嶺隻為守護家園
“進山巡護最遠的時候一天走了50多公裏,雖然累,但是看著山裏的河流變多,草木茂盛,垃圾變少,我就很有成就感。”王學清說。[詳細] -
給子孫後代留下珍貴自然資產——國家公園體製試點啟示錄
從三江源頭到熱帶雨林,從東北林海到西南草原,分布在全國12個省的10個國家公園體製試點,保護著22萬平方公裏具有國家代表性的高價值生態空間。[詳細] -
青海草原上的義務環保隊:從被看不起到牧民自發參與
作為剛察草原上第一個義務環保隊,隊員在撿拾垃圾的同時進行著環保宣傳,希望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環保隊伍也由最初的4個人發展到現在的40餘人,村裏人人都是義務環保人。[詳細]